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核证第二种液氦的超流动性(苏联 卡皮查)。
提出第二种液氦的超流动性是由服从玻色统计的爱因斯坦凝结所引起的假说(美国 弗·伦敦)。
提出第二种液氦的二流体宏观理论,预见温度波即第二声的存在(美籍法国人 悌斯查)。
先后各自发展出半导体的接触整流理论(苏联 达维道夫,英国 茅特,德国 肖特基)。
公元1939年
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的实验中,发现有中间质量的元素产生(德国 哈恩、史特拉斯曼)。
提出用铀原子核分裂成两半的产物解释哈恩—史特拉斯曼的实验结果,从而导致重核裂变的发现(奥地利 弗里什、迈特纳)。
提出重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丹麦 尼·波尔,美国 惠勒,苏联 弗朗克尔)。
发现每次核裂变释放二、三个中子,为链反应的可能性提供必要的条件(英国 冯·哈尔班,法国 弗·约里奥、考瓦尔斯基)。
利用磁共振法量得中子磁矩(美籍瑞士人 布洛赫,美国 阿尔瓦雷斯)。
发现自旋为2、静止质量为0的相对论性场方程,暗示存在万有引力场量子(奥地利 泡里,瑞士 菲尔兹)。
指出量子电动力学中电子质量的发散困难(美籍奥地利人 韦斯考夫)。
公元1940年
首次发现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苏联 弗略罗夫、皮尔查克)。
分别制成环形多腔磁控电子管,是高功率高效率的微波源,促成了近代雷达技术的发展(英国 布特、杰·兰道,苏联 阿列克谢耶夫、马略罗夫)。
证明自旋为整数的粒子服从玻色统计,而自旋是半整数的粒子服从费米统计,使量子场论得到巩固(奥地利 泡里)。
提出用级数法处理非平衡态现象的统计理论(苏联 玻哥留玻夫)。
公元1941年
提出局部各向同性的湍流理论,和实验结果大多所符合 (苏联 柯尔莫哥洛夫)。
提出第二种液态氦的量子力学理论(苏联 列·兰道)。
公元1942年
利用铀核裂变释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美籍意大利人 费米,美国 哈·安德森、津恩,美籍匈牙利人 西拉德、维格纳等)。
理论研究预见,在磁场中的导电流体中,应有流体随磁力线振动的波存在,后来得到证实(瑞典 阿尔芬)。
公元1943年
提出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理论(德国 海森堡)。
公元1944年
研制远程火箭,于1944年使用V-2型火箭于战争(美籍德国人 布劳恩)。
在第二种液态氦中产生温度波(第二声)获得成功(苏联 佩希考夫)。
美国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用化学方法从铀238反应堆中提取pu239获得成功。
严格解出统计力学中的二维伊兴模型问题,得出临界点附近性质与晶体结构细节无关(美国 盎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