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ao >> 毛泽东 >> 正文

 

毛泽东暮年的六大铭心之痛


图片

  毛泽东的暮年,是指他作为病人,在病床上折磨的那两三年,具体应从1974年算起。事件是以他在湘江岸上无力走下汽车再看一眼他曾经的湘江(下文将要讲到)为标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毛泽东还有这当年的豪情吗?也许有,但深藏在内心。而他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将要看到的六大铭心之痛:

一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时来”只成昨日梦(失势)

这是伟人暮年的通病通痛。但毛泽东尤甚。风雨漂摇的北京,地崩山摧的唐山,不祥天象的频现,似乎都宣示朝代将更的恶兆。毛泽东失明的双眼里,只有一丝半点对于“运去”的慨叹,而不再有“时来”的企盼。曾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冲天豪情,只成为昨日强势英雄的追忆。

一个空旷的客厅,一尊雕像般的病中老者,这就是毛泽东暮年常有的影像。这期间,为了打破寂寞,老人家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念些新鲜一点的材料听听,他不能像个被人遗忘了的山中长者,他想知道外面的世界,他的思想还在那个世界里逡巡。但是,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乱,那样的不堪多听,他的烦躁就因之产生,以至于经常莫名其妙地打断辛苦地为她读念的侍者,让人觉得不可理喻。可以说,这个世界已经没有过多的东西可以给这个受到严重创伤的孤独心灵带来哪怕半点的精神慰藉。曾经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势与辉煌功业的回味,只会增添他“俱往矣”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的精神顿逝感。失落。失势。失望。此时的他虽不能说日夕以泪洗面,但伤心动感,于他已经是家常。一个《雷锋的故事》可以让他泪如泉涌,一个《难忘的战斗》竟至泣不成声。常常地,他摩索着几副旧时照片,竟也泪眼婆娑哽咽无语。对于往惜青春的幻影,只有从泪水的折光中重读重现了,这于一个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心态是何其凄凉啊!

二痛:凭栏静听潇潇雨 悲欢点滴到天明(思亲)

在遥无胜望的与病魔消耗战中,毛泽东的内心呼唤起往日的亲情。这个时候他的一系列动作,都显现了一个将去者的慈悲。他想见杨家的人,他呼着亲人的名字;他想见贺家的人,他责备李讷的疏于探望;他还想见韶山的堂兄弟、棠佳客的表兄弟。他牵挂着那个至今还没有解决吃饭问题的毛泽连与毛泽荣。而毛泽荣又是那样的倔,打成右派了都不肯吭一声。他也记念着毛泽青,他知道他的一家人口那样多,就凭一个人的收入,在城里,他容易吗?孩子们也该读书了吧?……

我们所见到的是他摸着李讷的手,责问她为何不常来看他;就在他昏醒之际,他可以一眼认出杨开慧之兄的照片容貌。他常常这样暝想着,仿佛沉浸在远古的时空里。他的乡思乡愁只有湖南家乡的花鼓戏才能安慰丁丁点点。一个《生死牌》毛泽东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就是花鼓戏改编的《沙家浜》,湘剧《园丁之歌》,他也看着听着亲切异常。

来自家乡的茶,来自家乡的霉豆腐,都可以让他疲惫的心有丝儿半点的慰籍。在这多少包含了点家乡与亲情的乡中礼品或食物中,那苍老的心总能沁出思亲的心雨,点点滴滴……

他记得韶山的仙顶灵,记得仙顶灵上那终年的香火。他所要求落叶归根的地方,晚上是可以闻见那里的钟声的。他嘱咐过张平化,也嘱咐过华国锋,他归养之地就在那里。他曾经有过承诺,要再一次在父母坟上培土……

三痛:栏杆拍遍无人会 断鸿声里看吴钩(失望)

毛泽东的失望,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失望,这主要是接班人的问题。林彪事件对毛的打击是致命的,此后,他一直在物色着可靠的人选。他选了王洪文,王让他失望了;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江青,但江青的飞扬拔扈深失人望;他不是没考虑过毛远新,这个从小一直在他身边长大的亲侄儿,曾经让他有过重托的安排,看到了他,就像看到了岸英。他看重邓小平,但是这位绵里藏针的旧人,连文革评价的会议都不愿意主持一个,何以托重?他信任叶剑英,知道这位朝中老帅一定是未来的镇国之器,但多少年的折冲,还会是一条船上的同行人吗?最后,他选择了华国锋,也唯有这位来自家乡的地方官是无奈之选了。想起辛弃疾的《水龙吟》,毛泽东即使拍遍栏杆,把吴钩看了,谁人知会他的心意呢?又从何处“唤取红巾翠袖”,揩擦英雄之泪呢?

