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第二种液态氦的超流动性(荷兰 刻松、凡登安德)。
在固体能带论中提出所谓“布里渊区”概念(法国 布里渊)。
发明回旋加速器(美国 劳伦斯)。
发现相差衬托方法能观察到光通过厚薄交替的透明体后的相位效应(荷兰 泽尼凯)。
公元1931年
首次发现宇宙射线中存在反粒子—正电子,证实狄拉克空穴理论的预言(美国 安德森)。
提出铁磁性的“自旋波”量子力学理论,并预言铁磁体的低温磁性质(美籍瑞士人 布洛赫)。
提出半导体的能带模型的量子力学理论(美籍英国人 哈·威尔逊)。
提出半导体中的“激子”概念,用以解释吸收光后可不发生光致导电的现象(苏联 弗朗克尔)。
用统计力学论点推得不可逆过程的倒易关系,后来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美国 盎萨格)。
发明静电加速器(美国 范德格拉夫)。
公元1932年
在人工核反应中发现中子(英国 查德威克)。
用负反馈法改善电子管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性能,用以减小失真(美国 尼奎斯特、哈·布莱克)。
提出两核子间的吸力是交换力,引入同位旋概念,强调此交换力和电荷无关(德国 海森堡)。
发现宇宙射线中的“簇射”现象(意大利 饶希)。 。
发现宇宙射线中有正、负电子对产生,及由它们构成的电子“簇射”(英国 布莱凯特,意大利 奥查林尼)。
提出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电子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英国 狄拉克)。
指出狄拉克量子电动力学和海森堡、泡里的量子电动力学在数学结构上等效(比利时 罗森菲)。
发明高电压倍加器,用以加速质子,实现人工核蜕变(英国 考克拉夫特、沃尔顿)。
利用回旋加速器使原子核发生蜕变(美国 劳伦斯、黎文斯顿、密·怀特)。
发明驻声波光栅的衍射法,测定液体中超声的波长和速度 (荷兰 德拜,美国 西尔斯,法国 卢卡斯、毕伽)。
公元1933年
实验证实原子在发射和吸收光子时,发生按爱因斯坦公式所示的动量改变(奥地利 弗里什)。
提出中微子假说,用以维护 衰变的总能量守恒(奥地利 泡里)。
发现超导电体有理想的抗磁作用(荷兰 迈斯纳、奥申菲)。
提出电磁场量子化理论的互补原理解释(丹麦 尼·波尔,比利时 罗森菲)。
实验证实正负电子相遇可转化(所谓湮没)成电磁辐射,其发生几率符合狄拉克1930年电子论公式(法国 季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