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远去的白帆

作者:从维熙

 

 二
  一个鄙俗的小人物,值得你写吗?
  朋友!我要回答你:"值得。"
  张铁矛才十七岁,"铁猫"这个绰号,是来劳改队之后,那些真正的贼给他起的。
  他有着一张安静的脸,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的牙尖,再搭配上细眉细眼和挺秀气的鼻子,乍一看,腼腆得如同一个姑娘。可是就是这个小家伙,来劳改队之前,已经演出过一出近似于荒诞的戏剧。
  他落生在S市一个以木雕为业的家庭里,他爸爸是个能在杏核上雕出琼楼凤阁的名艺人。当"铁猫"十二岁那年,他的亲娘害肠癌去世,爸爸娶了个泼妇一样的后娘,从此"铁猫"的苦难命运开始了。首先停止他上学,继而叫"铁猫"当小当差;到了一九六○年饥荒笼罩了这座中等城市的时候,粮食短缺导致了家庭矛盾的升级。后娘拿着一根擀面棍,先是敲打面板咒他是"造粪机器",后来干脆举起擀面棍指桑骂槐地撵他出家了:"你看见面袋空了没有?鼻子眼能出气儿的都给我滚,自个去找出路!""铁猫"爸爸怕这个后老婆,就如老鼠怕雌猫,在关键时刻,放不出一个响屁。"铁猫"一气之下,离开了他生活了十七年的家--这只乳毛还没有褪净的小家雀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茫茫苍穹,自己开始找食吃去了。
  如果他果真是一只鸟儿,那倒也好;偏偏他不是鸟儿,而是一个有大脑有四肢的活人。那年月,食品是那么奇缺,"铁猫"在城市里转了整整一天,还没有一口热饭进肚。
  黄昏时分,他的肚皮已经挨近脊梁骨了,在肠胃一片咕噜咕噜鸣叫声中,他溜进R市百货大楼的厕所,等商店下班锁门之后,钻进了卖糕点的柜台。当他填满了肚子之后,又从百货柜台上偷来一个帆布旅行包,装了一提包糕点,龟缩在僻静的柜台一角,坐等黎明。
  当时正是盛夏八月,昼长夜短。当"铁猫"还靠在柜台上打盹的时候,商店的大门打开了。上班的售货员马上发现了他,"铁猫"像只狸猫一样跳起来,向门口狂奔。这时,潮水般的人流涌进刚刚开门的商店,"铁猫"以乱裹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钻来钻去;等售货员追到门口,"铁猫"早就消失了踪影……
  本来,"铁猫"已经成了网外的游鱼。偏偏这天气候酷热,炎阳似火。"铁猫"塞了一肚子油脂食品,感到口干舌燥,好容易在一个僻静的小巷,找到一个自来水管的龙头,他急不可耐地把嘴伸进龙头之下,咕咚咕咚喝起凉水来。朋友!你久在农村,一定知道这样一个生活常识:如果溜了缰绳的牛、马、驴、骡,到摊晒粮食的场院,吃了过多的高粱和大豆,再喝上过量的冷水,很容易引起肠胃破裂。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肠胃则更加娇嫩,这是十七岁的"铁猫"所不理解的。因此,他的嘴唇刚刚离开自来水龙头,肚子就如同拧辘轳一样地绞痛起来,他捂着小腹在地上打滚。
  朋友,当"铁猫"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榻上,病榻旁边看望他的人,不是他的什么亲人,而是民警。"铁猫"正愁没有一个窝栖身,顺水推舟地编造了他是个惯窃的神话,于是,他就被押到劳改队与我为伍来了。
  这个孩子有个非常独特的爱好,他喜欢用一把小刀在木头上雕刻花、鸟、鱼、虫一类的玩艺儿。每当假日或地头休息的时候,饥饿的人们喜欢挤到墙根或者避风的角落,开始千篇一律的"精神会餐"。"铁猫"总是一个人躲到远处,用小刀子刻着他的艺术作品。当他知道我曾经是个青年作家时,便借出工劳动之际,挖来一块青灰色的黏泥,用他那两只纤巧的手,捏了一个鲁迅的人头像送给我。这个泥塑,把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神色,表现得惟妙惟肖,简直和画像上的鲁迅没有一点差别。为了答谢这种友谊,我送给他一本《安徒生童话》。我们的友谊--一个"右派"和一个"贼"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
