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白色鸟》课堂实录

查询文章原文分析的详细结果

师:今天上课,我们首先讨论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话题,板书(童年)
生:哦,童年
师:对,说到童年,我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喜悦的笑容,大家有话与老师说吗?
生:童年非常好玩。
生:童年很值得回忆。
师:在童年,有哪些事情好玩?
生:捉螃蟹,游泳啊
生:我最爬山啦
师:呵呵,爬山最考验一个人的毅力了,看来你的毅力不错。
生:我最喜欢掏鸟蛋了。  (众笑)
师:看来同学们的童年过得的确有趣,可是,不同时代,孩子们的生活也一样吗?要是生活在“文革”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童年仍然这么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何立伟的这篇小说—白色鸟(板书课题、作者)
师:刚才在早读时,同学们都预习了吧?
生,预习了,我都读了3遍呢。
师:看来你的速度很快哟,可是光讲速度还不行,还要真正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下面我就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生:写的是小伙伴的游戏。
师: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写的是两个小伙伴在河边痛痛快快地玩耍。
师;非常好,你不光说了他们的活动,还把他们活动的特点也告诉我们了。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生:小说。
师:那我们学小说需要学习什么?
生:学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吧。
师:对,可是小说有它自己的特点,知道吗?
生:三大要素
师:能详细点吗?
生;有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师:环境描写有描写自然的,也有交待故事背景的。可是还差一个要素啊。
(没人回答了)
师:那说到《西游记》你会想起?(生:猪八戒、孙悟空)说到《鹿鼎记》你会想起?(生:韦小宝),呵呵,你们刚才回答的叫什么?
生:故事的人物
师:对,人物形象。那本文写的人物是?
生:两个小伙伴
师:各有什么特征?
生:一个白皙一个黝黑。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是外貌特征,请再补充。
生:白皙那个穿西装,黝黑那个缺门牙。
师:不错,他们还有没有身份上的特征?
生:白皙那个是城里来的,黝黑那个是农村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很出色。刚才有同学说他们的游戏很痛快,非常有趣。那作者为了突出“痛快有趣”这个特征(板书:痛快有趣),是用哪些片断来体现的?你们说我来写。
生:白齿苋
师:白齿苋是一个活动片断吗?
生:是采白齿苋。
师:好,同学们就按照这种格式回答。第二个?
生依次回答:拔霸王、打水漂、考问题、比赛划水、捉蛇、看鸟。
师: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个片断?
生:看鸟。
师:为什么?
生:因为鸟儿很白很漂亮,他们都喜欢。
师:好,看来同学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哦。可是,我不知道你们在预习时有没有什么问题,说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解决。
(没人回答了)
师:看来同学们很团结,都不想把同学难住。
(众笑)
生:老师,“设若”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看呢?
生:“假如”的意思吧,也可以说成是“倘若”。
师:解释得不错。同学们提问不光可以提字词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深入到课文的内容。
生:老师,课后作业有个问题,“课文标题是写白色鸟,怎么重点在写人呢”?
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很有研究价值,也是课文的一个重点,谁来解答?
生:课文重点是在写人,但是这两个孩子就像白色鸟那么纯洁天真,应该是象征吧。
生:白色鸟象征孩子们那种纯真灿烂的童年
师:象征?什么叫做象征手法?
生:象征就是用一个具体事物象征某种精神,含蓄表达作者的某种意思。
师:同意吗?赞成的同学请鼓掌(大多数同学使劲鼓掌)
师:刚才那2位同学回答得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其实,我们以前也学过类似的文章,比如?
生:《白杨礼赞》
生:比如《驿路梨花》
师:呵呵,同学们反应很快呢。那还有问题吗?
生:老师,你刚才怎么不说外婆?
师:作者写外婆的语言太少,老师就不说了。
生:不,外婆把两个孩子赶出去,不让他们在家里睡午觉,里面肯定有原因。
师:那是什么原因?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找找看文中描写外婆的有几处,看看外婆是个怎样的人。
生:孩子喜欢外婆做的喷香的菜,说明外婆很爱他们。
生:外婆带着包袱就到乡里来了,说明她不喜欢城里的生活。
生:外婆把孩子们赶出去玩,说明她肯定有什么事情不想让孩子们知道。
师:知道是什么事情吗?(没人回答了)那同学们看看家里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开斗争会了。
师:开斗争会是怎么回事?
