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的目光,滚烫的灵魂
对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陈敬容(郑敏)有一个形象的概括:一种是“梦呀,玫瑰呀,眼泪呀”,一种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前者走出了人生,而后者走出了艺术。这种揶揄,也许不无偏颇,但总体说来,还是相当精当的,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现代。我们的民族,不缺乏低婉哀切的呻吟和激昂慷慨的呼喊,所缺乏的,是对苦难和丑陋的直面与正视,按照鲁迅的说法,就是缺乏“真的猛士”。
正是在这点上,《赞美》突破了新诗的羸弱与贫乏,有了一种坚强的站立,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近乎冷酷的自觉性”。从北京到湖南,再辗转贵州而至云南,尤其是在云贵高原上,几千里的西进路程全靠脚去丈量。在雨季的烟雾弥漫中,远方的炮声依稀在耳,漫山的野花再绚烂多姿,也不过是对遇难者的祭奠。行走在那些深山巨谷之中,诗人感受到“在幽深的谷底隐藏着最含蓄的悲哀”,那些作为“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的,是“在耻辱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在望眼中一一地浮现,又一一地淡去,却又深深地镌刻在灵魂之中。
家园,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掠过茫茫野草的风,是干燥的;呜咽于低压暗云下的水,是单调的;埋藏于忧郁森林里的年代,是周而复始的。尽管“多少朝代升起又降落了”,尽管春天和秋天年复一年地经过,家园并没有因此而美丽。然而外寇的铁蹄踏过来了,甚至连“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也不能够,只有“放下古代的锄头”“坚定地融进死亡里”,剩下年迈的母亲用那“干枯的眼睛”做欲哭无泪的祈盼,剩下年幼的孩子忍着辘辘饥肠做遥遥无期的等待。这是人民的命运,这是民族的命运;这是现实,这也是历史。甚至,诗人不无冷酷地说:“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这,有点近乎绝望。
但真的绝望了吗?没有。孩子们还能够“在饥饿中忍耐”,在忍耐中成长。不管他是不是还接过父亲挥过的“古代的锄头”,“翻起溶解过祖先的土地”,还是真的能够走出这样的轮回,总之民族就还存续着,既然存续着,就决不能说没有希望。于是,尽管踯躅,尽管清醒地感受到“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河山中等待”,但是,诗人愿意相信:“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于是,他伸出“带血的手”,拥抱它,和“每一个人”紧紧地“一一拥抱”。
“拥抱”,最能体现《赞美》所要表达的情感。拥抱是平等亲切的,拥抱是奔放热烈的,这既不是自上而下俯视的垂怜,也是自下而上虚情的礼赞。拥抱是走到人民之中,不管你如何粗糙如何佝偻,你是我的人民,你与我血脉相连,我是你的一部分。这样,诗人以消弭“个性化的自我”作为代价,将自我融入历史之中,成就了一个历史的自我,艺术的自我。陈敬容(郑敏)站在80年代末回首40年代现代派时,以为其中有一个主要特点:“强调在客观凝聚中发挥主观的活力,与浪漫主义的倾诉感情不同。深刻的主观通过冷静的客观放出能量。”作为现代派旗手穆旦的代表诗作,《赞美》将这一特点表现得很充分。
然则,《赞美》到底又赞美了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共同的追问与疑惑:赞美苦难与耻辱吗?赞美不幸与牺牲吗?又或者,在赞美觉醒与抗争吗?我以为都不是。它在赞美饱经忧患备尝艰辛的民族的坚强忍耐,赞美这个民族的人民在背负着重压屈辱地蕃衍生息,将民族的火种艰难地传递下来,传递下去。忍辱负重不等于蝇营狗苟,它需要承受,需要担当,佝偻着,也还算得上是一种站立,尽管不那么优雅。
一个能承受,敢担当的民族,总会有“起来”的那一天的。《赞美》没有呈现出“已经”的现实,但却呈现出一种“必将”的信念。
站在70多年后的今天,反复吟诵,我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苍茫,也依然收获那份确信。这是一份迟到的感动,也是一份深刻的感动。
《赞美》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赞美》一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2、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并感受反复咏叹中蕴涵的深厚意味。 3、理解诗中密集而又繁多的意象群以及他们所表达的丰富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对部分疑难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祖国”二字,说起“中华民族”这个特定的词,一种特别的情感就会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请你在“祖国”二字前面加上定语。 伟大的、历史悠久的、人口众多的、地大物博的、苦难深重的,走向现代化的 在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请看一位诗人怎样抒发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赞美。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赏析诗歌 (一)现在,我们就以诗人的眼为眼,看看在流亡的途中目睹到的祖国面貌。 朗读第一节,思考:1、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他心目中的祖国? 提示:连绵起伏的山峦,密密麻麻的村庄,风光美丽的河流、草原和古朴动听的鸡鸣、狗吠;又有野草茫茫,风沙干燥,暗云低压和流水呜咽;还有荒凉而贫脊的土地,忧郁而黑暗的森林和悄然远逝的年代。 朗读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提示:这些意象的铺陈排列,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土地的辽阔,人民的苦难和历史的悠久,给人的印象是既开阔苍茫,又沉重压抑。作者对祖国既爱又怨。 2、从这一节中,我们不但可以看见祖国大地的辽阔苍茫、历史的悠久与沉重,也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请找出描绘人民生存状态的诗句。 提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故事层出不穷地发生,灾难铺天盖地地袭来,天空中没有展翅高飞、昂首放歌的雄鹰,大地上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爱情,人们“爬行”在遥远的天际,灰头土面,忍辱负重,从古代走来,艰难而缓慢地行进在现代。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向我们展示的是被苦难折磨的、忍辱负重的人民。 3、“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他们的眼睛缘何干枯,又在期待着怎样的热泪? 提示:是因灾难痛苦而泣泪成血,还是因苦苦期盼而无因无果?是因瘦弱老迈而目断神枯,还是因生活赤贫而满目枯干? 也许是饥饿期待温饱,也许是动乱期待和平;也许是在黑暗中期待光明,也许是在苦难中期待幸福……总之,一双干枯的眼睛和一份执着的期待浓缩了人生的无限沧桑和民族的沉痛记忆。在这双眼睛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孜孜以求,苦苦期盼的力量,一种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力量。 (二)现在就让我们把镜头聚集在一个农夫身上。看看他怎样承载着祖祖辈辈的希望,怎样在民族危亡关头作出自己的选择。指名学生朗读二、三节,思考:1、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理解难句: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再一次相信名词,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 提示:前两句说明原先过着和他的祖先同样的宁静生活;后两句说明他在革命的感召下,踏上了有死亡威胁的斗争征途。 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从这些语句看来,这个农夫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缩影,农夫的出走,昭示着整个民族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 2、这首诗之所以五十年来一直备受喜爱,是因为它不是简单的革命浪漫主义,而是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民族的重负。农夫出走之后,不仅他自己有着死亡的威胁,失去了顶梁柱,他的家庭将会怎样呢?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3、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三)苦难依旧深重,大地依然贫瘠。然而有了民众的觉醒,就会有民族强大的希望。请同学们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1、这几句写的是什么?“一样的”和“仍”字说明了什么? 提示:倾圮的屋檐,枯槁的树顶,荒凉的沼泽,悲鸣的乌鸦……这些涂满感情色彩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索、破败、冷清、凄凉的氛围。 作者通过“一样地”和“仍”字反复强调人民的痛苦未改、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