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以下数据是根据抽样分析统计表计算得出,抽样人数为600人。
从抽样结果看,最高分90分,最低分8分,均分48.74分,及格率43.33%,优秀率7.17%,总体难度0.54,区分度0.48。
(一)关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考查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情景中灵活多样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命题的逆变器电路图目的之一。
例如 第1题,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估算能力和对于功的理解。具有初步的估算能力是一个初中生应有的物理素养之一,功的计算公式是大纲要求理解的知识点。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本题得分率为60.33%,错选A的占17.33%,错选C的占18.50%,错选D的占3.67%。错选A者可能是对重力和质量概念区分不清,还有一种可能是对长度的换算搞错了。40cm应换算成0.4m而学生可能换算成了0.04m,所以就选成了A。错选C者可能是没有把40cm换算成国际制单位而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导致了错误。总的来看,对于功的计算公式W=Gh学生还是比较熟悉,问题主要出在对于公式的应用没有注意单位的换算。
例如第5题,答案:C
分析:本题从生活用电、安全用电的角度出发,考察家庭电路所用的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题的得分率为56.33%,有24.5%的学生错选D,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上的这句话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解,更多是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记忆。而试题答案D所述与课本上的原话仅仅只差一个字“高”和“低”,但意思却截然不同。如果学生只靠记忆来完成,出现错误就在所难免。
例如 第8题,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情况。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能否区分“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本题得分率为53%,D选项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挂钩和书包上,A,B两个选项的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错选D的占25.83%,错选B的占11%,错选A的占10.17%,究其原因是对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共线”,“等大”,“反向”理解不够透彻。
2题、3题、4题、6题是很基础的送分题,但是2题有13.33%,3题有25.33%,4题有34.5%,6题有27.33%的考生答错。
19题是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技电鱼机能。从抽样结果来看,该题平均得分为5.02分,第一个图是力的图示,该题平均得分为1.13分,典型错误为:1、重力与压力不能正确区分。把压力的图示画成重力的图示,作用点做在了茶杯的重心上。2、作图不规范,表现为没有作标度,没有标箭头,箭头标在长度以外,没有标F=2N。
24题结合起重机考查简单机械、功率与机械效率等知识的掌握及其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本题平均得分为3.38分,出错原因如下:1、功率、有用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相混淆。2、货物上升的高度和绳子通过的距离S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3、不能准确判断绳子的段数。4、各个物理量的深刻含义不清楚。
(二)关于对观察实验能力的考查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性显的就尤为突出了。本份试题从多方面体现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的考察,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仪器的使用需引起足够重视
例如12题中天平的读数,正确的读数为31.2g,而有的学生读为31.1g,原因是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判断错误;有的学生读为31.6g,原因是读数时误将游码的右侧作为读数的依据;有的学生读为1.2g,原因是读数时没有加上砝码的质量。
2、实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例如22题满分5分,平均得分为2.97分,出现的问题有:(1)不清楚案秤的作用。案秤作为实际生活中质量的常用测量工具,在课本中也有介绍。而有的学生对于题中所给的这种测量工具视而不见,仍然用实验室的质量测量工具天平来测量铅球的质量,说明学生用身边的器材来做物理实验的意识不强。(2)没有按照题目要求测出铅球的体积。有的学生答为“把铅球放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究其原因是不会从新的视角来审视实验过程,没有灵活掌握实验方法开关电源电路图讲解。
例如23题出现的问题有:(1)不会选择电表的量程。第一问满分为3分,平均得分为1.39分,完全答对的占20%,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选择电表量程的方法。(2)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的评估意识不强。第四问满分为3分,平均得分为0.68分,主要原因分析如下:该题的背景是研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是教材中的一个演示实验,但实际上有的教师演示实验时只取两个电阻做了一次实验便草草得出结论,或者干脆不做实验,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只让学生“知其然”,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虽然记住了结论,但这样的知识是给予的,是接受的,学生在实际中并不会灵活运用。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严重,学生实际动手机会少,操作能力差,只重视物理结论,不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从而造成该题失分严重。
(三)关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
根据《物理教学大纲》要求以及物理课程的改革方向,物理中考试题要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考生在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例如6题“冰花”是冬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它的形成学生基本上能判断出是凝华现象,但有13.83%的学生选择D,认为“冰花”在窗玻璃外表面。说明教学中一方面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联系。另一方面对凝华现象形成原因理解不深刻。
11题计算列车的平均速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运算,但该题满分为2分,平均得分为1.22分,答题情况不是很好。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计算出列车从临汾到北京的运行时间。很多学生答案为342.6km/h,就是把时间错算为2.3h。火车时刻表对学生来说应该是熟悉的,并且作为一种生活常识学生了解它也是有必要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在活动建议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学读《旅客列车时刻表》,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他们的学习离生活太远了。
13题给暖水瓶灌水应该说比较常见,并且都有这种体验,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确实不同,人们常常利用这种现象判断水是否灌满。但考生却不能把这种现象与物理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此题满分为2分,学生的平均得分只有0.90分,出错的答案一是为大,原因可能是音调和响度的概念模糊。二是为低,原因可能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14题描述的是人的一个感觉器官,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融合的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该题的满分为3分,平均得分为2.08分,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有的学生答为正立、缩小的实像。原因可能是一是受感觉的影响;二是没有注意题目所给的信息。第二问的正确答案为焦距,该题满分为1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为0.52分,初二生物第二册第9章第5节感觉器官专门讲述“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学校能够注重生物课的开设,学生把生物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得出答案是比较容易的。
(四)从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需加强培养
