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中小学数学 >> 五年级下学期 >> 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 >> 正文

 

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月考

查询数五年下期中的详细结果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主观题答案写在答案卷上,客观题答案(除11题第1小题外)填涂在答题卡上,请注意题号。所有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它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编《明史》,把私编《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1.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

 2.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B.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它的各方面内容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3.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既要有才智识见,又要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更需要有勇敢精神,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D.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但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而缺少学术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思济,字济民,柘城人也。幼读书,即晓大义,以才器见称于时辈间。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之以备顾问;既即位,始建省部,俾掌敷奏①。世祖以京兆为国重镇,命廉希宪等行中书省于陕西。思济实与偕行,多所赞。中统三年,诏诛王文统,召廉希宪入中书,思济还,仍掌敷奏。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姚枢、许衡皆器重之。会阿合马入省,耻其位在希宪左,每欲肆意而行,希宪守正不从。及希宪去位,省臣晨集,掾属皆惮阿合马,莫敢前。思济独先以文牍进,阿合马辄于希宪位署押,思济遽掩以手曰:“此非君相署位也。”阿合马怒目视之,众为之惧,思济神色自若。除右司都事,从希宪行省山东,未几召还。至元五年,分命中书省总百揆,御史台正百官,一时黜陟登庸,宪章程式,多出其手。迁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以绩最闻,拜监察御史。时阿合马立尚书省,权在中书右。思济与魏初等劾其不法,帝命近臣正之。御史各以次对,思济独厉声曰:“御史言官也,非为辨讼设!”拂袖而出。授奉训大夫、知沁州,为政简要,不务苛察。迁中顺大夫、同知绍兴路总管府事,承檄谳狱。桐庐有囚羸瘠将死,纵遣还家,候期来决,囚拜请曰:“闻公名久矣,若不早决,恐终不可保。”为阅其案而释之。转同知两浙都转运司事,胥吏侵渔,民困于赋役,悉蠲②除之。调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丁母忧去官。二十三年,加少中大夫、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时浙西大水,民饥,浙东仓廪殷实,即转输以赈之,全活者众,檄上中书,奏允之。浙东复旱,祷于名山,雨大澍,民赖以苏。两淮盐课不敷,授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奸弊尽革,商贾通行,岁课以足。擢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兒威势赫然,摘淘金户三千,括民间田亩,檄下,力上章以止之。累迁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大德五年冬,以疾卒,年七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

                                                      (节选自《元史·陈思济传》)

【注】①敷奏:陈奏,上奏。  ②蠲:免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事无巨细,悉就准绳                     就:按照

B.阿合马辄于希宪位署押,思济遽掩以手曰   遽:马上

C.分命中书省总百揆,御史台正百官         揆:事务

D.为阅其案而释之                         阅:经历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陈思济有“才器”的一组是(  )(3分)

①世祖在潜邸,闻其名,召之以备顾问   ②思济实与偕行,多所赞。  ③事无巨细,悉就准绳,姚枢、许衡皆器重之。  ④阿合马怒目视之,众为之惧,思济神色自若。  ⑤一时黜陟登庸,宪章程式,多出其手。  ⑥授奉训大夫、知沁州,为政简要,不务苛察。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廉希宪离开职位后,早晨诸位大臣聚集,因为惧怕阿合马,没人敢上前。陈思济首先献上了文书,当阿合马要在希宪的位置签署时,思济阻止了他。

B.陈思济与魏初等人弹劾阿合马不守法度,皇帝派近臣去核实此事。陈思济对各位御史的做法非常不满,怒声斥责后拂袖离去。

C.二十三年,浙西发大水,而浙东丰收,仓廪殷实。陈思济就上书中书省,得到许可后,转运浙东的粮食到浙西,救活了很多百姓。

D.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兒非常有权势,他下达政府文书,想要取缔三千淘金户,侵占百姓的田亩,陈思济上奏极力制止此事。