生:就是打仗。
(众笑)
师:啊?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啊。
生:老师,我知道,文革时期开斗争会就是把人拿来斗争。
生:不知道是不是批斗会?
师:你知道批斗会?
生:是啊,历史上学的,“文革”时期把好多知识分子拿来批斗,冤枉了好多人呢。
师: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很深入,我来补充补充吧。“文革”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十年浩劫”,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时期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是我国历史上一块不忍触摸的伤疤。
师:了解了社会背景,我们就知道外婆异常表现的原因了。谁来说?
生:外婆打着包袱从城里来,城里一定在开批斗会,她想保护这些孩子。
师:保护什么?
生:她想让这些孩子不受到那种不好的影响。
师:由此可见外婆的用心--(生:良苦)。可是保护住了么?
生:没有,农村也在开批斗会,孩子们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师:由此可见,孩子们这种自由自在的玩耍,那可是在外婆的呵护之下才能拥有的啊,我想这些孩子的童年,一定含杂着孤独,这不能不说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哀。同学们,老师也想把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告诉给大家,当我读到这诗情意的语言、想到用心良苦的外婆,我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性之光了,可是读到“开斗争会”,我长长地叹了口气。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你们说应该是什么?
生:失望
生:气愤
生:悲哀,我为那个社会感到悲哀。
师:呵呵,你在模仿赵本山?(众笑)
师:可是悲哀气愤又能怎样?就连大人都无法躲避。社会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你猜猜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想告诉我们要认清形势,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生:作者想说千万不要让社会的悲哀伤害到孩子们。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义愤填膺,可是,在任何时期,社会生活中都会有某些消极因素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什么?
生:乐观一点吧。
生:开朗一些,我就经常无忧无虑的。千万不能把别人的错误拿来惩罚自己。
师:呵呵,开始引用名言了,不错。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把原因也说出来吧。
生:喜欢,因为孩子们的对话很搞笑。
师:搞笑?
生:不是,孩子们的对话有很多方言,有点像我们说的四川话,读起来感觉很真实。
师:恩,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也喜欢,因为我很喜欢白色鸟,可惜最后它飞走了。
师:恩,鸟儿飞走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宁静也飞走了。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也喜欢这篇文章,因为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
师:能把你喜欢的句子用表情朗读出来吗?知道老师的意思吗?
生:知道,就是读出感情噻。
师:聪明!!开始吧。
生读:河堤上的野花,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
师:你最喜欢那个词?也要说理由
生:一盏一盏,因为它写出了花开的那种动态。
生:如歌的灿烂,这个比喻很霸道,写出了花儿的灿烂和美丽。
师:我看你们才是真的搞笑呢。还有好句吗?
生读: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
生:我喜欢句子里面的形容词,因为它勾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章原文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白色鸟》课堂实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变色龙》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浅谈《阿Q正传》
    《阿房宫赋》写的不是阿房宫
    《赞美》第二课(对网上某教案的改良…
    故都的秋
    我的空中楼阁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陈情表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再别康桥》教案
    故都的秋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
    故 都 的 秋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本站论坛…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
    丰富的人物描写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教法分析(本…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王开东——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洛可:《背影》教学实录
    《散步》教学设计
    草:余映潮《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布衣总统”孙中山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华罗庚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赛…
    陈太丘与友期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南…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故都的秋
    试析《赤壁赋》
    《项链》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本站论坛稿)
    《童趣》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一节“相识”课【已发表】
    我教《阿Q正传》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初中语文第五册戏剧单元教学实录(本站…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本站论坛稿)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本站论…
    《谈骨气》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本站论…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我很重要
    《黄河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名字里的学问》教学案例(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本站论…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教《孔已己》      (本站论坛…
    语文教学要务实求新结合生活-------古…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梅洪建:《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铁皮鼓上《过秦论》
    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
    余映潮:《我愿意是急流》课堂实录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死水》教案
    《赞美》教案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本站…
    《沁园春·长沙》实录(本站论坛稿)
    增小之《对联讲座》(本站论坛稿)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柳宗元《渔翁》课例(本站论坛稿)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yuanling79《错误》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铁皮鼓实录《山居秋瞑》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丰富的人物描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沁园春·长沙》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柳宗元《渔翁》课例
    增小之《对联讲座》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道士塔》教案设计
    《门》原创教案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摩西《短歌行》实录
    《虞美人》课堂实录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