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代表中国?”南极格罗夫山岛峰征名活动专家评审团组建完毕,他们将在网友投票结果的基础上,以专业标准确定最终的命名候选方案。
近日,专家团成员陆续对本次征名活动发表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于光远作为专家团的成员之一,也表达了自己的对如何命名的独特理解。
于老说,“活动非常有意义,南极大陆是一个全世界公共的陆地。我们中国也在南极大陆安排了科学考察研究的基地。有人经常或轮流在那里工作。中国国内也有个别的志愿者,前去南极,为中国考察南极进行宣传。”
在于老对“谁来代表中国”格罗夫山峰命名的建议中,他这样说,对于中国的名山大川,公认的世界自然或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可以考虑的。但在以人名作为山峰命名时,于老认为真人最恰当,最好能用真人替换那些神话人物,而且真人最好是对南极作过考察,并有过贡献的已经去世德高望重的人。为此,于老特别推荐了原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并附上了一篇关于纪年武衡的文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曾率队赴南极考察,这次考察是一次非常重要南极的活动,考察的范围也非常广。于老也正是从这次南极的考察活动中,了解了许多关于南极的知识。
忆武衡
2004年3月18日是我的老友加好友武衡九十岁的生日。此时,我虚岁也九十了。我和武衡是清华同学,他学地学,我学物理,同属理学院。我一直知道他比我大一岁。我多么希望能够在他九十岁生日那一天,和他的亲友们欢聚食坊,祝贺他的九十大寿,可是现在我只能写回忆文章,觉得真不是滋味。
在我们都还没有入党之前,我们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队友。现在许多人不知道民先,而只知道共产主义青年团,不明白民先在当时就是取代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青年团体。俄国在革命胜利之前,没有共产主义青年团只有党——社会民主工党,革命胜利后才成立作为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列宁在1920年10月2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演讲,对这一点讲的很透彻。而在我们中国是先有社会主义青年团(SY),后有党。在党还没有正式成立前一年的时间里,先成立的团就起着党的作用。SY成立的时间正好是列宁演讲的1920年。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后,SY并没有撤销,而是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CY,与共产党CP同时存在。人们把它视作第二党。
所以共产主义青年团(CY)在我们国家成立的时候,就同俄国革命胜利后成立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性质上不一样。到1935年我们党决定所有CY成员转为CP,另外组织真正的党领导下的骨干青年群众团体。而“一二·九”中成立的民先就代替了原来的团。
我们民先队员对民先队这个团体有很深的感情。
在抗战有可能爆发时,武衡在清华民先队中抓“国防教育”,以便取得收发电报、医疗护理的技能。那时我已经毕业住在城里,清华去的很少。
1938年他到民先武汉办事处找到了我,在我那里工作了一段,又回到他的家乡一段时间。在徐州组织第五战区我们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那时我同他保持着联系。同年我们又在广州见了一面。接着广州沦陷他不知去了何处,但不很久之后我们又成为中央青委的同事。
当我们在延安的时候,他曾接替我做过中山图书馆主任。在他调到自然科学院之后,他又成为屈伯传和我主持的自然科学研究会的驻会干事。他是这个研究会的地矿学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研究会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开辟的科普专刊《科学园地》三个主编之一。
从1938年到1942年,我和他的关系密切的程度,可以从延安抢救运动中要武衡交代“你和于光远都是特务,在特务关系中,于光远作为你的上级,都指使你做过哪些坏事?”中看出来。
日本投降后我预定也去东北解放区,当时我有一个思想,发挥我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优势。可是走到张家口,去东北的道路受阻。武衡的那个中队虽只比我们直属队快几天,但他前进了。而我到张家口时,中央组织部的一纸要我立刻去北平的调令已经在等着我了。于是我就转行新闻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政治教育工作。
建国后,武衡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5年中国科学院派了一个以钱三强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苏联访问。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嫁夫同志也去了。武衡是这个团的秘书长,这个团回国以后,写了一个给国务院的报告,介绍了苏联科学院的基本情况,苏联科学院的概念就是院士的组织,院士是苏联科学院的主人。第一批院士怎么产生,我记不得了。以后的院士都由原来的院士大会选举,在院士大会中,有原来是共产党员的某个院士以院士秘书的名义参加科学院的工作,党在科学院不是出面领导的,是通过这个院士秘书,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他们回国的时候,我在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工作,参加了这个报告的讨论。当时讨论的结果,认为中国不能完全和苏联一样做。在中国建立院士制度还不成熟,而采取建立学部委员会的制度。学部委员是由郭沫若院长聘任的,而郭沫若院长又是国务院的成员,这一件事情我觉得写《忆武衡》时应该写进去。
