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秦坑儒谷

作者:从维熙

  古长安今西安,历史上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其历史文化积淀之深,在全国都可谓无与伦比。因而任何一个光临这座古都的游客,都会陷于中国古老文化辉煌的包围之中。
  1979年,我在西影写电影剧本《第十个弹孔》时,可能出于刚刚结束长达20年的流放生涯之故,我急于想去看看秦代千名儒生的殉难之地。导演艾水陪同我找了一天,结果是无功而返。记得,当天他非常沮丧,觉得一个老西安,竟然找不到古城近郊的焚书坑儒之地,深感愧疚。但我却没有过度失望,因为我深知我们民族的劣根之一,就是愿意保留辉煌,而习惯于掩埋辉煌背后的一切罪恶———哪怕这罪恶是封建帝王留下来的,也要把它淡化为无,就像蓝天大地之间,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因而我反倒安慰他说:“算了,说不定考古工作者也不知它的准确位置呢!”
  时间已然跨越过去26个年头,想不到这次再访秦川大地时,又燃起了我的寻梦欲求。
  陪同我的友人是位退休的将军,他告诉我他当年发现的“秦坑儒谷”。几年前,他带部队帮助附近的农民收割麦子时,曾看到麦田里竖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走近一看,上边刻有“秦坑儒谷”的字样。至于那石碑是什么年代立的,已然无从考证。我随即登上汽车,和他奔往两千多年前葬埋众多儒生的历史遗址。
  半路上,我的思绪非常复杂。时值清明节刚刚过去,秦川大地上的许多土坟之前,都残留着生者祭祀死者的花圈。见景生情,便后悔自己没有在上车之前,买上几束素花,用以祭祀那些倒霉的儒生了。但转念一想,两千多年过去,那些因议政而蒙难的儒生尸骨,怕是早已化成宇宙灰尘了,何必为此而自责?
  汽车下了公路,拐上了乡间土路,身后是古城西安,迎面是绵长的骊山山脉,两旁的村野除了绿色之外,就是清一色的土黄:黄色的村落,黄色的围墙,黄色的土屋。在绿与黄的上空,有一丛丛的银色光斑,那是秦川大地上遍山遍野的泡桐树,在暮春时节绽放出来的白色花朵。
  洪庆堡到了。我们下了汽车,步行到了村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麦田边缘上竖着的一块黑碑,由于碑身上遮满黄尘,我俯身于石碑前仔细看了一会儿,才看出碑身上的刻字:“坑儒遗址。”立碑者是临潼县人民政府,立碑时间为1982年。沿麦田间的一条田埂小路,继续向东行约百余米,另一块高大黑色石碑耸立于麦田中间,上刻“秦坑儒谷”四个大字。这便是两千多年前,秦代儒生们殉难之地。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斜阳把一抹橘黄色的光亮涂染在石碑上,顿时给我不安的心增加了几分凄楚悲凉的色泽。我走到高大挺拔的石碑之前,久久地凝视着它,似想从它的肖像中,让时光倒流回到远古。但是任凭我怎么臆想,除去那只形若乌龟驮着石碑的赑屃,来自远古神话诱人遐思之外,眼前一片寂寥和荒凉。赑屃,传说中是龙的儿子之一,它的命运似也不比地下儒生们好多少,头似被什么利器砸断了,因而它只能用它残缺不全的身子,驮着那高大沉重的石碑了。碑身后面,竖碑人留下长长碑文:
  ……秦坑儒谷即今临潼县洪庆堡南之鬼沟。《史记》中之“秦始皇本纪”云,始皇三十五年,书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余,皆坑于咸阳。
  《文献通考》又云,其后秦始皇再坑儒生七百人于骊山脚下……秦始皇命人种瓜骊山山谷中之温处(即此鬼沟)……诸贤解辩至则(儒生们觉得山中种出瓜来不可思议,便前来观其真伪),伏机弩射自谷上填土埋之,历久声绝。
  以上,是秦始皇屠杀儒生们的记载。以下的文字则让后世人对另一帝王刮目相看了———他就是唐朝风流帝王李隆基。昔日读史书时,只知道他是一位有了娇宠杨玉环之后,“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浪漫帝王,但碑文中却展现了唐玄宗精神的另一侧面。碑石上是这么记载这个帝王对待秦始皇暴政的:
  唐玄宗时,建旌儒庙于此,命中书舍人贾至撰文勒石影祭先贤……1970年,于此遗址中,发掘出古唐刻儒生像一尊,现存临潼县博物馆,足以证明此即马谷儒生之冢。
  瞧!唐明皇不仅宠爱杨贵妃,还悲悯被权谋杀害了的众多儒生,他留下这么一页历史,怕是在大秦之后的历代帝王中,属于“稀有品种”了。权谋政治产生权谋文化,在史书中多见帝王为了维护其统治,绝对不干不利于其政权统治的事情———唐明皇属于一个例外,他居然令中书官员前去超度秦代儒生的冤魂,并在谷地摆设儒生石像,以示追思悼念死于暴虐屠杀中的亡灵,真可谓帝王中之传奇了。我想,之所以在他执政的年代,发生了安史之乱,致使在南逃途中,杨玉环被迫用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坡,这一切似都说明唐明皇不是一位铁血皇帝。
  碑文最后提到的是无史可查的民间传说,就只能姑妄听之了。碑文上如是描述焚书坑儒谷的悲楚:传云,诸生阴魂不散,天阴雨湿,鬼声凄厉。村人称之为鬼沟。至此,不难看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在后世影响之深。我曾就此询问麦田中的一位老农,他说他没有听到过鬼哭狼嚎,这是后人为众多书生冤屈之死,“吃柳条拉柳筐———满肚子瞎编”出来的鬼怪故事。但他后来的一番话,则让我吃了一惊:“这儿虽然没有闹过鬼,但对后世影响可大着哩!村里的大人不让孩子上学,说是学问多了,会变成这儿的鬼……”
  在归途上,我想得很多很多。感谢友人能把我带到这个地方来,让我重温秦王朝的历史。据碑文叙述,此碑由陕西省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撰文、秦始皇坑儒遗址筹建处勒石、富年县石刻艺术馆铭刻。我虽无法得知其全部细节,是属于政府行为抑或是民间行为,但仍可感受到国人的人文良心。秦川大地深埋着许多地下宝藏,许多考古工作者的双眼,只是盯紧皇陵皇室的开掘,因而秦“焚书坑儒”之地,一度成了被遗忘的历史角落。但在今天,有良知的文化人把它摆到了中国历史的经纬之中,供后人反思其味。我觉得,开掘皇陵皇室中的金银文物,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固然也很重要,但帝王留下罪恶,也不容淡化。因为从大秦到明代的“火烧功臣楼”和方孝孺灭门十族以来,都贯穿着中国封建帝王统治的遗传基因,似更值得研究。毕竟这些都是中国帝王历史的一部分。(河北日报2005.12.09)

