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家长 >> 青少年教育方法 >> 正文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一 凡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反映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是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拔苗助长……

其实,有很多事情,也许不能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立竿见影地脸上有光,可以在亲戚邻居间炫耀一把。但是从孩子的漫长人生历程来讲,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清代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

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水边,但你无法让它喝水;你可以逼迫孩子每天、每月坐到书桌前,但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果他对所读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

    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并且容易在内心里打开情感闸门,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孩子在阅读中有这份快乐作为收获,就愿意去反复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一旦把理性的目标结合进来,读书就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读“对”的书?

    孩子喜欢读的书往往与父母希望他们读的书不是一种书。一般父母会认为孩子还小,只知道跟着感觉走,不懂得分辨选择,想改变孩子的读书类型,可是又无能为力。这个问题让很多父母很是头疼。

    鲁迅先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山海经》一类的有趣读物。那些“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以及“美女蛇”和“怪哉”之类的传说。在当时的先生们看来,这些荒诞之书对身心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适宜的。然而,正是那些非圣贤之书,激发了鲁迅先生的求知欲。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不同的年代,人们读不同的书

    70后阅读书籍:《小灵通漫游未来》、《山乡巨变》、《铁人王进喜》、《三打白骨精》、《小学生作文选》、《少年文艺》、《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小人书版。

    80后阅读书籍:《故事大王》、《少年文艺》、《童话大王》、《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好儿童》、《少年报》、各种教参、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和鸟山明的《七龙珠》、车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

90后阅读书籍:《那小子真帅》、《狼的呼唤》、《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三重门》、《棋魂》、《火影忍者》,还有无数的日韩漫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成人图书儿童化,儿童图书成人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认为儿童在小时候应该读一些能够培养能力发展,启迪智慧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的书。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呢?

    1.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看完后,相互交流一下读书心得。

    2.把读书纳入全家的休闲计划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的读书计划。

    3.把家庭藏书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鼓励孩子一读再读。

    4.在孩子的房间里设专用书柜,随时放上孩子正在阅读的书和家长希望孩子阅读的书。

    5.让孩子有机会活用书籍和课本上的知识,鼓励孩子在不同场合发表意见。

    6.鼓励孩子在阅读后写一些心得,不要勉强,但必须养成习惯,心得可以采用摘录、抄录、点评和欣赏多种形式。

    7.家长定期关注孩子的阅读心得和课内习作,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共同探讨习作中的问题,在表示欣赏的同时,诚恳地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8.在不同时期,安排孩子阅读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提高阅读质量的专用指导书,这对孩子进行阅读中的自我调控很有帮助。

    9.带孩子逛书店。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

10.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在孩子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诸如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功利化是阅读兴趣的最大杀手

    有人对儿童图书市场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同样价格的两本书,一本字多,一本多,90%的中国家长会买字多的那本。家长们往往还会炫耀自己的孩子3岁就认识两千字、4岁就认识三千字等等。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误区。

    识字只是会读字,读字不等于有阅读能力。“一个孩子3岁时已经认了很多字,长大后却很难完整地读完一本书。”

    有专家称:类似情况在我国相当普遍,大多数孩子从小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父母为孩子前途考虑,自然不想让孩子多读些所谓“乱七八糟”的书了,“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便成了家训。要求孩子多看作文书或教辅书籍,无意就让人陷入“要我读书”、“不得不读书”、“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非愉读精神误区,阅读的坦然和轻松愉悦被功名驱动力代替,自在轻松和读书悠闲被苦闷取代。

读书是自然的精神活动,其本义在于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潜移默化、愉悦心灵。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说:“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阅而悦,因为悦而阅,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父母对孩子早期阅读的误区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不懂得早期阅读,以至于在某些方面走入早期阅读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阅读就是识字。

    有的家长说:“我觉得让孩子看书的目的就是让他多认几个字,只要孩子会认字,就会自己看书了。从小打下良好基础,上学以后就容易取得好成绩了。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买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图识字之类的书,现在我女儿刚满4岁,她已经能认600多个汉字了!

    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阅读不等于识字,不能以孩子识字量的多少来判断孩子是否会阅读,想象力才是阅读的基础,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

    误区二:认字一定要和写字同时进行。

    事实上,儿童从出生就开始了学字,先学的是字音,然后又学字形,至于写字则是在儿童合适的时候进行的。幼儿园里要识字的第一目标是阅读,只要孩子能见字读音就行。过早地让学前儿童执笔,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进而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误区三:应该先识字再阅读。

    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

    成人在引导幼儿识字时,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大量地、系统地、机械地让幼儿识字是不足取的,而是应该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先培养幼儿看图讲故事的能力,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在成人给他们念故事的过程中,在口语和文字一一对应的互换过程中,学会辨别一些出现频率较多的文字。

    如果单纯地认读字体不仅会割裂阅读和识字之间的关系,破坏幼儿在阅读中自然形成的语感,而且容易降低幼儿识字的积极性,对幼儿养成自觉学习、乐意学习的习惯也极其不利。

    误区四:看文字才算阅读,看图、色彩不算阅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识字量,多看纯文字的书,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只有看文字,才是阅读。

