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训练,优化教学——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
|
查询教案及说课稿的详细结果
|
浙江省温岭中学 林海鸣
在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中,《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2、筛选重要语句。为了实现这两个学习目标,笔者打破常规,没有采用“讲读课型”来教授这篇课文,而是采用了“训练课型”,以两个课时来组织完成教学。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为—— 一、课前布置预习,明确预习任务:阅读深思,划出课文中用来表达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的语句。 二、第一课时,分成三个教学阶段,1、检查预习,讨论确定课文中用来表达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的语句;2、整理这些表达观点及其论据的语句,按照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组合成一篇300字以内的短文(缩写);3、讨论讲评作文。 三、第二课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1、朗读训练及重点词语落实;2、重点语段综合练习。 四、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布置预习《〈物种起源〉导言》,倡导举一反三,培养自学能力。 这个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习”,突出了课堂训练,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口、耳”并用,充分发挥了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学习效果特别好。并且,教师教得轻松;教师只需给出一些启发性指导与评讲,占的时间很少,化的力气不多,而又落实了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 [实例一] 对缩写作文的讲评总结,笔者的做法是:将学生的习作抽两篇出来投影,进行对比分析,先让学生读、评、议,然后教师总结。 〖甲文〗我们要改造学习。因为尽管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态度,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但是主观主义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这三方面的错误表现,造成不懂得历史、不会创新、理论与实际脱离等严重危害。 所以,我们应采取下列措施:1、向全党提出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2、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要有组织地综合地研究;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 〖乙文〗我们要改造学习。其理由如次:一、纵观中国的革命历史,从近代史到现代史至抗战时期,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二、在主观主义的态度下,党仍存在着许多缺点,会阻碍事业发展,应及时采取措施,不可等闲视之。三、对于如何改正缺点,我有3点提议:1、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2、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深入地综合地研究;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理论联系实际。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一定要改造学习。 教师总结:1、两篇作文,论点是对原著“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句话进行概括和提炼后得出的,正如同学们评价的一样,的确很凝炼,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论点的表述用语雷同,缺少变化,能否将其中一篇的论点句改为“我们要改造党的学习”?2、两篇作文,论据概括的质量优劣特别分明,前一篇明显优于后一篇,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再给大家归纳一下:①甲文经过作者改造,语言是自己的,不仅表明读懂了原文,而且还有创造;而乙文基本上是对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的摘录,尤其是第“二”个理由还忽略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比,很不妥当。②甲文还揭示出了原文中固有的两个因果联系,一是“因为尽管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态度”这一分句,与原文中第“一”部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这个固有的因果联系揭示出来了,二是“主观主义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这个主谓结构,与“三方面的错误表现”这个固有的因果联系揭示出来了;而乙文,缺乏因果分析,有“以叙代议”之嫌。③甲文基本上做到了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如“三方面的错误表现”明确具体;乙文则以“许多缺点”略之,无视原文的这一重点。④甲文对原文中提出的解决办法把握得很准确,而乙文将解决问题的办法错误地划归“理由”中。 [实例二] 重点语段综合练习,教师也只需稍加点拨即可。笔者的做法是采用幻灯片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②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③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④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⑥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⑦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全段七句话,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第一句中的“日益”这个词语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3、第二句话,共运用了几种论证方法?什么论证方法? 4、“前仆后继”的“仆”,读音是 ;整个成语与“前赴后继”意义是否一样?如不一样,差异在哪里? 5、第三句中“可歌可泣”的“可”意义是;第五句中“一经……就”相当于 这一对关联词语;“为之一新”的“一”意义是 ,“新”意义是 。 6、第四句中“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三者关系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这一句中最重要的词语是 。 7、第六句中的“某些”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实例三] 预习《〈物种起源〉导言》,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是撰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内容提要,二是确定一个重点段,设计一个语段综合练习,并附上答案。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查和讲评预习作业,仅需要一个课时就能顺利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这也验证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学生写得较好的内容提要: 我是以十分慎重的态度写出该书的。由于研究接近尾声、体力渐感不支和同行激烈竞争这三个原因促使我早日发表。但该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嫌过简,并且可能有错误窜入。我的观点是: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自然选择作用,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却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我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教师简评:第一、二、三、四句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节主要信息的体现与概括,第五、六句则是第七节重点内容的概括,而最后一句话则是对课文第五、六节主要内容的概括。这个提要,既尊重原作,又有所创新,按“创作过程、发表原因、存在缺点、主要观点、研究方法”这样五个块来安排和调整行文位置,说明小作者对课文阅读理解深透,主要内容把握得非常准。) 2、学生设计得较好的一个语段阅读综合练习: ①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②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③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侯、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⑤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及说课稿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突出训练,优化教学——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捕蛇者说》教例评析 |
下一篇文章: 背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