不时涌起的英雄末路之叹,总是在咬嗜着他,跟他体内的细菌一样,不舍昼夜!

四痛:病魔缠身,伤根沥血(病痛)

毛泽东晚年的病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他经常面色黑紫,呼吸困难。加之有白内障、肺心病、失眠症、皮肤瘙痒症等多种疾病,因而他的暮年生活质量极差。由于支气管引起的咳嗽,经常无法卧床睡觉,只能是坐在沙发上聊以对付,困了,就打个盹。到后来,他不得不插上鼻饲……

在这样的病痛折磨下,毛泽东不得不经常放下他喜欢的书籍,不得不停止有关人生与哲学的探讨,不得不时时地在医生的督促下,做一些自己不愿意而又不得不做的活动,如量血压、打针、服药等。当年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他,而今,只能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最后”。

毛泽东的最后一次游泳,是1974年的12月5日,在长沙的一家体育馆里。他想像前些时候一样,再游上两圈。但是,下水后,他用手划了划,发现体内没有了任何能量。他长叹了一声,只好上来,从此与他所钟爱的这一运动告别;

毛泽东最后一次举行政治局会议是1975年的5月,他说话很吃力,嘟嘟嚷嚷,气息淹淹,从此再不与会,只好由毛远新传话……

还是在做白内障手术之前,有一次毛泽东看书,突然发现,眼前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了,只有一片黑暗,毛泽东悲从心起,不禁放声痛哭起来。

毛泽东在长沙治病,住在九所的六号楼。想到几十年前,在爱晚亭下读书,在湘江河里游泳,毛泽东有隔世之叹。10月下旬的一天,他说想到湘江边上走一走,看一看。省委的同志领悟了主席的意思,这是老人家在怀旧啊,这个愿望一定要满足。但是,当汽车慢慢地停在了湘江堤岸上让主席下车时,毛用力试了两下,站不起来,脚也落不了地。在服务人员的搀扶下,终于一只脚挪出来了,半边头也出了车窗。这时,一阵江风吹来,毛泽东打了个冷浸,立即又缩回了车里。最终,毛泽东没有能站在他当年豪情万丈地歌唱过的湘江边,只是以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这曾经见证过他青春岁月的河流,湘江北去……

五痛:战友西归,四望无人(孤独)

人在病中,意志力都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对既有的观念,也会失去曾经的支持底气。当他回望四周时,已然觉出一片苍茫一派沧桑。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实在是一种不去不行的安排了(见另文《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的重新解读》,不日发表)。这以后,老人们一个个走了。1975年4月,董必武去世,毛泽东觉得国家的又一“砥柱”倾倒了,那一天,毛泽东非常难过,一整天呆坐中堂,茶饭无思。他让工作人员将《贺新郎》录音整整放了一天,那悲壮的旋律,绕梁入髓:“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也许是毛泽东听着太伤感了,将“举大白,听金镂”改成了“君且去,休回顾”。毛泽东这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悼念与送别老友。“国有疑难我问谁”——就这样的一种心态!

接下来,一阵殒石雨砸得中国人目瞪口呆。此前,周恩来走了,毛泽东只有心祭;接着,朱德走了,毛泽东连心祭的力量都没有了。他的客厅里,整天播放的是新录制的昆曲,也算是以耳代目吧,聊补不能阅读的荒疏。毛泽东特别爱听的是岳美缇演唱的岳飞《满江红》,蔡瑶先演唱的张元干《贺新郎》,杨春霞演唱的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计镇华演唱的《渔家傲》、方洋演唱的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毛泽东四顾苍茫,战友西归,扁舟何处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六痛:天不假年,回天无力(恨天)