  不过,我要告诉你,由于这次节日的接见,我和"铁猫"之间的友谊,受到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你还记得我前边写的那场"冰球比赛"吧!按我的理解,"铁猫"那天所以不顾脸面,在壕沟的浮冰上去抢那包白糖,完全是为了我。照友谊的程序,"铁猫"应该把他抢到手的白糖,首先交给我--然后,我们一起把它吃掉,这才是道义和友谊的逻辑。不然,"罗锅"队长也会追寻这斤超限的白糖的。但是,"铁猫"这几天不但只字不提这件事,反而总是回避着我的目光,好像有无穷的心事萦绕于怀。往常,临睡之前,他常常要我讲些文学名著中的故事给他听,比如: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郭沫若的《孔雀胆》、孙犁的《荷花淀》……这两天,他一躺倒在土炕上,就把脊梁甩给了我。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谜"。特别使我惊讶的发现是:有一天,我都睡醒一觉了,当我起炕解手回来时,看见"铁猫"两眼直呆呆地望着房顶--房顶的犄角上,爬着一只正在吐丝结网的蜘蛛。
  "铁猫--"
  他马上闭合了眼帘,但我清楚地看见他的睫毛在微微抖动。
  "你这是犯什么傻?"我用手扒开他的眼帘,用劳改队的语言,半开玩笑地对他说。
  他叹了一口气。
  我看他脸色阴郁,诱导他说:"小小年纪,叹什么气,我给你讲个故事,叫你高兴高兴!"
  "我不想听。"
  "你今天是怎么了?"
  "叶涛,你真的不知道吗?""铁猫"用胳膊肘支撑起身子,探着头对我说,"黄鼎被'少尉'狠狠'咬'了一口,送禁闭室了!"说完,他本能地伸长脖子,警觉地向睡在门口第一个铺位的罗允中看了一眼。
  "我知道。"
  "那你怎么还有心思……"他眯着眼睛注视着我。
  "你哭就能把黄鼎哭出禁闭室吗?"
  "不哭,可也没心思笑哇!"他烦躁地皱着眉头。
  我缄默了一会儿说:
  "这个'老帽'还盯着我要那斤白糖哪!说是超重食品,要交给队长,贴上邮票寄回去。"
  "真?"他又翘起身子,眼睛也睁圆了。
  "是呵,你把糖放在哪儿啦?"
  他迟疑了片刻,像想起了什么被遗忘的事情似的,翻了褥子角,一下在炕上跳了起来:"真他妈的怪了,那包糖怎么自个儿长翅膀了。"
  "小声点!"我拉着他的一只手。
  "丢了东西为什么还要小声?""铁猫"甩开我的手,"呼啦"一下,把整条被子一掀,扔到邻居身上,高声朝门口喊着,"报告班长,那包糖丢了!"
  子夜时分,屋里二十几个"成员",都被他这一嗓子给喊醒了。他们有的披衣坐起,露出关切"铁猫"的神色;有的躺在被窝里,向我投射过来幸灾乐祸的目光。我理解这些目光的含意:"你总把贼当成朋友,这回叫贼咬了一口吧!""你白念了很多书,可是连'贼喊捉贼'的典故,你都不懂!"
  这无声的目光,虽然没有一点音响,但却比机枪大炮更有威慑力量,我的脸不由晕红起来,同时下意识地朝"铁猫"望了一眼。"铁猫"敏感得如同一株含羞草,马上对我审视他的目光作出反应。他解嘲地朝满屋人喊道:"你们都瞎了眼了,真没看见那包白糖?班长还要上交队部哪!你们谁给偷走了?"
  "'铁猫',"我用手捂住他的嘴,"别喊了,明天白天再找找!"
  "不行,非弄清楚不可。""铁猫"索性披上棉袄,一下从炕上跳到地下,"不然,班长朝我要,我到哪儿去找这斤糖!"说着,他沿着每个铺位前的炕洞,动手翻弄起来。
  这时,睡在把门口的班长--一个曾经在歌乐山渣滓洞当过少尉的"历反"罗允中,趿拉着两只鞋,走了过来。他像抓小鸡子一样,一下揪住"铁猫"的头发,狠狠地摇着:"你这是装什么洋蒜?这屋里除了你是'三只手'之外,没有人带贼腥味儿!你把糖顺进了肚子,还跑这儿'贼喊捉贼'!"
  "你拿出证据来!""铁猫"一晃脑袋,逃开了"少尉"那只有力的手掌。
  "'铁猫'!"我制止地朝他喊着。
  "怕什么?""铁猫"瞪了我一眼,"他不就是个劳改班的班长吗?我一点也不尿他?黄鼎蹲禁闭就是他陷害的,今天我倒想看看,你把我'铁猫'能不能送禁闭室?!"
  "你这是攻击政府--"歌乐山少尉脸色煞白,"靠拢政府是我的职责,你……"
  "我?我怎么了?我这两只手干干净净。""铁猫"挑战似的伸出两只巴掌,"上边没有沾着别人的血,也决不无缘无故掏别人的腰包。我不像你那样,母牛倒套--×总朝前。就靠你那张嘴,欺骗政府干部!"
  歌乐山少尉两眼闪出了凶光,他猛然去抓"铁猫"的棉衣领,"铁猫"哧溜一下,顺着他胳膊下边溜了过去,他跑到门口,狠狠朝"少尉"吐了一口唾沫,像解气一样在地上跺了两脚,把披着的棉袄抖落了一下,就推门而出。
  我连忙穿好衣裳,追出房门,想把"铁猫"找回来,但夜幕茫茫,谁知道他溜到哪儿去了呢?当我返身进屋时,歌乐山少尉狠狠地用眼睛盯着我,他显然把对"铁猫"的怒气集中在我的身上。我则假装看不见,用沉默对待他火烧火燎的目光。
