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禄桥中心学校供稿 詹乐贫中学邱志勇整理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本套测试卷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南,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为依托,紧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测试点来源于教材和课标,却又明显高于教材,以能力立意,以促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第1题考察隋朝的历史特点,便结合了隋史研究的新成果,冲破隋残暴短命的宿论,突出考察隋朝虽短暂却很繁荣的观点,考察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将文学与历史有机结合,从文学形式入手来考察历史事件。如第6题便以宋太祖“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的雄伟气魄的诗句入题,引出对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的考查。第9题则从文学性夸张式的描述入手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理解与掌握。第24题则用对联的形式体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
3、从贴近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采用“神入”法、“体验”式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而掌握历史知识,突出对历史学习生活化、活动化的考查与领会。例如第5课便考查学生对宋朝社会生活的领会,第7题对历史活动总结的考查,第20题则是对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历史能力的检验,你可以穿过时光隧道回到元朝大都,成为一位商人,来体味元朝的学习与生活状况,从而排除只有清朝才能出现的历史现象。
4、把中国历史放在了整体世界历史的角度进行考查。如第2题唐朝时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第13题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西方,走向世界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们;第16题宋元文化先进性对世界的影响等。
5、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贯穿爱国主义主线,突出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目标。突出中国古代文明,激发学生以祖国为荣、以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自豪的热爱祖国的深情。如第2、9、16、17、22题和第31题等,都是用文明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第10、19、26题则从维护祖国统一的角度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6、贴近现实生活,注重与历史知识相关联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考查。上半年藏独分子叛乱,危害了祖国的统一与安全,试卷中第10、19题便用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证明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驳斥藏独分子的违法行为。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7、注重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突出历史的史鉴功能。历史知识并不是单一的、零散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他们贯穿起来就能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如第8、15、32、33题都突出了不同时期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特别是32题科举制与今天的高考、公务员选拔考试有密切关系,对当今的考试制度的改革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33题的闭关与开放则与当今改革开放的国策可谓是一脉相承,古今辉映,体现了开放则活、开放则兴的真理。
8、试卷涉及面广,难易度适中。试卷涉及到整本教材的各课节、各层面,对七年级历史下册作了全面综合考查。试卷难易度适中,整卷难度系数约在0.75-0.85之间,以基础题为主,素质培训、能力考查的灵活性题目的占25%左右,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发展的目的。
二、建议
1、能否增加图、表类型的试题,丰富试题类型,以便图文并茂,卷面美观,同时也要求学生读图、识图、巧解图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
2、进一步增加语言文字的生动性,提高整个试卷的灵气。
3、进一步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提升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