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u >> 于光远 >> 正文

 

[组图]拜见于光远

   范岱年约我五一假期一起去看望于光远先生。应该说于光远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了。在我创办长城所的初期,于光远先生就为我写下了“企业家思想库”的墨宝,十多年来成为了我们无形的资产财富。由于工作繁忙,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于光远了,于光远先生马上就96岁了,我很想去拜访他。

     2011年4月30日上午,我、范岱年夫妇和程宏一起驱车来到广渠门外大街的社科院宿舍,于光远的夫人孟苏出来迎接我们。我到了他们家后,感到这个新家不如古香古色的史家胡同旧宅。孟苏老师说之所以搬家到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有暖气。

     于光远坐着轮椅在家中等着我们的到来。由于于光远患老年性耳聋,我们说话只能用黑笔写在白板上。于光远看到白板上的字后,口头回答我们,但是语音略有些难识别。于光远很关心时政和经济问题,他说每个月都能收到我们寄给他的《企业研究报告》,还说我们杂志办的很好。

     我说,我近两年来向他学习,每年元旦向朋友发送介绍自己过去一年情况的贺年信,于光远听了很高兴。我还告诉他,我近4年来每年写一本20多万字的博客集,说着我送给了于光远我2007、2008、2009和2010年的4本博客集,于光远很高兴地收下了。

【图1】,孟苏在向于光远介绍我的博客集

     孟苏老师告诉我们,平时于光远的精神比今天好,每天还能看几个小时的书,但是昨天于光远跑到王府井新华书店,选购了一些书籍,由于疲劳没有消除,今天有些精神不振,本想睡个回笼觉,孟苏劝他多坚持一会等我们走了以后再睡。

     这次看于光远,由于看到于光远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我心里有些难受。孟苏老师比较开朗,她告诉我们说,7月5日是于光远96岁的生日,届时将举办个生日聚会,那时会有很多朋友来。

     于光远是我的老领导,我1985年到北京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工作时,于光远担任主编,在杂志社里大家经常谈论于光远的一些思想和轶事,我年代初在自然辩证法协会工作一段时间,那时于光远是协会理事长,可以说在我下海以前,于光远一直是我的领导。

     我和于光远交往较多的时期是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作期间,我印象较深的是我曾经跟着他做过一个棉花的课题。当时李昌、李岚清都是课题的负责人,我们在一起多次开过课题讨论会,我被于光远开阔的思路和对国情的了解所折服。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软科学课题。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我后来会成立长城所专门从事软科学研究,这么说来于光远是我走向创办民间智库的领路人。

     90年代我下海以后,与以前的老师联系不多了。2005年左右,我偶尔参加老先生的聚会,见到于光远,每次见到他我都会向他汇报长城所的进展,他也曾参加过长城所的沙龙。应该说他对长城所的发展是很支持的。

【图2】,于光远见到我和范岱年后很高兴

于光远标签: 胡耀邦 胡耀邦逝世二十年


    1988年9月,记不清是上旬末还是下旬初,胡德平送来一封信。信封上有耀邦用毛笔写的几个字:“德平或安黎转交于光远同志。只有一纸字,别无它文。如于不在家,可暂不送。八日于天津。”信口未封。抽出一看,仅有两张烟台东山宾馆的信纸,上面写的原来是一首诗,《戏赠于光远同志•调寄渔家傲》:
    
    科学真理真难求,你添醋来我加油,论战也带核弹头。
    核弹头,你算学术第几流?
    是非面前争自由,你骑马来我牵牛,甜酸苦涩任去留。
    任去留,浊酒一杯信天游。
    
    词意一看也就明白。他既然是“戏赠”给我,我也就不去深究它的含意,不去琢磨他写这首词时心里想着的都是哪些事和他的甜酸苦涩了。我信奉“喜‘喜’哲学”,我希望耀邦在当时那样的处境下尽可能过得快乐些。看到他写的这篇在一定程度上的游戏之作,我想他写时的心情总还是比较轻松的,我就放心了不少。
    耀邦寄赠我诗词之类的事情很少,但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写这首诗的一个多月前,他曾送给我两句诗:“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不过那一回是酬答我的寄赠,而且那十个字是从杜工部的诗中选录的。这回是他先寄赠给了我,而且是他自己写的诗句。收到后我也想过自己该写些什么酬答他。我不会写诗,而文章在不久前已寄给他一个三十八篇的抄本了,一时不知该再写什么好。加上我知道他从三○五医院出来之后不想老耽在北京,要到外省走走。在医院见面时,他向我表达了这个想法,我也很赞成,认为这样做对他身心有好处。这首词是他在烟台9月5日写的,三天后让德平转给我时他已在天津,我不知道下一站他准备到哪里。由于不知道他的行踪,加上笔头一懒,也就违背了“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古训,没有给他酬答。说起上一次我的寄赠,我想把那时我写给耀邦的那封信的底稿抄在这里,给读者们看看。
    耀邦同志:
    送你一轴表好的横幅,因为先是用碳素墨水写的,表好后发现模糊一片,只好重写重表,最近出差回来,才从店里取回来。
    1943年在延安,我发明了一个“革命的阿Q主义”。1989年我写的那篇超短文《随遇而安,既安且进》中所表述的“一个人处在顺境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逆境可以锻炼坚强意志,就求知而言,世界大也无限,小也无限,总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思想,就是那时形成的。这个“精神胜利法”使我在整个抢救、甄别过程中情绪一直非常好。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于光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拜见于光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于光远: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开拓者
    于光远:寿自“玩”中来
    面对21世纪世界历史大调整十问于光远
    于光远:经济学家的“玩耍精神“
    胡耀邦“戏赠”于光远
    于光远:我觉得华国锋实在太胆小怯弱
    钱学森舌战于光远:人体特异功能可不
    于光远:活着就要自己寻找快乐
    于光远佛眼通—通晓科学
    经济学家于光远曾为邓小平起草讲稿
    于光远:点名批评汪东兴
    于光远:鲜为人知的方舟子相中刘菊花动
    于光远(Yu Guangyuan)
    我了解的作为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的于
    于光远:1978年为何要点名批评汪东兴
    于光远的晚年生活
    悼念于光远,缅怀大时代
    于光远10余年写作留下2千个铅笔头 86
    于光远:毛泽东对发动文革的观点至死
    于光远简历
    于光远:我和伪科学的“恩恩怨怨”
    于光远: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开拓者
    于光远:谈休闲
    于光远:我也要赶时髦
    于光远:初识陈伯达
    于光远参与邓小平著名讲话的起草
    于光远谈“吃”
    于光远:我亲历的历史大转折
    于光远:86岁上网 90岁想当博客
    于光远:中国思想界长青树
    于光远爆江青的几件猛料
    龚育之绝笔忆于光远:稳重通达 保护同
    于光远:我所知道的江青
    于光远先生的一件小事
    纪念于光远,把握改革大时代的脉搏
    于光远:一部打开的“百科全书”
    于光远简历
    经济学家于光远逝世 稿费多曾是中宣部
    经济学家于光远去世 曾与胡耀邦同起草
    于光远简介
    于光远简介
    于光远耄耋之年不老人
    于光远: 要重视“教育的教育”
    幕僚时局 经济苍生
    于光远:现在这样的好老师多不多
    于光远揭“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数码“玩”童于光远
    麻将要申遗日本想抢先 于光远:相信世
    于光远的编年故事
    读《于光远和钱》有感
    于光远: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出台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