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一 凡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反映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是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拔苗助长……
其实,有很多事情,也许不能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立竿见影地脸上有光,可以在亲戚邻居间炫耀一把。但是从孩子的漫长人生历程来讲,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清代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
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水边,但你无法让它喝水;你可以逼迫孩子每天、每月坐到书桌前,但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果他对所读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里打开情感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孩子在阅读中有这份快乐作为收获,就愿意去反复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一旦把理性的目标结合进来,读书就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读“对”的书?
孩子喜欢读的书往往与父母希望他们读的书不是一种书。一般父母会认为孩子还小,只知道跟着感觉走,不懂得分辨选择,想改变孩子的读书类型,可是又无能为力。这个问题让很多父母很是头疼。
鲁迅先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山海经》一类的有趣读物。那些“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以及“美女蛇”和“怪哉”之类的传说。在当时的先生们看来,这些荒诞之书对身心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适宜的。然而,正是那些非圣贤之书,激发了鲁迅先生的求知欲。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不同的年代,人们读不同的书
70后阅读书籍:《小灵通漫游未来》、《山乡巨变》、《铁人王进喜》、《三打白骨精》、《小学生作文选》、《少年文艺》、《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小人书版。
80后阅读书籍:《故事大王》、《少年文艺》、《童话大王》、《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好儿童》、《少年报》、各种教参、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和鸟山明的《七龙珠》、车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
90后阅读书籍:《那小子真帅》、《狼的呼唤》、《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三重门》、《棋魂》、《火影忍者》,还有无数的日韩漫画。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成人图书儿童化,儿童图书成人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认为儿童在小时候应该读一些能够培养能力发展,启迪智慧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的书。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呢?
1.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看完后,相互交流一下读书心得。
2.把读书纳入全家的休闲计划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的读书计划。
3.把家庭藏书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鼓励孩子一读再读。
4.在孩子的房间里设专用书柜,随时放上孩子正在阅读的书和家长希望孩子阅读的书。
5.让孩子有机会活用书籍和课本上的知识,鼓励孩子在不同场合发表意见。
6.鼓励孩子在阅读后写一些心得,不要勉强,但必须养成习惯,心得可以采用摘录、抄录、点评和欣赏多种形式。
7.家长定期关注孩子的阅读心得和课内习作,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共同探讨习作中的问题,在表示欣赏的同时,诚恳地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8.在不同时期,安排孩子阅读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提高阅读质量的专用指导书,这对孩子进行阅读中的自我调控很有帮助。
9.带孩子逛书店。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
10.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在孩子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诸如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功利化是阅读兴趣的最大杀手
有人对儿童图书市场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同样价格的两本书,一本字多,一本画多,90%的中国家长会买字多的那本。家长们往往还会炫耀自己的孩子3岁就认识两千字、4岁就认识三千字等等。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误区。
识字只是会读字,读字不等于有阅读能力。“一个孩子3岁时已经认了很多字,长大后却很难完整地读完一本书。”
有专家称:类似情况在我国相当普遍,大多数孩子从小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父母为孩子前途考虑,自然不想让孩子多读些所谓“乱七八糟”的书了,“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便成了家训。要求孩子多看作文书或教辅书籍,无意就让人陷入“要我读书”、“不得不读书”、“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非愉读精神误区,阅读的坦然和轻松愉悦被功名驱动力代替,自在轻松和读书悠闲被苦闷取代。
读书是自然的精神活动,其本义在于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潜移默化、愉悦心灵。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说:“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阅而悦,因为悦而阅,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父母对孩子早期阅读的误区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不懂得早期阅读,以至于在某些方面走入早期阅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阅读就是识字。
有的家长说:“我觉得让孩子看书的目的就是让他多认几个字,只要孩子会认字,就会自己看书了。从小打下良好基础,上学以后就容易取得好成绩了。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买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图识字之类的书,现在我女儿刚满4岁,她已经能认600多个汉字了!”
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阅读不等于识字,不能以孩子识字量的多少来判断孩子是否会阅读,想象力才是阅读的基础,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
误区二:认字一定要和写字同时进行。
事实上,儿童从出生就开始了学字,先学的是字音,然后又学字形,至于写字则是在儿童合适的时候进行的。幼儿园里要识字的第一目标是阅读,只要孩子能见字读音就行。过早地让学前儿童执笔,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进而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误区三:应该先识字再阅读。
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
成人在引导幼儿识字时,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大量地、系统地、机械地让幼儿识字是不足取的,而是应该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先培养幼儿看图讲故事的能力,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在成人给他们念故事的过程中,在口语和文字一一对应的互换过程中,学会辨别一些出现频率较多的文字。
如果单纯地认读字体不仅会割裂阅读和识字之间的关系,破坏幼儿在阅读中自然形成的语感,而且容易降低幼儿识字的积极性,对幼儿养成自觉学习、乐意学习的习惯也极其不利。
误区四:看文字才算阅读,看图画、色彩不算阅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识字量,多看纯文字的书,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只有看文字,才是阅读。
其实,阅读图画故事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决不是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而且,利用好图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学习生字词。
误区五:婴儿不会看书,只会搞破坏。
一位家长给不到三岁的儿子买了几本图画书,孩子看见图画书就又撕又咬,不到两天就全部毁坏了,这位家长叹着气说:“孩子太小,根本不会看书,只会玩,搞破坏,买书也是浪费。”
其实,孩子玩书、撕书也是一种阅读准备行为。孩子天生是喜爱书本的,书对婴幼儿而言就是一个玩具,在经由咬、翻、甩、搬等各种对书的探索行动中,宝宝开始了他的阅读之旅。
误区六:图画书一定要色彩鲜艳。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喜欢鲜艳的颜色,因为鲜艳的颜色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图画书中的图画可以不用鲜艳的颜色,只要能充分表达故事就行。许多世界优秀图画书甚至是黑白的,它们同样可以创立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事实证明,色彩雅致的画面更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沉入到故事中去,而且也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和非凡的审美能力。
误区七:家长只负责买书,而后让孩子一个人读书。
多数父母是舍得为孩子花钱购买图书的,但是很少有父母能够在时间上有足够的投入。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家长买回图画书之后,应该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想办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妈妈应该声情并茂地来朗读这个故事,有时还可以和孩子做角色扮演。这是最能拉近亲子关系的温馨一刻。
误区八:在读书之后,要求孩子回答诸多问题。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看完图画书之后,家长立即就提问:这个故事表达什么意思?久而久之,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本来小孩看图画书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可一想到看完了妈妈会提问,孩子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甚至是恐惧,孩子会慢慢变得不喜欢阅读了。家长恨不得孩子立竿见影地掌握书中所有的内容,这实际上剥夺了他们阅读的快乐。、
其他的错误观念还有:
1.给婴儿读书是浪费时间。
2.阅读时一目数行,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3.读书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必须吃苦,不要企图享受。
4.孩子因为不想读书,所以才不会读书。
5.孩子读书的兴趣变来变去,这非常不好。
6.要求孩子:“这个暑假,必须读完三十本课外书。”
7.成绩好才会有个好前途,课外阅读只是补充而已。
8.孩子读课外书必须是父母指定的书。
9.要尽量满足孩子买课外书的要求,多多益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