  躺在炕上,我不禁有点后悔:我为什么要提起那一斤白糖呢?!诚然,糖对于人类生命的兴衰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这时对于骨瘦如柴的我和他,当然就无异于空气、水分和阳光了。但,就是那么一小包白糖,此刻已引起轩然大波,我们的班长--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歌乐山少尉,那双窄小、布满血丝的眼睛追踪着我,俨然如同电网上的那盏闪闪红灯,这是非常危险的讯号!
  亲爱的朋友!我这样写,绝不是笔下生花,故意耸人听闻,以使你增加对这个人物的神秘感。不,不是这样,随着小说的发展,你就会了解这位当年的歌乐山少尉,实在不愧对"歌乐山"这个使人毛骨悚然的地名。
  奇怪的是,我们的个别劳改干部--特别是以"大老粗"为荣的监管人员,似乎更喜欢他们的点头哈腰,而厌恶知识分子的不卑不亢。比如我们这个队的劳改队长阎本善--因为他背后隆起一块肉丘,像袋鼠的"口袋"挪到了他的后背上,人们都私下叫他"罗锅"队长,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对歌乐山少尉的话,言听计从;宁可先用原P市一个妓院老板当班长,也决不任用一个知识分子协助他的工作。因此,我们这些被送到劳改队里的"右派",身处底层的底层,是最卑贱、最轻微的小草,谁都可以在你脊梁上践踏上几脚。
  我的厄运,因为那一斤丢失的白糖而开始了。在"少尉"的"两盏红色信号灯"朝我闪亮后的第三天,我们正在列队出工时,"罗锅"队长倒剪着双手,走到队伍之前叫道:"叶涛--"
  "有!"我迈出队列之外。
  "你跟我来一下。"
  谈话是在他办公室进行的。我按照规矩坐在靠近门口的一个小木凳上。
  "叶涛--"他坐在离我三米远的审讯席上,用纯粹天津卫的话问我,"那天夜里,你干了嘛事?"
  "哪天夜里?"
  "节后,正月十八日。"
  "没干什么事。"
  "没干嘛事?为嘛搅得宿舍鸡犬不宁?"
  "'铁猫'丢了白糖,他认为是别人偷了。"
  "你不知道,你们宿舍里只有他是个贼吗?"
  "我认为他不能算个贼!"
  "为嘛?"
  "他只偷过一次点心!"
  "他是惯偷,我们掌握材料。"
  "那是他瞎编的交代!"
  "还有自己愿意飞进网的鸟儿?"
  "有!当这只鸟儿回不了窝时,就得另外找个窝。"
  "叶涛--""罗锅"队长手里没拿惊堂木,拿起一摞待审的劳改分子外发信件,当成惊堂木拍了一下,"我们掌握你的材料,你和'铁猫'勾勾搭搭。"
  我轻松地说:"没有的事!"
  "为嘛他为你去抢那包白糖?"
  "可是他并没把白糖交给我!"
  "罗锅"队长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在桌子上翻了好一阵子,似乎找到了我和"铁猫"什么重要证据似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你给他灌的是嘛米汤?嘛果个(戈)离(理),于(雨)哥(果)……嘛高尔基低尔基的……"
  "他们的书并不反动。"
  "外国书都反动!"他把小本子往桌上一扔,探长了短粗的脖子朝我大声喊着。
  "《共产党宣言》也是外国书。"我依然平静地说,"它是我们革命的罗盘!"
  "叶涛--"
  我静听着他的训斥。
  "你们右派就是反革命,有嘛资格谈革命。你马上给我去工地劳动反省!"他甩出权力的"王牌",我只好退出办公室的门槛。这就是我和管理我们的劳改队长的全部对话。朋友,我很难理解一个改造别人灵魂的人,没有一点起码的政治常识,怎么能理解"人"这个字眼的含意,怎么能用光洁的搌布擦掉罪犯灵魂的锈斑?!又怎么能用钥匙,打开人的心扉来开掘人心田上埋藏着的乌拉尔金玉呢?!
  当然,这里也有另一类型的干部。就拿看菜园的寇安老头来说吧,他是开辟这个劳改场的元老,只因为他参加过彭老总平江暴动,年轻时在彭老总的身边当过几天警卫员,彭老总在庐山身陷囹圄之后,电波居然能传导到这个和彭老总几十年也未见过面的寇安身上。传说在我们未到这个劳改队之前,他先被撤了支部书记的职务,后被抹掉了场长的头衔,而降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改队长。老场长想不通,拂去头上大大小小的乌纱,没接受劳改队长的工作,而自愿去当了菜园的看守。一条被警卫部队淘汰了的军犬,一把放水时改畦口的铁锨和一根枣木拐棍,成了他的三个伙伴。