例如10题,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先从图象中求出甲、乙、丙三物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浮沉条件判断三个物体的浮沉情况。该题的满分为2分,平均得分为0.54分,得分率为27%,选B的占30.67%,选A的占24%,选D的占18%,究其原因为把图象的横坐标(体积)与纵坐标(质量)混淆,不能从图象中分析出三个物体的密度,从而说明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从图象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例如21题,本题的满分为5分,平均得分为2.65分,区分度0.43,难度为0.53。大部分学生可以从图象中读出热奶和水的初、末温,第一问答题情况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在审题时没有把“变化了”和“变化到”分清,以致于错答为40℃。第二问要求学生从图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出热奶降温快慢的特点,有的学生答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而降低”,或“时间随热奶温度降低而变化”,表明分析图线的能力尚需提高。第三问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
(五)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重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例如16题,主要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掌握情况。该题的满分为1分,平均得分为0.16分,难度为0.16,区分度0.31。所抽600份试卷,只有94人答对,道钉撬是课本上的一个素材,学生看到后非常熟悉,但有相当多的学生错答为200N,原因一是不理解施加给杠杆的最小动力的意思;二是受课本上原题的干扰,没有仔细审题;三是受生活中的经验干扰,认为最小动力就是竖直向下的力,而不是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21题所用的图象是课本上的一个原图,从试卷反映的问题来看,学生并没有把课本上的图象理解清楚。
23题实验初中物理电路图讲解也是取材于课本的一个演示实验,抽样情况显示学生对该演示实验并不熟悉。
例如24题的起重机图示也是取材于课本,第一问要求指出起重机吊臂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约有60%的学生出错,原因可能一是对原有课本上的素材就没有分析清楚;二是不会结合一个实际的杠杆来分析其支点和动力作用点;三是支点的概念不清楚。
(六)关于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能否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所给问题的能力如何。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1、基本物理量分析不清。
例如9题答案为B。该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为0.87分,难度0.44。本题主要考查压强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进行推导,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均有一定的要求。18题满分2分,平均得分为0.5分,难度0.25,区分度0.57,作为解放汽车报价一个选拔功能的试题,它的区分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这道题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列出等式可求解;也可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结合已知条件列出等式求解。解题方法比较多,而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恰恰反映了这种能力的薄弱,他们知道串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却不能在规律的基础上找出已知物理量的等量关系。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不清楚各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没有对此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以致于张冠李戴,容易出错。
2、分析概括能力不强。
25题满分9分,平均得分为4.31分,难度0.48,区分度0.86,这道题在设置上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电路的一些能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个专门的统计,电路变化分析正确给1分,学生平均得分0.5分,区分度0.49,做错的学生问题估计主要出在他们没有动手画变化后的电路图,而是直接想利用原电路图经过简单分析就得出结论,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说明教学中没有注意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只注意解题的数量,不注意解题的质量,只求“多”不求“精”,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没有使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另外一点可能是学生看到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计算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是这部分知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在教学中有个别习题偏难、偏怪,导致学生的思路混乱,没有使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七)教学建议
1、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注重过程与方法。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而且要重视得出物理知识的过程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只有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大家应该明白,靠大运动量的机械训练,走牺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为代价的偏题、怪汽车电器电路图题、难题之路已经行不通了。
2、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实验教学对于实现物理教学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坚决反对“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他才能获得观察能力,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他才能获得实验能力。引导学生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3、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初中学生年龄不大,学习兴趣和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保护和进一步培养,因此,将课本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挖掘出这些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原理,以启迪智慧,活跃思维,拓宽视野,确实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及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这对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这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首先就要求教师在这方面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平时多注意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能将这些现象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中,而不是只注重对一些练习题的训练,要使学生在平时就能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中的电脑主板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中考命题也一直是本着能力立意,以问题为中心,与学生熟悉的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命题原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走出书本和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把教材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提高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要将知识教的过死,例如在讲热量时,有些老师告诉学生记住了,只要碰到“有”“无”、“多”“少”、“大”“小”等字眼,就是错误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应当是以基础知识为分析、判断的依据,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
5、在教学中要倡导独立思考和规范性解题以及用物理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中考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独立深入思考和刻苦钻研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落实在考试中就是规范的解题习惯。历年中考评卷中,规范性解题以及用物理语言表达问题一直存在问题较大,规范解题应当说理充分,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简洁,解题必须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仅有几个干巴巴的公式。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6、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重视对考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让学生有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的勇气,努力让物理课程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