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这个名字是我参加一九三五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时听说的。
参加这次学生运动的同学大都知道,当时北平有好几位大学教授不但同情和支持学生运动,而且本人就是抗日救亡的积极分子。那时我在清华大学学习。清华的张申府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他是革命先驱,“五四”运动的参加者。我也听人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我四年级时选了他在哲学系开的一门“形而上学”,他每次上课都用不少时间讲“时事”,其中包括讲北平、上海等地教授们的活动。北平文化界继上海文化界之后成立了救国会的消息就是在上课时我听他讲的。
除张申府外,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教授中有许德珩,他也是“五四”运动的参加者。记不清楚当年什么时候听过他一次演讲。其他的人一般没有接触过,不过有的人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起,印象就深。比如吴承仕,听说他是一位经学大师,是章太炎的大弟子,主编一本很有名的《文史》杂志,是学术性很强的刊物。后来我在一个同学那里见到一本政论性、杂文性的杂志《盍旦》。也是吴承仕主编的。我还听说过马叙伦、黄松龄、邓初民这些教授的名字。还有在中国大学教书的教授陈伯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我从同党的关系比较深的清华同学(那时我只是一个非党的革命青年,某个同学与党的关系比较深只是我的猜测)对我说的话中得出一个印象:陈伯达与学生运动似乎有比较深的关系,他似乎是党员。听说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发出的某个文告是在陈伯达指导下起草的。“一二九”那天,我们清华大学救国会发过一个《告全国人民书》,其中有一个传诵一时的警句:“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有一个清华同学告诉我,这是陈伯达加上去的。我当时不相信、后来也没有相信这个说法。我认为我们清华学生会能编出《清华周刊》这样的杂志,也就能编出这样的句子。但是这个传闻我还是一直记到现在,并且当时对陈伯达有一种好感。
“一二九”后,我经常看上海出版的刊物。在上海刊物上我看到有陈伯达提出新启蒙运动的文章,并且知道他的文章引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陈伯达自己又写了不少文章,并在后来把所写的这方面文章编在一起出了一本文集。这本文集我也买回来看了一遍。他能提出这样有意思的问题,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一层。
一九三七年我从广州回到北平。除继续看上海出的那些刊物外,还能经常看我们党办的刊物《长城》、《新长城》、《国防》、《人民之友》。我回北平后不再有社会职业,专门从事革命,在民先全国总队部工作。在我的工作中有一项便是把党的出版物寄往全国各地民先队部和零散的民先队员。党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党的言论,但是国民党对它们严加禁止,因此几次改变刊物的名称、封面和出版发行的地点。我记得《国防》和《人民之友》发行者的地址写的就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宿舍楼“明斋”。由于这些刊物只能秘密发行,民先总队部就担负部分发行工作。我们民先总队部在法商学院成立了一个五六人的小组,负责把这些刊物卷起来包好,然后骑自行车到东城、西城和前门外,把它们分散地投到许多邮筒里去。郑代巩、苏农官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我自己既然管这个工作,就在发行前先看一下这些刊物。我知道其中有刘少奇、彭真等写的文章。那时我只看到陈伯达在上海出版界、文化界很活跃,但很久没有再听到有关他的消息,以为他不在北平,更不知道他参与这些刊物的编辑。如果知道这一点,我又会对他增加几分好感。
一九三九年七月下旬我到延安。那时原来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人中已有许多人到了延安。当时延安有一些大的活动时,《新中华报》上列出主席团、委员会的名单,这些有些名气的人就往往同延安各机关的负责人一起出现在名单中。陈伯达这三个字也就常常同王学文、吴亮平、杨松、徐冰、艾思奇、何思敬、周扬、范文澜等一起出现。这段时间中我觉得他写的东西很一般。特别看到他写的一篇文章,引用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时的讲话和抗战后的讲话,为蒋介石擦脂抹粉,我很不喜欢。当时我们提“拥蒋抗日”是政治上策略上的需要,没有必要去作这样的引用。我还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健全的民族主义与健全的抗日战争》。他写的《三民主义概说》那样的书,我也不喜欢。
一九四○年初我开始进入延安理论界的圈子。何思敬介绍我参加延安新哲学会。这个新哲学会是何思敬和艾思奇两位负责的,成立于一九三八年。一九三九年六月二十一日下午举行第一次年会,何思敬通知我去参加。那天到会的有毛泽东、张闻天、朱德、茅盾、艾思奇、张仲实、陈伯达、何思敬、周扬、杨松、萧向荣、郭化若、冯文彬、和培元、范文澜等五十余人。我第一次见到了陈伯达。在会上何思敬致开幕词,艾思奇作会务报告,许多人发言,毛泽东、张闻天、朱德都讲了话。陈伯达为这次年会准备了一篇关于“近代哲学思想”的论文,但没有发言,只插了几句话,福建口音,听不懂。在那个时候我获得的印象是:在党的哲学工作者中毛泽东似乎更器重艾思奇。
可是以后,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创刊,陈伯达在报上发表的文章很多。陈伯达在整风开始后不久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那篇《教条和裤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看了使我感到他还是很会写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