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试题的评价本套试题遵循中考命题方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命题,重难点突出,题量适中,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eduw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既注重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检验,如2,9,12,17等试题灵活性较大,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能让学生将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则,本套试题遵循中考命题方向,引进了课外文言文和课内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记叙文和诗歌等中考新题型,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不足之处:是我们感觉对于刚刚接触课外文言文不久的学生来说,课外文言文偏难,如11,12小题,学生对文章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对文章思想感情也很难理解的那么透彻,所以作者的“抑郁不平”这层感情,学生都没有涉及,所以,最好能出一点小寓言,小故事等内容较浅显的内容。其次是5(9)、6(1)小题都是旧教材的内容,不应该考。总之,这套试题展现了新教材的风采,给教师的教学以正确的引导,使我们受益匪浅。二、总体成绩统计考试人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下人数低下率 20370.65.386.762.9
三、随机抽样试卷分析1、抽样成绩统计抽样人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下人数低下率 4371.7788.412.3
2、卷面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一二三 满分203545 平均分122436 零分率000
(1)积累与运用部分:识记部分答得较好,如默写第5小题,可见在背诵默写上,教师和学生都下了一定的功夫,但第1题字词答得不好,学年写对的寥寥无已,说明平时字词的积累量不够,基础知识不扎实;其次是名著中的最后一空,丢分率较高,这是因为平时大部分学生没有重视名著的阅读,经常是只看看内容简介,没有仔细阅读原著。(2)阅读理解部分:文言文的课外段答得不好,因为学生课上文言文阅读量不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较差,再加上题目稍难点,所以答得不好。其中的11,12小题都答得不够全面,比较异同不知从何处下手。现代文语段都是课外语段,答得也不是很理想,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eduw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叙文中的13、16题答得不够全面,这两道题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由于教师平时对这样的题没有进行专项总结,因此,学生答题没有思路,说明文语段是本学期的又一重点,学生对说明文的知识虽一清二楚,但因为缺少“实战演习”,练习的少,所以不能将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主要体现在18、20小题。(3)作文:这次的作文是活题作文,学生第一次写活题作文,感觉文章的拟题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题目都有语法问题,这是因为平时的练习较少,由于没有精彩的题目,所以作文中的精品较少。四、今后教学的导向及措施1、加大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与强化。根据中考命题倾向,下学期,我们会加强这一内容的练习,教师首先应引导协助学生将重点的文言词语整理归类,以便记忆,争取用课内的知识点来解决课外的问题。其次,教师在加强学生文言文阅读时,不应只停留其表面,只将文章看懂即可,应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探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加强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练习。说明文是中考中的重要得分,因为这一主体的考点都是有规律性的,学生也容易得分,所以应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尤其是对一些中下等学生,他们对说明文不感兴趣,而且有畏惧的心理,总觉得看不懂,没有意思,老师应让他们掌握了文体知识后,鼓励他们多做练习。3、把话题作文作为训练重点。为了和中考接轨,我们下一步在作文上应重点练习话题作文的写作。首先应是拟题的训练,多给学生一些话题,让他们练习拟题,对于中下等学生的要求是符合语法规则,使题目正确简洁即可。对于素质较好的学生的要求应是在保证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新颖有吸引力。其次是开头、结尾的专次训练。开头和结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成败,所以教师应把方法教给学生,并使其灵活运用。4、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交流。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书,靠联想,想象去体味书的精华,并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积累精品美文,并将自己的情感以随笔的形式融入语文学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询问句中的重要章节,提出问题,测查学生读书心得体会。第十四中学 初二语文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