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有着丰富多彩人生的老人和中国现当代史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学习和思考又与中国的走向相关联。他作为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他将马克思主义著作中阐明的原理运用于现代经济生活,又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改革实践的经济理论发展。所以,他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思想界,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都得益于他的学习和思考,由他率先提出或较早提出,并参与重要决策。
在于光远的学术生涯中,他开拓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尤其在促进中国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方面,在自然辩证法哲学学派的创立与发展方面,在反伪科学方面等等,他,都是勇敢的开拓者,辛勤的耕耘者。
参与邓小平著名讲话的起草
于光远与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的,是他1978年11月参加的那次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他当时是列席代表。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那篇后来被认为是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于光远参与了这篇讲话的写作,至今保留着邓的手写提纲。
此后,于光远又多次参与讨论中央文件的起草,多次主张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写入中央文件。可以说,于光远的意见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位原本姓郁的出生在上海一个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和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本可以有另外的生活。可是,他早年顺从了时代召唤,投身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从此,就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活跃着。
再往前推,他17岁考入大学,19岁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日本的入侵揉碎了他的物理学家的梦想,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又加入了共产党。他上了一艘东方的大船,就随船在大洋中沉浮漂荡。
他从很早就服务于党的最高机关宣传部门。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担任中宣部科学处处长,而几乎同时,他又是中国科学院哲学学部委员中的4位院士之一,而且是最年轻的。除去“文革”中的几年下放干校劳动,于光远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思想理论战线度过的。
兼具社会关怀和学术关怀
可于光远给众人的形象却是经济学家。2005年,中国首届经济学家候选人中,推荐人对他的评语是:他是一个兼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深切的学术关怀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学术活动中,总是试图寻找二者间的支点,来确定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广泛的学术兴趣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学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倡导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于光远进行了40多年,《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出版了7卷,此外,他的经济学著作还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杂记》、《我的市场经济观》等多部。
于光远的研究厘清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等重大问题,他提出进行一些新学科的研究,比如消费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等等。在1997年发表的《于氏简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辞典》中,他又以条目的形式系统阐述了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观点。
“妈妈走了,铃铃没有哭。妈妈说下午就接他回家。男孩子是不作兴哭的。妈妈常说,铃铃记得。”于光远90多岁时,透过近一个世纪的尘埃,回望人生来路,“这个叫铃铃的小孩就是我。”
看他的照片,他总是在笑着。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到上海省亲,再到经历“文革”,就是在年迈的时候,他的笑容出现在照片中越来越多。从笑貌上,未与他谋面的人看到的是,达观、洞察了生命至深的于光远。
改革开放30年30名风云人物全部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