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和我的女儿
曾栋梁
曾琪,我可爱的女儿,现在还只是个三年级的女孩。她刚上学的时候,最大的“特长”和“爱好”就是哭。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各方面都明显落后,上课也不好好听,就知道哭哭啼啼的。老师问她,也不回答,过了好久才会说一句:“我想回家,我要爸爸妈妈。”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头疼,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雪浪乒乓球运动学校训练房去找一个朋友,当时也带了女儿一起去。说也奇怪,这孩子进门以后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球台。她这种异常的专注顿时引起了教练的注意,教练走过去问:“你叫什么名字?”她没吭声,眼睛依然注视着球台。“愿意来练球吗?”她怯生生地点了点头。我看见了就对教练说:“这是我的孩子,不过她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能适应乒乓球训练吗?”教练说让她试试看。就这样,她就开始学打乒乓球了……
训练的第一步是练拍球。这孩子很爱练习,回家后自己也要练一会。只是在运动学校训练房她从不与其他队员交流,别人休息了,她还在独自练,教练去辅导她,她也不说一句话。有一天,我去找教练了解情况,他欣喜地告诉我:“她在训练时不再哭了,拍球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偶尔也露笑脸了,也许学练乒乓球可以改变她的性格。”为了给她一个表现的机会,教练特意组织新队员进行了一场拍球比赛,结果,她获得了第一名。教练当场夸奖了她,她开心极了,在学校第一次笑得那么甜。
从此,在训练中曾琪有时也能主动跟别人说话了。有一次,教练问她喜欢不喜欢打乒乓球,她不再是点点头,而是响亮地答道:“喜欢!”教练又故意激她:“练乒乓球可是很苦的,怕不怕?”“不怕!”回答得很干脆。
可孩子毕竟还小,嘴上讲不怕苦,真正适应艰苦的训练仍然需要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小运动员的拍球训练达到一定要求后,要上台进行正手攻球以及推挡的练习。为了具有更强的运动能力,每天到训练快结束的时候,教练都要安排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由于曾琪的个头比较小,又有点胖,每次跑步的时候她总是落在最后一个,有几个调皮的队员便给她起了个外号:“小蜗牛”。她哭着去找教练:“老师,我再也不来了!”“怎么,不喜欢打球了?”“不是。我就是不喜欢跑步,还讨厌他们叫我‘小蜗牛’!”教练耐心地解释了练习跑步的好处,又让起外号的几个队员向她道歉;每天跑最后一圈的时候,教练还在旁边陪着跑,不断鼓励她。这样苦练了两个星期,她终于适应了。
在曾琪参加乒乓球训练大半年后,区里组织了一次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她是参赛选手中年龄和个子最小的一个,可居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比她高出半个头的对手,获得了冠军。接着就要准备参加市级比赛。由于市里的对手水平都很高,教练就让她开始学习搓球和打下旋。但这是乒乓球技术中比较难掌握的,一时间,年龄小的曾琪怎么也学不好。有一天她回家对我说:“妈妈,可以不学这个吗?我光打奔球不也得了第一名嘛!”听了她的话,我就给她讲了邓亚萍的一个故事。当她听到这位大姐姐在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后,仍然是所有队员中训练最刻苦的一个,而且每次比赛技术都有新的发展时,她明白我的意思了。同时教练又根据她的情况,给她增加了一些加强腰部灵活性和力量的训练,慢慢地,她掌握了这两项技术。后来在市级比赛中,曾琪果然依靠这两项同龄孩子还不成熟的技术打赢了很多对手,得到了市乒乓球队教练的赞许,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乒乓球训练给了我女儿坚强和自信,使得她在课堂学习和特色训练中都非常出色。她相继参加了书法特色训练、“小荧星”艺术团主持人训练、“网络文学”特色班、“小博士”特色学习班……所有这些,她都是班级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经过短短的两年,她已经从一个爱哭、内向的小女孩变成了聪明可爱的孩子。她在滨湖区和无锡市的少儿乒乓球比赛中为学校屡立战功;她的书法作品曾经在全国获奖;她曾到无锡教育电视台当过小主持人;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在班级里更是老师的好助手……
生命是一条河,而学习是一盏灯,孩子参加乒乓球训练的几年是黑夜里星星点点的灯火!我坚信这灯火会永远照亮孩子前进的方向!不管孩子的将来是什么样子,这一段打乒乓球的故事让孩子和我永远无法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