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教育局教研室本学期教研工作意见,根据学校教科室的工作安排,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中心,深入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工作,特制定英语学科教研的工作计划:
一、立足教学实际,抓实“常规教学课”
英语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向课堂要质量,就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要上好每天的常规课,也就是完成常态下的课堂教学任务。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常规过关课”,根据组内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特点,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组长、老教师带头上好示范课,年轻教师要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最基本的日常教学用语开始落实,新老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要注意备学生这一主旨环节,把“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精髓落实到每节课上。要做到脱离教案上课、关注学生上课、知识准确无误上课,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二、以理论促教学,注重教研组人员的专业发展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一道理同样适合教学工作。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全组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计划。
1、坚持理论学习。我们组拟采用全组人员“轮流坐庄”的方式,人人参与搜集资料,确定不同的主题,每周四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大家“一人主持,全员讨论”,遇到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类似或有困惑不解的地方,就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在这种形式下,形成全组人员人人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良好习惯和风气。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合作意识,形成融洽的教研氛围。
2、学习先进的课改理论,借鉴成功的课改经验。研究新课程标准,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让理论知识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让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吸取精华的东西,并不断反思和总结,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三、渗透“学案导学”理论,不断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学案导学”正在全校热烈地开展着,面对这种以“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优化课堂模式”为最终目的教学方法,我们组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1、认真学习、分析“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阅读并摘抄主旨性的指导理论,深刻领会其含义。
2、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以书面形式分析自己在平日教学中,在哪些环节可以渗透并切实应用上“学案导学”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方法理论,并具体设计出详细的实验环节。
3、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搜集“学案导学”的相关经验资料,查阅优秀的“学案”,认真领会其实质所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合适的环节中应用上“学案导学”。
4、进行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主讲人、集体听评课、反馈总结成功与失败,再跟踪听评课等形式,在反复的探索实践中寻找最适合我们教学实际的“学案”。
5、计划报请学校领导批准,于6月份完成两次外出学习活动。
四、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立足于教学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最根本目的。本学年我们组将一如既往地把这一工作做好。
1、鉴于今年中考形势的改变,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需要融入新教材的词汇、短语学习。我们计划从3月份到年底,分级部进行基本词汇和重点短语的分类汇总,找出新旧教材的差异部分,最后以首字母顺序分类编排,打印成词汇表,既可留作校本教研资源,又用于教学实际,一举两得。
2、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就对学生的语感及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该题型的掌握,我们组拟定了第二个立足于实际的校本教研课题:汇总初中阶段典型的“情景交际”对话。为减少工作压力,仍以级部分工形式展开。每找出一个典型对话话题,全组人员集体商讨其可能考察的句型,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最后成形,以讲义的形式打印装订。这就做到了“共同努力,资源共享”。
3、在平日的教学中,每个组员要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难点,记录下来,在业务学习时间大家一起分析,一起探讨,并最终找出最佳解决办法。这是整个教研组的要求,更是个人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中学英语教研组始终恪守一个信条:“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团结一致,形成重研讨、重反思、重实践、重互助的教研氛围,为教育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