1955年中国科学院建立学部委员会制度的时候,他是生物学地学学部的学部委员,而且是常务,几年后学部委员改称院士,武衡就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1956年国家制定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时候,他是十人小组的成员。1957年这个规划国务院原则批准后,成立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武衡是副秘书长之一。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时,武衡是副主任之一。武衡在这几年可以说同我一直在一起。最初张劲夫和我是以聂总为首的中央科学小组成员与国家科委发生关系,但没有兼国家科委副主任的职务。
广州会议之后,聂总要我和张劲夫兼国家科委副主任,参加科委党组。于是我和武衡又成为一个单位的同事,而且在“文革”中我们还一起被批斗。武衡在国家科委不是兼职,在科委的斗争会时他是重点,我在斗争会上,有一点陪斗性质。斗他的斗争会我不止一次在场,亲眼看到红卫兵对他斗的很凶,他的夫人老韩,同他一起坚决顶住造反派要他作不符合事实的“揭发”,大义凛然。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他的岁数不能算小了,但是他带队到南极考察,这当然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可是他是学地学的,我觉得这个工作非他莫属。
就在这一段时间,他住朝阳门南小街竹竿胡同,离我家特别近,我们互相串过几次门。关于他工作中的情况和感受,我们谈的不少。他和我的老伴也很熟。老朋友一起谈心,总是很开心。
武衡离开我们到2004年已经五年。武衡同志身边的人和家属希望出一本纪念武衡的文集,我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像武衡这样的人物,他的思想,他的事迹,是应该“传”与后人,教育后人。我很愿为此写些什么,而且我也早就有写一篇回忆武衡的文章的意向。遗憾的是,他不能看到这篇回忆文章,指出写的不够准确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2003年9月13日星期六
武衡简介
武衡,地质学家。江苏徐州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国家科学技术部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曾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50年代主持筹建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区各研究所,领导开展东北地区的科研工作,为恢复和发展东北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贡献。1955年后,参与领导组建中国科学院学部,参与领导组织了三次全国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订以及1962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为建立中国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制度、研究生制度、科学奖励制度、科技情报事业和专利制度做了大量开拓工作。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奠基者和组织者。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于光远简介
于光远,1915年生于上海。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长期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管理科学的工作。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举行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退居二线前,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在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团体的理事长或会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于光远就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团体的理事长或会长。
发表的学术著作与政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哲学论文演讲和笔记》、《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7卷》、《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杂记》、《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文明的亚洲和亚洲的文明》、《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同伪科学至少还要斗一百年》、《我的教育思想》等文集或专著。1993年起,开始出版随笔散文,有《古稀手记》、《碎思录》、《文革中的我》、《朋友和朋友们的书》、《窗外的石榴花》等。
于光远:要给梁湘一个评价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组织动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的结果。在此浪潮里,先后涌现了一批闯将,冲锋陷阵、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新路。其中有老干部,有年轻人,有专家学者,有普通工农兵,凝结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曾经在深圳、海南两个经济特区担任主要领导的梁湘同志,就是极其出色的一员。睹物思人,大家至今还是深情地怀念着他,常常讲述他的故事,描述他的音容。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