    其实,阅读图画故事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决不是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而且,利用好图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结合上下文和图学习生字词。

    误区五:婴儿不会看书,只会搞破坏。

    一位家长给不到三岁的儿子买了几本图画书,孩子看见图书就又撕又咬,不到两天就全部毁坏了,这位家长叹着气说:“孩子太小,根本不会看书,只会玩,搞破坏,买书也是浪费。”

    其实,孩子玩书、撕书也是一种阅读准备行为。孩子天生是喜爱书本的,书对婴幼儿而言就是一个玩具,在经由咬、翻、甩、搬等各种对书的探索行动中,宝宝开始了他的阅读之旅。

    误区六:图书一定要色彩鲜艳。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喜欢鲜艳的颜色,因为鲜艳的颜色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图画书中的图画可以不用鲜艳的颜色,只要能充分表达故事就行。许多世界优秀图画书甚至是黑白的,它们同样可以创立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事实证明,色彩雅致的面更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沉入到故事中去,而且也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和非凡的审美能力。

    误区七:家长只负责买书,而后让孩子一个人读书。

    多数父母是舍得为孩子花钱购买图书的,但是很少有父母能够在时间上有足够的投入。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家长买回图书之后,应该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想办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妈妈应该声情并茂地来朗读这个故事,有时还可以和孩子做角色扮演。这是最能拉近亲子关系的温馨一刻。

    误区八:在读书之后,要求孩子回答诸多问题。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看完图书之后,家长立即就提问:这个故事表达什么意思?久而久之,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压力,本来小孩看图书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可一想到看完了妈妈会提问,孩子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甚至是恐惧,孩子会慢慢变得不喜欢阅读了。家长恨不得孩子立竿见影地掌握书中所有的内容,这实际上剥夺了他们阅读的快乐。、

 

    其他的错误观念还有:

    1.给婴儿读书是浪费时间。

    2.阅读时一目数行,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3.读书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必须吃苦,不要企图享受。

    4.孩子因为不想读书,所以才不会读书。

    5.孩子读书的兴趣变来变去,这非常不好。

    6.要求孩子:“这个暑假,必须读完三十本课外书。”

    7.成绩好才会有个好前途,课外阅读只是补充而已。

    8.孩子读课外书必须是父母指定的书。

    9.要尽量满足孩子买课外书的要求,多多益善。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方法2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三世英才好家风——钱玄同、钱三强教…
    了不起的父亲和儿子
    今天,你拿什么教育你的孩子?
    做合格父母要科学、理智的爱孩子
    因为你的父亲在家等你
    让孩子从小就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陪孩子一起玩儿
    能力优先 父亲把顽皮儿子打造成“未来…
    让孩子成为教育者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心情
    幽默,家教的温馨提醒
    崔永元:说说我的父亲母亲
    零用钱里的教育
    泰戈尔孩童时的喜马拉雅山之旅
    书,与我同行
    把一个人尽量发展
    美国孩子如何过暑假
    把实验室搬回家
    帮助孩子正确地处理人际纠纷
    如何消除孩子假期综合症
    让孩子自己改造自己
    教孩子做会思考的“小燕子”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快乐清单
    帮孩子寻找一个榜样
    儿子和电脑游戏的故事(3)
    儿子和电脑游戏的故事(2)
    “不完美”的父母
    学会为别人喝彩
    在童真世界里飞翔的秦文君
    妈妈 多余的七件事请别再做了
    乒乓球和我的女儿
    初三家长也需调整心态
    家长如何教孩子化解委屈
    安排孩子的假期要用心
    我为女儿开博客
    向驯兽师学家教
    德国孩子的“爱情”
    德国“狠心”妈妈对孩子的教育
    儿子和电脑游戏的故事(1)
    植在心中的残指
    怎样倾听孩子说话(2)
    怎样倾听孩子说话(1)
    女儿,我们和你一样富有
    妈妈千万要亲自抚养孩子
    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我给儿子做榜样
    让胆小的孩子勇敢起来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
    你的孩子沉湎于不健康书刊吗
    别在金矿上种卷心菜
    教孩子坦然面对贫穷
    除了战争和死亡,别的都不能叫不幸
    我教女儿做“环保标兵”
    父母巧引导
    给孩子一张城市地图
    这一课,比分数更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改变孩子说谎的坏习惯
    父母乐观孩子更热情
    体验成功才能享受快乐
    怎样培养孩子的诚实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品味挫折
    好习惯培养“三步法”
    养成好习惯 我来给你支一招儿
    董竹君的育儿经验
    孩子人缘不好怎么办
    让孩子主动学习
    功利心“拔”不出小神童
    当儿子遇到开学恐惧症
    5条措施帮孩子改掉拖拉的习惯
    夸掉孩子的毛病
    寻找让孩子受委屈的机会
    怎样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习惯?
    游园会上的“财政部长”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如何让孩子学会孝顺父母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