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组图]核舟记

查询教学计划和设计的详细结果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鬓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较)???数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4)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讨论第四段。

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

横卧一揖  椎鬓仰面  视端容寂

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杂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这个词后面所带的非名词(本可作喻体)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被描摹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并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动作拿来作比较。由此看来,这两句不能认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这一段,“舟尾”、“揖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周密。

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可使谈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七、至此,可以形成中间主体部分的板书:



说明:板书以作法的角度来认识课文,而正因为作者写作技法的高超,化静为动,化抽象的说明为生动的描述,才使原核舟雕刻者的技艺获得最佳的展示。真个是舟以文显,文以舟名。

八、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九、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说明文字,回答问题。

清代顺治皇帝的孝陵里有一座七孔桥,它是陵区众多桥梁中的皎皎者,桥孔最多,桥身最长,如玉虹垂落,雄伟壮观。这是一座神奇别致的桥,特殊之处在桥栏板,乍一看与其它上洁白的玉栏没啥两样,可用手轻轻一敲,则可发出金钟银铃一般清脆悦耳的音响,使人大为惊异。这是因为栏板石料中含有50%的方解石,含有铁质,所以才会有叮当作响的妙音,如钟如罄。建筑时根据每块栏板含铁量多少,按中国古代音律由宫、商、角、徵、羽五音组成,所以孝陵七孔石拱桥称为“五音”。

1.按照说明文的分类看,这段文字属于哪类说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都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计划和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核舟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
    中国石拱桥
    梅岭三章
    木兰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向沙漠进军
    白杨礼赞
    读报常识
    评论
    《消息 通讯》
    统筹方法
    口技
    听潮
    “友邦惊诧”论
    同志的信任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在大熊猫的故乡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
    改造我们的学习
    《项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竞选州长
    大瀑布揽胜
    威尼斯商人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
    全流通寓言之“塞翁分马”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教学设计说明
    北京立交桥
    记一辆纺车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古代诗词五首
    我的老师
    一面
    从三到万
    小麻雀
    荔枝蜜
    同志的信任
    分马
    俭以养德
    新诗三首
    模拟光合作用
    五人墓碑记
    陈涉世家
    捕蛇者说
    曹刿论战
    论雷峰塔的倒掉
    出师表
    《爱莲说》导读
    有的人
    马说
    老杨同志
    七根火柴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梦想照进现实 神通广大的网络家电
    活板
    鸿门宴
    理想的阶梯
    《启明星 亮晶晶》教学实录与评析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教学设计说明

    《挖荠菜》自读提示
    回延安
    《石壕吏》等古代诗歌五首
    驿路梨花
    《一件珍贵的衬衫》精讲导读
    《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五首
    苏州园林
    故乡
    关于《兰亭集序》
    活板
    核舟记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在烈日和暴雨下
    三峡
    简笔与繁笔
    胡同文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劝学
    过秦论
    我与地坛
    教学内容:《分马》至《出塞》。
    石钟山记
    最新卫星技术神通广大:追踪大白鲨
    病梅馆记
    况钟的笔
    鱼儿捎来的信
    工之侨献琴
    《提醒幸福》教学参考
    语文单元活动教学案例
    回忆我的母亲
    藤野先生
    人类的语言
    我的叔叔于勒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怀疑与学问
    米洛斯的维纳斯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义务教材第十册)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课堂实录
    13、科学技术神通广大
    和动物有关的管理定律之分马定律
    分 马(课内外阅读练习)
    分马
    十三 分 马
    分马
    周立波分马
    分马
    一三分马
    分马
    活板
    变色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