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查询文章原文分析的详细结果
|
师说他自杀了。 范美忠:还有别的吗? 学生一:不知道。 范美忠:别的同学呢?你们以后要注意,教材上只是一个缩影,你要根据他扩展才行。我来介绍一下,按理说不应该我来介绍,应该你们去自己搜集。海子一九六四年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小山村。而且他从应付考试的标准是很天才的。七九年进入北大,这时候十五岁,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班上也有。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诗歌,大三突然热爱上诗歌,毕业后分配到昌平,办校刊。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想像力,海鸥可以想像成上帝的游泳裤。后来他有一个恋人,有人认为她是海子自杀的原因之一。他的自杀是一个诗歌界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顾城等也相继自杀。在他自杀后不久,他一个朋友脑溢血而死,叫骆一。当时诗歌界对他的诗歌不大接受,他生前没有专门出过书。我在大三时看到海子诗选,这是海子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西川。西川在北大开了一个海子讲座。包括钱理群的讲座我都没去听。我当时读海子的诗穆旦的诗我没看懂。所以对文学的理解当时不好。九八年之后三联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海子诗全编。四十多块钱一本,在此之前还可能有两个诗人。这本诗卖卖了上万册。这很不容易。这说明海子诗歌本身的影响。还有两本,一是海子的传记。诗人的传记很少,因为关注诗人的人不多。像穆旦,今年才有他的传记,由他家乡一个人写的,非常糟糕。海子的传记叫《扑向太阳豹》,是一个叫燎原的诗人写的。这个书也不好卖。第四本是关于海子诗歌的评论,叫《不死的海子》。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找。应该说海子是当代影响极大的诗人。大家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 学生:(读) 范美忠:下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学生一:读。 范美忠:情感的强度不太够。下面我找一个男同学读一读。 学生二:读。 范美忠:大家以前学过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有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三:他全篇都是说从明天起,为什么? 范美忠:你怎么看? 学生三:没想过。 范美忠:哪一个同学可以回答?大家可以相互讨论。没关系,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可以一起来说。好,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回答。有没有想发表看法的? 学生四:我觉得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生活得不好,明天才幸福。 范美忠:他说是因为今天生活得不幸福,那么你说他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幸福? 学生四:这样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 范美忠:就是说他为了写作本身?你这个关心粮食与疏菜,我从现在就可以开始啊。 学生四:我觉得在这首诗里,听不清。 范美忠: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这里你觉得海子来说什么是幸福。他憧憬什么样的幸福。 学生四:应该是比较温暖。 范美忠:那他怎么才能达到这点。 学生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范美忠:我不知道其他同学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是从今天起,而不是从明天起? 学生五:明天给人一种希望,今天比较现实。 范美忠:就是说明天给人带来希望。但如果只在希望中,这样的幸福是不是很虚幻? 学生五: 范美忠:那么会不会从今天起关心粮食与疏菜?你觉得他所说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他关心粮食与疏菜为什么不行? 学生五:因为是每天要做饭。我觉得是对生活的一种关心。 范美忠:那么你父母就不关心生活。 学生五:关心生活细节。 范美忠:为什么关心细节?海子在大学教书,很少有时间 学生六:他说从明天起,是死前写的,是写极乐世界。 学生七:我看出海子有一种对生活的绝望。 范美忠:为什么? 学生七:越是表现得幸福,越说明现实的空虚。说什么喂马,劈柴,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绝望。还有,越是感觉幸福的东西。。。 范美忠:他与其他同学观点不同,其他同学是悠闲等,他认为是绝望。但是我不太赞同这一点,我并不认为关心粮食与疏菜,他说对我们来讲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后来恐怕也不轻松。 学生七:一种向往。 范美忠: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你觉得关心粮食与疏菜,如此普通的东西,所有人都与他打交道。他为什么认为这是非常幸福的? 学生八:诗人本来的思维方法就与平常人不一样。这些东西对他有特殊的意义。 范美忠:对他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八:是幸福的象征 学生九:我比较赞同,海子喂马劈柴,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会关心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说明他现在并不幸福。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不幸福。 范美忠:他说明天起就过幸福的生活,未必--你说他现在为什么不幸福? 学生九:我觉得海子要求的幸福是每个人的幸福。每个人都关心疏菜与粮食。 范美忠:他说为什么关心,因为海子有一种济世情怀。 学生九:不是这样意思,我是说关心粮食与疏菜是一个方面,他希望每个人幸福。 范美忠:还有没有别的同学?他为什么要关心粮食与疏菜,把它看得这么重要? 学生十:粮食疏菜是精神的东西。 范美忠: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海子是不是吃不起饭? 学生十:不是。 范美忠:如果说只有吃饱饭才可以写诗? 学生一:饿肚子的时候就想吃饭,没有粮食哪来幸福? 