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家长 >> 青少年教育方法 >> 正文

 

植在心中的残指

植在心中的残指

王祖远 王生平

小的时候,她做错了事,譬如说一不小心折断了花盆的枝丫,严厉的父亲便会怒气冲冲地问她:“哪只手做的?”当她瑟瑟缩缩地伸出一只手时,父亲的藤条就会对准那只手狠命地抽下去!她怕挨打,事事小心翼翼,但还是有一次在饭厅的墙上留下了几道指痕。父亲用眼一扫,威严地问她:“是哪个手指?”然后用筷子对准那根手指狠狠地劈下去。手指钻心地痛,这痛一直持续了十多天。

    “下次再乱挖乱抠,就把这只手指头剁掉!”父亲恶狠狠地说。

        从此,她开始喜欢观察别人的手指,总爱盯住别人的手指一根根检查,数数它们是否齐全,如果出现残缺,就认为那必是由于罪恶或不洁所致。14岁那年,一次偶然的场合,她与人礼貌地握手。突然觉得掌心空荡荡的,握住的竟只有三根指头,她顿时吓得嘴唇灰白,过了许久才缓过来。这个人的手,一定曾犯下什么大错,一定是让人斩去了,她想到。从此,再与陌生人握手,她总是能避就避,害怕握住的会是一只残缺的手,害怕再与“罪恶”接触……

        长大以后,她庆幸自己拥有完整的手指。对手指的关注已经成为她人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了一种习惯:譬如,每次请客前,她都要对着灯光擦拭杯盘,唯恐上面留下丝毫污迹。即使不小心留下的几丝指纹,也会让她觉得满桌菜肴全无意义了。

        后来结婚了,她为自己的婚姻感到骄傲,成天陶醉在无边的幸福里。

        但是有一天,她出差归来,竟撞见丈夫与另一个女人背着她偷情!

       “你走了这么久,我实在太闷,所以,所以……”丈夫在她耳边嗫嚅着,求她宽恕,“其实,我连那个女人姓啥都不清楚呢!”但她只是摇头。在她心里,她深信东西一旦有了瑕疵,便再没有存留的价值了!只是,一想到这是她深爱多年的丈夫,泪就滴滴答答地从她的面庞上滚落。她无法像丢掉一只有裂隙的瓷器一样放弃丈夫!

        那么,什么地方错了呢?她在心中悲切地呐喊。记忆中父亲当年不容情地朝她手指劈下去的情景在她的眼前不停地回荡。这都是为她好,让她记得以后不要再犯!她觉得想明白了。

        夜晚,趁丈夫熟睡之际,她拿出剃刀,揭开被子,屏住气,朝丈夫刺了下去……

        法庭上,她泪水长流。她不明白让她追求一生的完美,为什么变成了冰冷的铁窗?

 

                                    早期教育——心理成长的根基

        在常人看来,这个故事也许过于耸人听闻,女主人公的行为似乎过激得不可理喻。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呢?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顶多是大吵大闹一场,如果丈夫认错态度好,借机提点儿条件作为弥补就算了,再大不了就是一点儿机会都不给,将“背叛者”扫地出门。而她所做的事却同时毁了她深爱的人和她自身。可是,如果你真的深入她的内心世界,你就会像她一样发现她似乎别无选择。父亲在将残指植在她心中的同时,至少还在她心里植下了两个无法动摇的信念:第一,人是不能犯错误的;第二,犯了错的人必须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两个信念像一个咒语牢牢缚住了她,使她成了终身受其摆布的傀儡。她是害人者,更是受害者。

         了解一点儿心理治疗的人都知道,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师几乎言必提童年经历,这种做法不时受到来访者甚至同行的挑战和质疑,认为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跟童年经历有关,而且即使有关,也未必一定要通过探索童年经历去解决,毕竟很多时候,这种探索是费时又痛苦的。但事实上,没有一个称职的心理治疗师会完全忽视童年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说,那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根基。也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家总是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就像前面故事里的主人公,从小在父亲严厉得不可理喻的教育下长大,在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那种教育无疑是对幼小而脆弱的内心的强烈摧残和扭曲。她后来对手指的关注、对别人断指的恐慌以及对一切事物追求完美的情节都清晰地显示着她心底的伤痕,可惜,她没有及时地觉察到这一切,直到这个伤痕将她的人生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特例,有过一定经验的治疗师都知道,这样的悲剧在每个时代、每个角落不断地上演着。当一个人心理饱受伤痛折磨的时候,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再回头看一下这个故事,心理埋着伤痕的只有她吗?她的爸爸十有八九也是自己父母不良教育的受害者。

