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
查询文章原文分析的详细结果
|
在本人力邀之下,镇西兄终于答应在百忙之中来我市讲学一天,并且通过论坛信箱提前发来了准备演讲的题目和上课的课题。可是,由于事务繁忙,我竟将他准备的《提醒幸福》混记为《紫藤罗瀑布》了,当50名着装整齐的初一学生在主席台坐定之后,李老师小声问学生:“都预习了吗?”学生一齐响亮地回答:“预习了。”可当他拿过学生手头的课本翻阅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要讲的课文。李镇西轻轻走向后台,小声问我:“怎么没有要讲的课文?”闻听此言,我不禁哑然。带队老师一看距上课时间尚早,马上表示去复印课文,但李老师看了看自己已圈点得满纸烟云的课本,立刻拒绝了复印教材的要求,表示要新选一篇课文上课,并立刻返回讲台,征求学生意见。
在我个人来看,作为一位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现讲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情,但在这件事情上,镇西兄真正令我感佩的是:不仅当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慌乱和不悦,而且人前人后始终没有任何的推委和申明。教化的东西虽然能够使许多人在特定的场合保持气定神闲的风度和宽容待人的雅量,但往往在情急或松懈的时候就暴露了本性,只有真正深入灵魂,融进血肉的东西才能成为一种随时散发馨香的神韵和气质。照我看来,李镇西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正如他自己所主张的一样,早已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文化气质。课不一定精彩到什么程度,但偶然的失误,却使我和李镇西都有了意外的收获:他得到了一节更真实的课,我认识了一个更真实的人。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执教者:李镇西
(2005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宜都市宜都剧场会场上座无虚席。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的看课文。)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
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
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
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读懂还有什么标准?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地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
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地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
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
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
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
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
师:有谁能帮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师:“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河流)古人写“川”就是这样的,象流水一样,具有曲线美。
生:(学生大笑)
师:今天,李老师要告诉大家一种阅读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读一篇课文。刚才同学们说过读懂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我补充两点:一是要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二是读一篇文章,要发现问题。
生:(疑惑地望着老师)
师: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不是说明你没读懂课文,恰恰说明你读进去了。越是动脑筋,越是发现的问题多。请同学们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八个字写在书上。
【多媒体屏幕显示:“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读进去)●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师:刚才那位女同学说,读文章要让自己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读出了自己。读出自己就是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思想,相似的情感。有人在看《红楼梦》的时候,看得流泪,是《红楼梦》里面有他的表姐,有他的表妹吗?
生:(摇头,笑)没有。
师:那是因为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前几天,李老师给同学们读一篇文章《一碗参汤荞麦面》,讲的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故事,读着读者,我就流泪了。后来,我跟同学们说:“李老师失态了,但请同学们理解李老师。因为老师在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我的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这叫什么?这就是读出了自己。
师:什么叫“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不同意的观点做上记号。读出问题就是质疑,研究。告诉同学们,无论什么样的大作家写的文章,你们一定不要迷信课文,不要迷信作者,更不要迷信老师。
师: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就是老师交给大家的一种阅读态度,这就叫读懂了文章。
师:下面我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有不懂的地方,注意勾画。李老师不一定读的准确,请同学们认真听,跟老师提出意见。
师:(范读课文)山中访友,李汉荣……(看看同学)我发现姓李的人都会写文章。(得意的笑)
生:(哄堂大笑,舞台上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息。边听边勾画)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最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个词?同桌互相交流。
生:(热烈的交流,朗读)
师:谁来谈谈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我喜欢瀑布大哥。“你好,瀑布大哥!……从古唱到今。”“他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好像在讽刺人间为了利益而做的一些可笑的事。
师:嗯,他也产生了联想。由瀑布想到了人们的一些唯利是图的做法。只有大自然是最慷慨的。
生2:(饱含感情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读的多有感情呀,请再读一遍。
生2:(富有深情的朗读)“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
师:他读出了自我,他好像就是一座饱经沧桑的老桥。
(全班同学大笑)
生2:我们从出生到老去,仿佛就是短暂瞬间。
师:而我们此刻度过的这一刻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间的紧迫感就是这样的。
生3:“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我喜欢这一句是因为它写出了雷阵雨的气势。仿佛是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般。
师:天上有侠客吗?
生3:没有,它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千个诗人”也是比喻的手法。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多。
生:我也喜欢第5段,里面称呼有“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等等,把山泉比作姐姐,把溪流比作妹妹,把白云比作大嫂,把瀑布比作大哥,给人以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感觉。
师:哦,这位同学提醒了我,全文用的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呀?
生:(齐声说)拟人。
师:文章在哪个地方开始采用拟人的呀?
生:第一段。
生:第四段。
生:第二段。
(学生众说纷纭。李老师笑着不断的摇头)
师:有的说第一段,有的说第二段,我觉得不是,比这还早。
生:(恍然大悟,大声喊道)题目。
师:对了哦,是题目。《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指的大自然。想想:作者为什么采用拟人的手法?注意,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这可是一个科研难题。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还用许多比喻?
生1:因为那些事物都是抽象的,为了把它们写得形象些?
师:NO。
(生哄堂大笑)
师[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章原文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
下一篇文章: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程教学实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