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实了关于负电子和正电子可束缚成偶素的理论预言(美国 多伊奇、希勒)。
提出原子核的半透明光学模型理论(美国 佛恩巴赫、塞帕;美籍墨西哥人 西·泰勒)。
公元1950年
用单晶锗研制成n-p-n结晶体三极管,促成了电子技术小型化的发展,推动了固体物理和电子学的研究(美国 肖克利、斯帕克斯、蒂尔)。
提出超导电性的二流体模型唯象理论,成功地预见了强磁场渗透特征(苏联 列·兰道、金兹伯格)。
试图用导电电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解释超导电性,预言了同位素效应(美籍德国人 弗茹里赫)。
分别在实验观测中发现超导性的同位素效应(美国 爱麦克斯韦、西·雷诺等)。
提出了利用外加磁场干扰 角关联的办法,测量原子核激发态的磁矩,以后成为测量短寿命态磁矩的主要方法(美国 布拉第、多伊其)。
根据狭义相对论,提出理想导电流体在磁场中的冲击波唯象理论(美籍匈牙利人 特勒,美籍奥地利人 德霍夫曼)
发现慢中子核反应的巨共振现象,复合核概念不能说明,后用光学模型得到解释(美国 福特,巴西 玻姆)。
提出使原子核定向排列并探测核磁共振信号的光泵技术,据此发明光泵磁强计,后人用以精确测量微弱磁场(法籍德国人 卡斯特勒)。
开创原子核直接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预言剥裂反应的存在特征(英国 斯·巴特勒)。
公元1951年
建设第一个“增殖性核反应堆”,在铀235裂变放出能量的过程中,还将铀238转变为铀235,以产生更多的核燃料(美籍加拿大人 津恩等)。
提出解释量子力学的隐变量理论,力图维护由精确因果律决定的连续运动描述(巴西 玻姆)。
从分析彗星尾的运动和电离性质,发现太阳经常射出氢等离子体,即所谓“太阳风”(德国 比尔曼)。
首次实现晶体中核自旋体系的所谓负绝对温度(美国珀塞尔、庞德)。
公元1952年
发明过热液体(氢)的汽泡室装置,比云雾室更灵敏地记录高能带电粒子的径迹(美国 格拉塞)。
提出原子核结构的集体模型理论(丹麦 阿·波尔)。
提出快速带电粒子在梯度交变磁场中的强聚焦原理,使建造特大加速器(能量十亿电子伏以上)提供了依据(美国黎文斯顿、斯奈德、伊·柯朗)。
发明氢弹,实现轻元素的热核爆炸(美国 由特勒等负责)。
公元1953年
首次利用高能电子研究原子核内部电磁分布,发现质子有大小和电磁结构(美国 霍夫施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