班务计划
一、 班级具体情况分析
我们中(1)班共有人数33名,其中男孩16名,女孩17名,男女比例比较平均,有4名是非独生子女,其余均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为87%。本学期我们班只来了一位新生薛逸飞,虽然没上过小班,但他和黄忆浩比较熟悉,我们就把他们俩的座位安排在了一起,所以情绪比较稳定,能正常的参与各项活动。由于其他都是老生,彼此都比较熟悉,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开学第一天就能正常地开展教学活动。但由于一个暑假下来,部分小朋友在家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 卫生习惯较差
由于我们班的小朋友大部分来自农村,卫生习惯原本就较差,
但经过小班一年的训练,卫生习惯有了明显地改善,但开学第一天,我们就发现许多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如洗干净的手往衣服上擦而不去擦毛巾;午餐时用手抓菜,满手是油就往课桌兜里擦;搭积木时扒在地上等。看来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仍然不能放松。
(二) 不说普通话的现象较多
小班时,一入园,大家都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交谈,语言表达已
经有了比较高的提高,但这个学期一开学,小朋友说方言的现象又多起来,可能是一个暑假在家里已经习惯了,而且,我们班都是本地小孩,缺乏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所以需要我们老师继续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我们班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虽然从这几天来看我们班的常规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日活动都比较有秩序,但幼儿的成长有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常规管理还是时时都不能放松。
二、 教育教学目标
(一) 总目标
1、 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体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 发展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 萌发
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 具体目标
健康
1、 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乐于参加老师引导下的各类活动。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良好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3、 爱清洁、讲卫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保持个人卫生,愿意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整洁活动。
4、 进一步认识人体的主要部分,了解其功能及保护的方法。
5、 增强自我保护的观念,学习避免危险和意外事件的有效方法。
语言
1、 能主动、有礼貌地与老师、同伴交谈,情绪愉快,喜欢阅读图书,欣赏和表达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境。
2、 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说话,不插嘴、不随意干扰,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 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话和回答问题,声音响亮,速度适中,会运用较多的名词、动词、代词、量词、形容词,理解并运用常用的副词、连接词、重叠词、反义词等。
4、 会看多幅图片和情境表演,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图片和表演情节的过度,并讲述整套图片和情境表演的内容。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回忆讲述生活趣事或围绕主题进行谈话。能在各类讲述中,学会运用新词。
社会
1、 能愉快地参加各
项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2、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学会和同伴交往、合作;学习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并学习谦让和分享。
3、 关心和了解社会生活及各项社会行为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遵守一日生活常规。
科学
1、 能主动地参加科学活动,大胆地探索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
2、 会照料自然角的动植物,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3、 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外型特征和生活习性。
4、 能注意和发现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关系,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5、 会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尝试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一组物体进行分类。
6、 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7、 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比较物体大小、长短、区别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
8、 在日常生活中,能理解并学会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表示时间。
艺术
1、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有较好的听音乐、看表演的习惯,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过程的快乐。
2、 按音乐的节拍和变化,做简单的上下肢结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
3、 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在老师的启发下,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歌表演,并学习为乐曲简单地演奏。
4、 &nb
sp;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物体及色彩感兴趣,愿意参加美术活动,会利用绘制成的美工作品进行游戏,会使用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5、 能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欢用折、剪、贴等玩纸方法和捏、粘、接等泥塑方法简单的造型。
6、 初步理解和感受作品主题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美,并学习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能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
7、 参与创设艺术化环境的活动,感受创造美的快乐。
三、 教育手段和具体措施
健康
1、 授新操《徒手操》(黑猫警长)动作力求整齐到位,结合韵律活动,花色操,增强动作协调性。
2、 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密度,通过集体分散相结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 制作符合中班幼儿活动特点的玩具、器械,每次活动提供的玩具及器械品种少(2~3种),但数量多(人手一份),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
4、
积极创设冬季户外锻炼的环境,鼓励幼儿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坚持天天上园,增强体制,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 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盥洗习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活动
1、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征,运用直观教具、游戏,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2、 充分发挥社会及自然这个大课堂的作用,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幼儿走出校门,接触自然及社会,了解家乡的变化。
3、 注重个别差异,教学中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
4、 继续以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尝试方案教学,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幼儿知识,充实幼儿的感性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
5、 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课题研究,创设较有特色的活动区域,开展富有特色的民间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的积极性。
游戏
1、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足够的游戏场地和玩具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开设中班
幼儿适合的游戏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游戏,教师注重对游戏的观察指导,逐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2、 集体游戏和自选游戏相结合,帮助幼儿学会遵守必要的游戏规则。
3、 提供适量的玩具材料,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娱乐游戏,民间游戏等各类游戏相结合的各类游戏穿插进行。
日常生活
1、 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做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规律,能自觉地听音乐做相应的事情。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午餐习惯,坚持饭后漱口,吃饭不掉饭粒,大小便后能自觉洗手,习惯使用手帕擦汗。
3、 鼓励幼儿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如自己整理小床,自己穿脱衣服等。
4、 保持幼儿情绪稳定、快乐,给予个别体弱幼儿较多关心,如邢文通、夏盛燕等几位小朋友体质较差,需要更多的关心。
观察及劳动
1、 鼓励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自发观察,并给予指导和讲解。
2、 进一步激发观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走入大自然,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指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事物某些形状、特征。
3、 丰富自然角,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组织
幼儿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
4、 利用集体训练,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幼儿学会自己系鞋带,自己叠被子等日常劳动。
5、 建立值日生制度,知道值日生日常的基本任务,以轮流的方式安排值日生,让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
家长工作
1、开学前进行一次普访工作,了解幼儿假期中的生活情况。
2、利用来园或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交谈,增进相互交流,及时反馈信息。
3、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开好家长会,发放家园联系册,增进家园交流。
四、 主要活动安排
1、 开学初制订好各类计划。
2、 完成各个区域的环境创设。
3、 认识教师节。
4、 认识中秋节、国庆节。
5、 环境创设及两操评比。
6、 家园亲子游活动。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