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史学界没有这个习惯。当然“文革”期间,秦始皇位置被抬得那么高,毛泽东说他就是秦始皇,马克思加秦始皇,紧跟着“四人帮”发表很多文章,那时候是紧密结合。还有郭沫若对秦始皇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国民党政权的批判。“文革”以后研究秦始皇没有太多影射,都比较冷静、清醒、客观。 以批判的眼光看帝王 记者:如果从历史学角度分析,真实的秦始皇应该是怎样的? 王子今:要说个人资质,秦始皇是强有力的,精神力量非常坚定,是一个有性格的执政者。他对政治、军事问题处理果断、坚定、有成效,工作作风比较急,整个节奏比较快,秦政也是如此。秦来自西部地区,与东方有文化节奏的差别,打仗战胜几率就高。关于个人性格、心理特征,我们知道的就是这些。总体历史评价,肯定的多,他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方向的人。历史使然,像秦始皇、汉武帝、毛泽东,都是这样的人。秦始皇最大功绩在于实现了统一并建立了统一之后进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模式。正所谓汉承秦制,后来好多学者说中国几千年政治就是秦制,这也就是秦始皇创建的。 还要强调这些功绩不能挂在他一个人头上,包括他身边有精兵强将,同时他继承了前代的政治传统,有一种政治惯性在其中。同样他的一些过失也要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分析,也不是说他一个人的罪恶。比如坑儒杀掉一些人,进行严厉的暴政统治也是为了稳定。贾谊说秦始皇犯了重大错误,取天下与治理天下用同一办法,秦始皇没有实现这个转折,我们可以假设他没有来得及完成转折。有位台湾学者分析,任何一个王朝的模式,起初都是“功臣政治”,奖励各开国功臣,分封诸侯,利用他们来管理天下;随后有一个“功臣子政治”;继而才转折到“贤臣政治”,由真正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国家。汉代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代才完成贤臣政治的转变。当然秦始皇也完全有可能根本没有这种认识,就是要靠武力、军事统治管理国家。秦始皇时期,大部分地方官都是军人,也就是我们解放初期的军事管制,但是军事管制无限延长就很糟糕。韩非子反对这种做法,他曾撰文说,战场上取一个人头就可以升一个爵位,奖50金,给一个官位。奖赏可以,做官就不可以,行政管理不等同于待遇,是要具备行政技术的。有人说秦是一个没有理论的时代,也有人不同意。可以说对于升华的理论,秦始皇不重视,他更加重视实用哲学。焚书时,保留下来的是医书、农书、占卜等实用书。不仅中国古代政治家有此倾向,包括现代的政治家,到邓小平年代,都很重视实用学说,这已经形成一个文化传统。 记者:当今历史研究中,是否引入新的方法来对帝王做更细致、深入的分析呢? 王子今:我倒是觉得可以做心态史学研究。比如就秦始皇不立皇后,有人说因为他母亲影响,他曾经关起母亲,杀掉母亲两个私生子,遂产生逆反心理。秦始皇少年时期,有过非常痛苦的生活经历,作为人质生活在赵国,反过来对他从政也有好处,接触过下层贫民。像邓小平这样的领袖,经历过战场后来进入中南海,如果没有“文革”、下放到江西那段经历,改革开放不一定会做得那么好。不接触社会怎么领导管理好国家呢?这都可以分析。他整个人生历程比较复杂和曲折,对他心理是否有影响?后来执政一个人说了算的时候,他的情绪行动都会造成全国的政策调整。这是进行帝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有人称为心态史学,但是难度很大。我希望日后学生们能做一些这样的工作,把历史做得更加深入。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对帝王剧热播的看法。 王子今:帝王剧盛行,有一个很大的历史观问题。现在艺术完全跟着市场走,一部做得不错,其他轰然而上,只要能卖得好就行。实际上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形式里面,历史题材非常多。民间对历史的理解,都是通过小说、传统戏曲、说书等渠道。好多历史题材,并不见得都是以帝王、权力、最高统治者作为主角。现在帝王剧塑造出来的形象基本偏于一方——高大全,很反常,大家只知道皇帝,好像历史都是由他们来表演。实际上历史是上层人物和劳动者共同创造的。郭沫若历史剧写得非常好,主要人物很少涉及帝王,像写蔡文姬,曹操完全就是次要人物,这就要看历史观传递以什么角度。可以说现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品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秦始皇,毛泽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毛泽东对秦始皇态度的转变:从批判到全面赞赏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