毛泽东希望能给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人生七十岁古来稀,我八十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唧唧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都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伟人也有同样的心病,就是希望在盖棺之前能有一个说法。但是,显然,毛泽东看出来了,没有人会给他盖上这个“棺”的,连他所信任的受托者开个会人家都不干。这个时候的毛泽东,真想天假时日,哪怕一年半年,或者就可以“收拾旧山河”,再一次的将自己想看到的前景明朗起来。1976年6月,他动用最后的一点力量,在华国锋的纸上写下“国内问题要注意”几个字后,再就无力管理后来的一切了,以至于7月底毛远新汇报“国内问题”时,他竟至于睡着了。

这个时候,离他别下人世,上帝给他只留下30多天的时间了……

但毛泽东的内心还有着一种不服的冲动,这种不服,在他最后时刻含混不清的谈话和表白里,可见其一二。他的精神不想死,甚至不想疲倦,强烈的超越时空的冲动与现实的困顿无奈,让他在伟人与常人中穿山越岭,生死徘徊。一方面是“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另一方面,他内心里事实上恰恰又无法湮灭自己那崇高的理想冲动,“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这种内心矛盾,也就是个体意志与人类生命的本质规定相冲突的表现。然而天意难违,没有人能改变时光的轨迹,毛泽东就这样,别下了一切,直至离开,抓住上帝送来的那一份请柬。(来自理解毛泽东·一清的博客)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毛泽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毛泽东暮年的六大铭心之痛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毛泽东林彪交恶的根由
    毛泽东个人资料
    各国对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晚年政治侧面:曾经须臾不离的
    共和国十大元帅:毛泽东点评独到,赞
    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矛盾”的真相
    扑朔迷离:毛泽东和他的“8341”
    1964年后毛泽东为何对刘少奇越来越不
    毛泽东之前的五位总书记有烈士有叛徒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一生中几个重要的“9月9日”
    手下强将如云 毛泽东为何决战东北只重
    毛泽东评说历代帝王
    张宗逊上将与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周恩来眼里的林彪与毛泽东
    两个大骂毛泽东的人:兼听则明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前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毛泽东外孙女出书披露毛泽东晚年外交
    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子“毛毛”1949年后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国共抗战名将后代齐聚成都缅怀先辈
    红墙内毛泽东的普通生活
    林彪一封信 毛彭误解数十年
    邓小平、华国锋等在唐山地震时的反应
    毛泽东是怎样挑选秘书?
    抗战期间林彪和蒋介石曾有三次激烈的
    曾经轰动海外:红宝书《刘主席语录》
    毛泽东对百团大战不满:过早暴露了我
    王光美:庐山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彭德怀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打算:刘少奇第一邓
    毛泽东评《三国》:自比赵子龙,为曹
    蒋先云:毛泽东和蒋介石最喜欢的弟子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德前总理施密特谈毛泽东:外交立场克
    毛泽东为何尊重程潜
    毛泽东的孙辈亲人们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与杨开慧
    毛泽东延安遇刺客
    毛泽东和他的九弟毛泽连一家
    毛泽东后人生活状况:平民生活的酸甜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
    两人一见钟情 毛泽东与杨开慧试婚
    渐行渐远 七千人大会之后的毛泽东与刘
    毛泽东临终前给李敏留手势遗嘱成谜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再婚后:得知杨开慧还在世深感
    毛岸青邵华撰文纪念毛泽东:彩云长在
    发展党员的特殊政策:经过长征的人可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毛泽东简介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杨开慧第一次随毛泽东回婆家
    周恩来与邓小平战友情深
    薄一波撰文忆毛泽东同志二三事
    莫忘小平同志复出时的感言
    1966年十万人大会 陈毅为文革泼冷水始
    “毛泽东万岁”与妻女离散 是辉煌还是
    两见晚年毛泽东
    毛主席日常开支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毛泽东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第五次反围剿
    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见报的两句话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礼遇程潜
    毛泽东眼中的方志敏
    毛泽东评价陈独秀长子陈延年是不可多
    八路军
    邓小平伸出一个手指:裁军100万
    从邓小平受迫害时进行的思考说起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
    开国将帅们的“战创”知多少
    二顾牢房得良将:许世友为何一生都忠于
    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差点被拉出去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婚姻大事
    有感于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五七整风运动中的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
    毛泽东之女李敏撰文回忆:长征路上的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家世·家书·家风
    邓小平20年前画下房改“圈子” 中国房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父亲黄炎培与毛泽东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邓小平
    沁园春·雪
    只有几个月国民党员历史的上将张宗逊
    毛泽东
    秋收起义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介绍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方鼎英密谋带着部队去投降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