  据说,给他罗织的罪名,是什么党内"右倾分子",是彭德怀的幽灵伸向劳改单位的一根"龙须"。这根"龙须"是拔掉了,可是场长的位子还在空着,因为这个劳改场,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寇安老头的资历;虽然有人窥视这个职位,却没人敢坐那把金交椅。然而支部书记的职务,没有空着,从寇安老头被撤离这个岗位后,有人接替了他;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刚才审问我的那位把一切外国书籍都视为反动的"罗锅"队长。
  "罗锅"队长这个称呼,出自于囚犯们的嘴里,其实也并没什么恶意,这像社会上许多人都因形象上的特征,而被冠以某个外号一样。劳教分子们也是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在那些不被干部注意的角落,他们每天在窃窃私语,评议着那些管理他们的干部。"罗锅"这个绰号,与其说是贬义,不如说是对他的颂扬。因为他的体形像是背着个口袋,在饥饿的年代里,他那条"口袋"总是空着的。他不像有的干部把姓"公"的稻米往姓"私"的家扛;也不像有的干部在拆检劳教分子邮箱时,把超过两斤以外的食品,名义上充公,而实际塞进自己的肚子。阎本善是个短粗驼背的健壮汉子,在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被视为谬误的时候,他因"密植"而生下的六个男娃女娃,在饥荒席卷大地的年月,当然需要维他命、脂肪……可是他决不把劳教分子的超重食品,变相没收归己,但也决不把超过两斤以外的进口货,交给劳改对象--哪怕你瘦得皮包了骨头,他也不会施舍怜悯之情;就像那天我接见家属时,他把超重的白糖退给我母亲一样。他勒令接到邮包的人,把多余的食品装进邮包,由内勤干事退还给家属。邮费么,从劳改分子微薄的生活收入中扣除。
  这,就是"罗锅"队长的肖像;这,就是主管我们这支劳改队的阎本善的特殊性格。他,虽有为官清似水的优点,却也有对人冷如冰的缺陷。他对上级毕恭毕敬,也要求劳教分子对他俯首帖耳,把他每一句话当成一声雷听;而我刚才变相地顶撞了他的教育,等待我的当然不会是"平安无事"的了。
  朋友!因此你可以猜测到,我走出他那间办公室时,心情不会是平静的。我扛上一把修理地球的铁锨,又背上我那包食品袋(因为这儿,像"时迁"和"杨香武"之流的盗窃高手,实在太多),心情郁郁地朝疏浚沟渠的工地走来。尽管天是瓦蓝瓦蓝的天,大雁排成雁阵,唱着春歌在蓝天中翱翔北返,尽管地是油黑油黑的地,春天的草芽从融化的残雪下,抖擞着躯干挺直了身腰,但我的心却仍像揣着一块寒冰,胸腔里淤积着严冬的乌云,没有一点春天的快意。走着走着,我不禁又想起那包白糖来,又由白糖想起了"铁猫"这个人物。看表象他灵魂是洁白的,不会重操他那三只手的职业,可是白糖到哪儿去了呢?我的大脑此时犹如一台电筛,把同屋二十几个人,一个个都筛了一遍,从把门的歌乐山少尉--罗允中筛起,一直筛到炕尾的一个。他们中间有刽子手、有历反、有流氓、有肇事的司机、有奸尸的医生……虽然案情千奇百怪,人物像万花筒一样光怪陆离,但他们都不会把属于别人的食品,吞下自己的肠胃。"难道真是'铁猫'在表演一场'贼喊捉贼'的滑稽戏吗?"忽然,我想起了几个疑窦,为什么一连几天,他逃避我的目光?为什么他一直闭口不谈那包白糖的事情?为什么直到我询问他了,他才煞有介事地翻起别人的炕洞来?……
  亲爱的朋友!我真的被这只乳毛没有褪净的小家雀,了眼睛--那是我赶到劳动工地之后才确信了的。当我出现在疏浚沟渠的土坡上时,"罗锅"队长已经骑着自行车早到了工地,他和"铁猫"正坐在河坡上谈话。我经过他们身后的刹那之间,早春的风把他们的对话送进我的耳朵:
  "你要坦白,""罗锅"队长大声地申斥着,"那包白糖是不是你自己吃了?"
  "我坦白,是我吃了!"
  "那你为嘛要'贼喊捉贼'?"
  "我……为了蒙蔽叶涛,掩饰自己的行为!"
  "叶涛不是和你很亲近吗?你为嘛……"
  "我是个贼,他是知识分子……""铁猫"嗫嚅的话音,"我们俩根本说不到一块!"
  够了!朋友!我就摘录这几句关键性的对话,你就可以理解我当时的心情,该有多么复杂了。我内疚,我愤怒,我甚至感到我白白活了二十七年(当时我二十七岁)。你知道,我不是怜惜那斤白糖--虽然它对我十分珍贵;我是怜惜我的感情,怜惜我那一双得了"色盲"的眼睛,我竟然在这个社会的垃圾箱里,把友谊给了不值得我同情,不值得我去爱的一个贼!
  我自觉地给"罗锅"队长交上了一份自我检查。