        心理治疗师有一个共识: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往往会在家族中不断传递下去。其实延续这个心理问题的不是生物遗传因素,而是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一个心理有严重缺失的人是很难以健康积极的方式教育子女的,他/她不是复制父母伤害自己的方式,就是走向与之相反的另一个极端。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从小饱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自己组织家庭后常常成为另一个施暴者,不管他/她在心里发过多少次誓一一自己绝不打孩子。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他/她用过度溺爱孩子的方式来补偿自己童年的缺欠,而这无疑也是极不明智的。

        在这个看似平静、美好的世界中,因心理问题而饱受痛苦煎熬的人太多了,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而不自觉地伤害家人、朋友、同事的悲剧也太多了,我们其实不是完全无可作为的,至少,我们可以先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治疗,这绝不仅仅是减少自己的痛苦的问题,当你处理好了自己的心理问题,你会发现天空比以往更蓝、更美丽,你周围的人也会因此而获益,更重要的是,你为自己的子女创建了健康成长的基础。

        我深信一句话:一个不快乐的人是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扔掉心里的包袱,让自己快乐起来,这其实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方法2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植在心中的残指,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崔永元:说说我的父亲母亲
    了不起的父亲和儿子
    今天,你拿什么教育你的孩子?
    做合格父母要科学、理智的爱孩子
    因为你的父亲在家等你
    让孩子从小就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陪孩子一起玩儿
    能力优先 父亲把顽皮儿子打造成“未来…
    让孩子成为教育者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心情
    幽默,家教的温馨提醒
    零用钱里的教育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泰戈尔孩童时的喜马拉雅山之旅
    书,与我同行
    把一个人尽量发展
    美国孩子如何过暑假
    把实验室搬回家
    在童真世界里飞翔的秦文君
    如何消除孩子假期综合症
    让孩子自己改造自己
    教孩子做会思考的“小燕子”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快乐清单
    帮孩子寻找一个榜样
    儿子和电脑游戏的故事(3)
    儿子和电脑游戏的故事(2)
    “不完美”的父母
    学会为别人喝彩
    三世英才好家风——钱玄同、钱三强教…
    妈妈 多余的七件事请别再做了
    乒乓球和我的女儿
    初三家长也需调整心态
    家长如何教孩子化解委屈
    安排孩子的假期要用心
    我为女儿开博客
    向驯兽师学家教
    德国孩子的“爱情”
    德国“狠心”妈妈对孩子的教育
    儿子和电脑游戏的故事(1)
    帮助孩子正确地处理人际纠纷
    怎样倾听孩子说话(2)
    怎样倾听孩子说话(1)
    女儿,我们和你一样富有
    妈妈千万要亲自抚养孩子
    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我给儿子做榜样
    让胆小的孩子勇敢起来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
    你的孩子沉湎于不健康书刊吗
    别在金矿上种卷心菜
    教孩子坦然面对贫穷
    除了战争和死亡,别的都不能叫不幸
    我教女儿做“环保标兵”
    父母巧引导
    给孩子一张城市地图
    这一课,比分数更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改变孩子说谎的坏习惯
    父母乐观孩子更热情
    体验成功才能享受快乐
    怎样培养孩子的诚实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品味挫折
    好习惯培养“三步法”
    养成好习惯 我来给你支一招儿
    董竹君的育儿经验
    孩子人缘不好怎么办
    让孩子主动学习
    功利心“拔”不出小神童
    当儿子遇到开学恐惧症
    5条措施帮孩子改掉拖拉的习惯
    夸掉孩子的毛病
    寻找让孩子受委屈的机会
    怎样培养孩子承认错误的习惯?
    游园会上的“财政部长”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如何让孩子学会孝顺父母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