 

 

 

相关人物

潘向黎   普飞   秦兆阳  钱钟书  邱勋  饶宗颐  尧山壁  舒婷  舒乙   田野  童华池  魏明伦  魏钢焰  席慕蓉  徐讦  肖复兴  肖建亨  俞平伯  应修人  周汝昌  周嘉俊  李敖  李乔  李劼人

相关文章

从维熙简介   安静的小街   秋赋   是否该重新修建圆明园?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叶对根的依恋——还乡纪事   阿尔山朝圣   “触电”记趣-散文   请君入瓮   “伦敦桥”传奇———行走美国   初识黄河牛   格里芬湖的传说   怀念一位国文老师   孔雀之殇   两个彩虹门——壶口、尼亚加拉观瀑记   且说“黄肥绿瘦”   十月的寓言   闲话拒绝   散文-北京“天方夜谭”   散文-独饮   散文-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散文-秦坑儒谷   散文-天马行空者言   散文-夜空中的木拐   散文-以简代繁   散文-醉红   散文-裸——夏日的记忆    散文-棋摊——居京琐记    散文-新春的童话——居京琐记   散文-真情依旧   散文-燕子矶怀古   散文-阿里山看云   散文-“触电”记   散文-底层情缘   散文-漓 江 情 韵   漫步原子城   上海往事——文海钩沉   山的图腾——高原行手记   十月的寓言   远去的白帆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