7.把文中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幼读书,即晓大义,以才器见称于时辈间。

(2)会阿合马入省,耻其位在希宪左,每欲肆意而行,希宪守正不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注】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②招魂,《楚辞》的名篇。

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8.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www.21世纪教育网

9.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4)题。

                         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

                                                 王祖远

①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

②为了揭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若羌县以东120公里的楼兰故城之谜。我从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起身,沿一路沙尘:把自己交给了一辆全身散了架似的陈旧的老爷汽车。

③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三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三千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像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来回1200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

④“戈壁三杰”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

⑤别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抹抹绿色的点缀,大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来更多伤感的泪水。

⑥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桠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悲壮地倒下了,给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贵的遗迹。站着的,仍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尊容。人类从这里看到的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遥想若干年前,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来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

⑦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

⑧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来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远近细看了一下,发现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丛红柳,二者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缘分。在有些区域,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表现。沙向红柳聚拢,红柳又依沙堆成长增高。路经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沙包,个个圆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长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丛挺直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型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

⑨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而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来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又有一丛丛柳木成长起来。     

⑩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人肤的戈壁滩。

11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义。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但却生长着骆驼刺、胡杨树和红柳,可见这三种植物生命力之顽强。

B.作者在第五段中综合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骆驼刺的坚挺、毫不屈服,表达自己对骆驼刺的敬仰、赞美之情。

C.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本是安静的植物,但作者却赋予它们以动态美,可见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程度之深。

D.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了红柳木,因为红柳木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

E.纵观全文,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句式变化多样是本文一个重要特色,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对大自然观察之细致。

(2)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3)“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概括红柳木的特点。(6分)

(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这种巨大的力量”指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1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你刚大学毕业,进公司才三个月就被提升为部门主管。虽然机会难得,但你最好还是敬谢不敏,先在基层锻炼几年再说。

B.他这个人特别注重实际情况,从不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断言。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品格真是卓尔不群。

C.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D.在研讨会上,众位专家对这部难得一见的研究中国古代音律演变的作品评头品足,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0周年华诞,《滨海晚报》将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B.眼下住院、手术等医疗费用不断提高,一旦孩子罹患重病,普通家庭将很难承受。因此,建议家长最好为孩子买一份少儿重疾险。

C.日本前外相田中真纪子在15日宣布加入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后,民主党在保守派选民中的支持率得到提高,大幅领先于执政的自民党。

D.化解城市公共空间管理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给予弱势群体尽可能多的实际可分享空间,避免城市公共空间多被城市强势利益集团占用。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收”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 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 ④②⑤③⑥①

15.下面这封邀请函的正文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尊敬的张晨刚先生:

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将于2009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作为大会组委会主席,我①荣幸地邀请您参加这次会议。

②如您所知,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将③汇聚图书馆馆员、研究人员及专家学者们,共同就④与大会主题——“城市发展与图书馆服务”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我们⑤诚挚地邀请您在本次论坛会议上⑥发表您的见解以抛砖引玉,并与⑦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就当今图书馆界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随函⑧惠赠大会日程安排,⑨恳请您务必在2009年8月12日之前提交您的论文题目。请允许我再次感谢您为第七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取得成功所做的努力,我们⑩热切地期待您的到来。

大会组委会主席    刘立新

2009年6月1日

序号:     改为:                                            。

序号:     改为:                                            。

序号:     改为:                                            。

序号:     改为:                                            。

序号:     改为:                                            。

16.请按照题目的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其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

②因此大多数中国民众对日本政府不抱有好感。

③这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1)以“一家民营机构”为开头:

(2)以“大多数中国民众”为开头: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搏击高手败给对手后,愤愤不平地找到师父,要求师父帮助自己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师父却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任何一部分的前提下,使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不得其解,向师父请教,师父在原先那条线旁,又了一条更长的线,这样一来,原来那条线看起来就变得短了许多。师父说:“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你的取胜之道。”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A(“无法做到信史实录”与“怪现象”的产生无直接联系。)