首页 2 3 4 5 6 7 8 9 10 尾页


 

 

 

相关人物

潘向黎   普飞   秦兆阳  钱钟书  邱勋  饶宗颐  尧山壁  舒婷  舒乙   田野  童华池  魏明伦  魏钢焰  席慕蓉  徐讦  肖复兴  肖建亨  俞平伯  应修人  周汝昌  周嘉俊  李敖  李乔  李劼人

相关文章

从维熙简介   安静的小街   秋赋   是否该重新修建圆明园?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叶对根的依恋——还乡纪事   阿尔山朝圣   “触电”记趣-散文   请君入瓮   “伦敦桥”传奇———行走美国   初识黄河牛   格里芬湖的传说   怀念一位国文老师   孔雀之殇   两个彩虹门——壶口、尼亚加拉观瀑记   且说“黄肥绿瘦”   十月的寓言   闲话拒绝   散文-北京“天方夜谭”   散文-独饮   散文-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散文-秦坑儒谷   散文-天马行空者言   散文-夜空中的木拐   散文-以简代繁   散文-醉红   散文-裸——夏日的记忆    散文-棋摊——居京琐记    散文-新春的童话——居京琐记   散文-真情依旧   散文-燕子矶怀古   散文-阿里山看云   散文-“触电”记   散文-底层情缘   散文-漓 江 情 韵   漫步原子城   上海往事——文海钩沉   山的图腾——高原行手记   十月的寓言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