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原中顾委委员于光远于9月26日凌晨去世。
媒体在悼念文章中,列出了其《经济建设常识读本》、《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等代表著作,也概括了于光远的一系列成就和贡献:上世纪50年代,他在中国率先发起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并将这一学科定名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他是较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学者之一;他也是较早主张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者之一;他曾亲自参与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件起草;2008年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他被评选为“改革开放30周年风云人物30年30人”之一……
按照传统的观点,评价一个士人往往着眼于“学问”和“事功”,就这两方面而言,于光远的人生都可以称为绚烂,但也略有区别。在学问上,为学如积薪,后来总是居上,任何一个先行者的学术影响力可能都很难避免日趋式微的过程;而在事功上,哪怕仅仅依赖于媒体上述远非全面的列举,也很容易得出一个判断:作为执政党党内的专家、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于光远曾经发挥的作用也许会长久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然而在大众视野里,于光远似乎远非家喻户晓,对学界以外的人们来说,即使略知其名,但关于于光远的学问和事功,也未必有基本的认知。之所以如此,固然可能缘于一般学者很难具备明星效应,但同时也与于光远发挥作用的方式关系甚巨。今天回顾改革开放历程,于光远的事功可以昭昭揭载于史册,但由于其作用多在幕后,却又不能不说,于光远的事功并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和知晓。
中国的改革搭起了人们各展其长的舞台,而在聚光灯之外,还有很多人在贡献他们的才华,于光远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实际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而集思广益、海纳百川,慷慨接纳来自知识分子乃至民间的智力支持,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个伟大的事业既要学会尊重民意,也要学会尊重民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此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改革的历史证明,像于光远这样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在执政党内还是党外,都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像小岗村民这样的底层民众,也有强烈地改变自己乃至家庭、家乡命运的渴望,他们都是愿意为中国的进步竭诚奉献的可靠力量。关键在于如何唤醒他们的热情,如何为他们施展力量提供环境和便利。邓小平主导的改革首先从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入手,堪称提纲挈领。“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我愿意当大家(知识分子)的后勤部长”……邓小平的类似名言至今被广为传诵,就因为其有助于人们斩断桎梏,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光远,这个以“独立思考,只服从真理”为座右铭的知识分子与时代紧密相联。今天悼念于光远,便很难不引发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追忆和缅怀。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于光远们书写着精彩人生,而那个时代也因了于光远们而倍加精彩。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未竟全功的事业,如何让知识分子乃至民间葆有改革之初的活力,如何使改革从酝酿到决策都能充分吸纳他们的智慧,也许是当下不容忽视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