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赏析
|
查询教案及说课稿的详细结果
|
社会上流行的人生无常等颓废思想在作者思想上的回波反响,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悲凉情调。诗中即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感叹,又有对乱离生活的哀伤,更有
对治国安邦的贤达的渴望。
陶渊明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二十九岁前尚未出仕,读书家居;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时仕时隐,时出时归,四十一岁至四十四岁,是他离开官场彻底归田后的第一阶段,经济状况好,心情轻松愉快;四十四岁至六十三岁,归田园的第二阶段,家庭遭灾,生活贫困,思想苦闷。他的出仕,是受“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想做一番事业;也有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他的退隐。有道家思想的影响,仕途险恶,为了避祸全身。厌恶官场的黑暗污浊,自己既无力改变,又不肯同流合污;做官任职,迎来送往,繁忙劳顿,不合自己自由散荡的风格习性。
陶渊明的诗歌,描写了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歌颂了田园生活的自然纯朴。这类作品中田园生活,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情趣,同时也是与黑暗官场的对比,是对现实的否定。
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淳真。他的作品情真,事真。读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其次是亲切。所写的内容,所展现的形象都是日常生活,都是人们所习见习闻的。再次是情景交融,意境高远。他的诗是写实的,但又无不带有自己浓厚的感情色彩,许多场景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观完全融合的地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上一页 [1] [2]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及说课稿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赏析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
下一篇文章: 汉魏晋五言诗的开创、发展和渐趋成熟的经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