2.B(A、“史学大衰”不是“考证学极盛”的根本原因。C、二者不构成比较。D、“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这句话有误,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

3.D(结论太绝对)

4.D 阅,详查,审理

5.B ③是说陈思济做事合乎法度④是说他不畏权贵⑥是他为政的风格

6.C 陈思济是转运粮食之后才上书中书省。

7.(1)陈思济幼年读书,就通晓大的道义,凭借才华在当时的同辈间被称道。(“即”1分,“以”1分,“见”1分,介词结构1分,句意通顺1分)

(2)恰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以自己的职位在希宪之下为耻,每次想要放纵意愿去做事,希宪都坚守正道不听从。

(“会”1分,“耻”1分,“左”1分,“肆”1分,句意通顺1分)

8.上阙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2分)

“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而“潇湘逢故人”传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欣喜,答出这一点也可给分)(3分,每句1分)

9.(1)使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2分)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诗人形象。(少年时期1分,现在1分)

(2)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与郁愤。(2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

(3)别有幽愁暗恨生(白居易《琵琶行》)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1.答案:

(1)BD。(B项在本段无夸张。D项说红柳木“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文中无据。)

(2)荒凉、凄清、荒无人烟、干旱无雨;(3分)此环境为下文写三种植物做了铺垫,烘托出三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3分)

(3)其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对胡杨林、骆驼刺的描写转向对红柳木的描写。(2分)①趴伏或者挺直腰杆;②抗争(“挣扎奋斗”也可);③点缀美化着戈壁滩;④永不放弃。(4分)

(4)指红柳木身处绝境但不绝望,勇于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精神。(2分)联系人生、自然界中不凡、不屈和高贵的生命都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都可能会不顺利,人生也会陷入绝境,但不必悲观,不要绝望,只有一息尚存,一切都会好起来;(3分)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的勇敢挑战和蔑视,人生就要像红柳一样,身处逆境却能点亮美化世界,赢得敬畏和尊重。(3分)

12.答案:C (敬谢不敏:谦辞,因为没有能力而推辞。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卓尔不群:形容才德非常优秀,超出众人。一般不形容人的品格。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说得极其诚恳。评头品足:也说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过分挑剔。)

13.答案:B(A项,“围绕……为主题”句式杂糅。C项,缺少陈述“田中真纪子”的谓语。D项,“化解……问题”搭配不当。)

14.答案:D

15答案:③删去“专家学者”;⑥删去“以抛砖引玉”; ⑦“同事”改为“同仁”; ⑧改为“附上”⑨改为“请您”。(每点1分,只找出错误,没修改或没修改对不给分。)

16.答案:

(1)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是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

(2)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每句3分:按要求开头,1分;原有信息保留完整,1分,语句通顺,没有语病,1分。)

译文:

陈思济,字济民,是柘城人。陈思济幼年读书,就通晓大的道义,凭借才华在当时的同辈间被称道。世祖即位前,听闻他的名声,召请他以备将来询问治国之事;世祖即位后,就创建中书省,让思济掌管陈奏等事宜。世祖把京兆作为国家的重要城镇,任命廉希宪等人治理陕西的行中书省。思济实际上与他们一同前往,多次出谋划策。中统三年,世祖下诏诛杀王文统,召廉希宪进入中书省,思济返还之后,仍然负责陈奏事宜。事情无论大小,都严格遵守准则制度,姚枢、许衡都器重他。恰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以自己的职位在希宪之下为耻,每次想要放纵意愿去做事,希宪都坚守正道不听从。等到希宪离开自己的职位,中书省的各位大臣在早晨聚集,他们都惧怕阿合马,没有人敢上前。只有陈思济首先献上了文书,阿合马于是在希宪的位置上签署,思济马上用手阻止说:“这不是您签署的位置。”阿合马怒目而视,其他人都非常畏惧,但思济神色自若。后被任命右司都事,跟随希宪去治理山东,不久被召还。至元五年,朝廷分别命令中书省总管各类事务,御史台监管百官,一时罢黜提升举用人才,宪章的格式,都出自思济之手。升官为承务郎,同时管理高唐州事,凭借政绩最好而闻名,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阿合马在尚书省任职,权利在中书省之上,思济与魏初等人弹劾他做不合法之事,皇帝命令近臣去核实此事。御史各自按照次序回复,只有思济厉声说:“御史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官,不是为替人辩解而设置的。”拂袖离去。后被任命为奉训大夫,管理沁州,为政简约,不苛刻繁琐。后被任命为中顺大夫,同时管理绍兴路总管府事,承担政府任命审理案件,桐庐有个囚犯瘦弱将死,被遣送回家,等候最后定决的日期,囚犯拜请思济说:“久仰您的大名,如果不早点定决,恐怕性命最终难保。”思济详查了他的案件,然后释放了他。后调动官职同时管理两浙都转运司之事,官府的小官吏掠夺百姓财物,百姓苦于赋税劳役繁多,思济把它们全都免除了。二十三年,升迁为少中大夫、同时治理浙东道宣慰司之事。当时发大水,老百姓食不果腹,而浙东粮食充足,思济于是把浙东的粮食运到浙西来赈灾,救活了很多人,然后上书中书省,中书省同意了他的做法。后浙东又大旱,于是思济到名山去祈雨,后来雨水大降,百姓依靠雨水得以存活。两淮盐税不足,思济授权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革除了奸人、弊病,商贾通行,每年的赋税上交充足。后被提拔为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任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兒非常有权势,他下达政府文书,想要取缔三千淘金户,侵占百姓的田亩,陈思济上奏极力制止此事。多次升迁至通议大夫、佥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大德五年冬,因为疾病而去世,年七十。赐予官爵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死后赐予官爵颍川郡侯,谥号文肃。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数五年下期中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上学期高三学年9月月考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A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教…
    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试卷
    小学 语文第三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A卷
    六年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
    初一英语第二次月考试卷
    北京四中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试卷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上学期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期中)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测…
    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卷(答…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学情…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卷
    小学语文第九册期中试卷
    小学 语文第九册期中试卷
    小学语文第九册期中试卷(三)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考试
    五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
    五年级复习题(关联词语)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七年级英语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自查卷
    初中生学习物理五法
    七年级语文上 第三单元课内阅读题1(…
    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宁波市东海杯初二数学竞赛试卷
    十一校联考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上)基础复习实数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检测试…
    初一英语单元话题检测卷 3--5
    告别“差生”的7条策略(化学)
    学习化学的几种记忆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测…
    轴对称 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测…
    初一英语单元话题检测卷 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八单元…
    驾照考试秘笈
    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上海市2010届高三十四校联考模拟考试…
    谈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单元同步测…
    高中第三册第一二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半期试题
    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测…
    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中期考试卷
    期末试卷上学期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二单元测验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初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练习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练习B
    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练习(A)
    四年级数学 第7、8单元达标测试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阶段性调研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五年级数学阶段性练习(三)
    五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二)
    六年级数学试卷
    六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六年级数学(十一册)单元练习(三)
    六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六年级数学检测试卷1
    南宋诗人 陆游---- 爱情故事
    三年级专项习题
    <环球去旅行》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
    数学知识竞赛一年级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社会文明大家谈》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增广贤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上语文第一单元能力测试
    《到周边去看看》教学设计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学会拒绝
    品德与社会 日益富强的祖国
    五年级数学阶段性练习(四)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教学设计
    朱子家训
    《告别贫困奔小康》教学设计
    三年级四则应用题(答案)
    小学期中考试分析
    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十看…
    《文化采风》教学设计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八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控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期末整理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十册作业(期中测试…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十册作业(期中测试…
    教学工作总结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