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毛泽东学英文常常那马列著作的英文版作教材,比如《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共产党宣言》。一方面学了英文,另一方面也读了马列。据林克回忆,毛泽东对他说过,“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这也可说是毛泽东式的幽默,否则毛泽东见了马克思说什么语言、谈什么话题呢?
Last but not least,挑战性。记得我在七十年代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买了一本英汉小词典,词典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条毛主席语录:“为什么语言要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当时我很不理解,觉得逻辑不通,难道“不好学”就一定要学吗?但是,对于毛泽东而言,“不是随便可以学好”、“非下苦功不可”本身就是学习语言的理由,因为这是一种自我挑战。1975年12月31日子夜,毛泽东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这两位美国年轻人注意到,他们面前的82岁的毛泽东尽管已被疾病折磨得精疲力尽,“斗争”的话题却使他又“像青年人那样兴奋起来”,“他的头脑甚至比中国的年轻一辈更充满活力,更渴望斗争”。毛泽东说:“我们这里有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 “八亿人口,不斗行吗?!”
Class struggle这两个英文单词,既反映了毛泽东的英文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毛泽东的一生。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