范美忠:但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幸福啊。 学生一:别人幸福了他就幸福。 范美忠:哦,你这么理解。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再问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提到从明天开始说明今天不幸福,为什么今天不幸福?大家想过没有?有没有哪个同学想说一下? 学生二:应该是与当时的生活背景有联系,但是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太了解。 范美忠:我们了解海子,要对他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可以在网上去搜索,这个工作只有我代劳了。关于海子的幸福与不幸,我不能说我是对的,我只谈我的观点,海子追求的是一个精神的人,神性的人。但这种追求却让他自身产生一种感觉,什么感觉?首先是一种黑暗的虚无的感觉。为什么这种诗意,理想,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东西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两个词以前都看到过,我写出来大家看到过没有? 学生:黑暗也许就是 范美忠:他是说社会因素导致他看不到前景。但注意,他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如何如何,这里的话,可见他真的是追求尘世的幸福与灿烂前程?他向别人祝福,他自己追求不追求?(学生摇头)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他到底追求什么?刚才好多同学都说了不是,如果你认为是是的起来陈述理由,他不追求这个,他追求什么? 学生三:他追求的应该是安宁的生活。然后周游世界 范美忠:他说他追求的幸福不是世俗一样的灿烂前程,而是陶渊明一样隐居的生活。大家对陶渊明了解吗?陶渊明自杀了没有? 学生:没有。
范美忠:他是说海子希望大,失望也大。希望达不到,所以最后就失望了。这里的黑暗与虚无,大家能够明白一些。我说的前程是世俗意义上的。刚才他说的希望失望也是生活意义上的,我说的是存在意义上的,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本书叫存在与虚无?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潮?这里的虚无,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生存丧失了 在八十年代,当我们相信还在为神圣崇高的共产主义的时候,这不是虚无,我们是如此的幸福。可是这里就奇怪了,你们现在也未必相信这个东西,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虚无感。你认为生活对你是有意义的,有许多东西是值得追求的。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海子会产生虚无感? 学生四: 范美忠:虚无,我觉得大家不能理解的话,我还是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一下,这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结果,比如你说我现在考大学,有一个目标,你考上大学之后呢?我要挣钱,当官,当球星等。可是当你得到这些东西以后,你会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当你不断得到以后,你会发现,你生活中所拥有的东西,要么是不可靠的,得到的就会失去,即使是可靠的,也未必是你需要的。因为人是有限的。上帝创造了人,又把有限根植到他们心中。上帝之死我不展开。第一,有没有上帝,第二,上帝是不是只是西方人的上帝,第三,第四,上帝是这个世界的神圣圣高者,是你背弃了上帝,而不是上帝背弃了你。有一个概括叫向死而在,你生存的意义在哪里?我有一次跟别人说,整个现代文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帝死了之后怎么办?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整个世界处在世界之阴,世界处在黑暗之中。真正能够感觉到的是少数诗人,哲学家。对你们来说,可能也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够感觉到。你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感觉。你死后你的整个肉身与灵魂的消散,你现在意义何在?难道我就是为了结婚生子然后消散无踪?我们说中国古代有没有自杀的人? 学生:屈原 范美忠:对了。还有一个人知道不知道?王国维。这个人自杀了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黑暗也是海子灵魂的感觉,灵魂也需要神圣之光的照亮。这种黑暗的存在与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五: 范美忠:我再来做一个解释。他这个黑暗感,我刚才问过,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不到黑暗与虚无,他偏偏感觉到了?海子在诗歌当中究竟追求什么? 肉身---------灵魂 有限---------无限 相对---------绝对 黑暗---------光明 此岸---------彼岸 世俗---------神圣 流浪---------家园 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一想到自杀,就想到屈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许多遗老自杀,但不是存在意义上的自杀。 学生六: 范美忠:他刚才说,你要追求这种无限的绝对的,但任何事情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宫都作了土,美女都做了白骨。是不是这样子?有的人今天可以非常好,突然发现他患了绝症。真的是这样子的吗?连宇宙都有毁灭?只有有限是绝对的?这是存在论的悖论。无限究竟存在不存在?假设无限不存在,海子在追求什么?他是不是在追求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是不是就是很痛苦的?这时候产生的感觉就是虚无。但是无限的东西真的不存在?你赁什么说他不存在?哪个同学起来回答?当你说他不存在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七:每一种事物,像哲学上说的,是无限运动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章原文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 |
下一篇文章: 《再别康桥》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