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趣》教学设计
|
《童趣》教学设计 河北省新乐市中山中学 李从勋 【教学目的】 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2、教会学生文言字词的集纳梳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2、教会学生文言字词的集纳梳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时】 3课时。 【课型】 趣读课。 【教学方法】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紧紧围绕一个“趣”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童真童趣图。无论是视蚊如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还是以丛草、虫蚁、土砾的“小天地”为“大世界”、观虫斗、鞭虾蟆,无一不是以一颗天真浪漫的童心来观察事物,充满盎然童趣,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语言浅淡直白,比较易懂。基于此,我抓住文眼“趣”字,将教学设计成一种“趣读课”,让课堂也不自觉“童趣盎然”。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大板块:译读激趣──寻读品趣──理读积趣──想读创趣,一“趣”串珠,线条单纯,思路清晰。“朗读──品析──积累──创造”的教学思路,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又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学会创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趣》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第一教学板块:译读激趣〗 1、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 童稚 zhì 藐小 miǎo 鹤唳 lì 凹凸 āo tù 土砾 lì 沟壑 hè 怡然 yí 3、师范读,生体会朗读的情感与语调: 明确:整篇文章应该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 4、指名朗读。 5、布置学生再读,边读边体味情感,并注意注释,作好翻译准备。 6、男生读课文,女生翻译。或者女生读课文,男生翻译。读一句译一句。 7、分小组创造性翻译课文: ⑴ 假如这些事是你新身经历,你在翻译中需加进你自己的感受。 ⑵ 假如你是童年沈复的朋友,要求你以“童年的伙伴”为题创造性地翻译课文。 ⑶ 假如你是沈复的师长(父亲、母亲、老师),请以“儿子(学生)的傻事”为题,创造性地翻译课文。 〖第二教学板块:寻读品趣〗 1、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明“趣”在哪里。 2、学生讨论、交流。 3、指名发言: 有下面一些代表性的发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趣,趣在仔细观察,充满稚趣,也充满乐趣。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象丰富,稚态可掬。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趣在入神、趣在陶醉其间,趣在憨态,趣在童心,趣在天真。 …… 第二课时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积趣〗 1、所谓理读,就是以某知识点为核心,对文章进行梳理、整理式阅读。请同学们边读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寻找梳理: ⑴ 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⑵ 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⑶ 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⑷ 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⑸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⑹ 找出文中的成语。 ⑺ 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2、学生分类寻找、整理: 整理内容大致如下: ⑴ 音同形不同的字: 砾──唳 鹤──壑 向──项 ⑵ 义同字不同的字: 察──观──视──见 唳──鸣 素──白 ⑶ 字同义不同的字: 观 察 昂首观之(看) 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 时 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余忆童稚时(时候)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 故时有物外之趣 (经常) 以 为 徐喷以烟(用) 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当作) 把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之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虾蟆”) ⑷ 略。 ⑸ 通假字: 项为之强 “强”通“僵”。 ⑹ 成语: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⑺ 省略句: “鞭数十”应为“鞭之数十”,省略宾语。 “使与台齐”应为“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 〖第四个教学板块:想象创趣〗 1、溯趣源,说趣事: 揣摩“我”的动作神态,可见“我”之所以感觉“趣”,全在一颗纯真的稚心。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有这类趣事么?如有的话,告诉我们大家,我们都来分享你的乐趣。 学生说趣事。 2、话童年,延趣意: 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下面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 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 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 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 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 老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 第三课时 〖延伸训练〗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瘌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的“山”指 ,“树”指 。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为之怡然称快”和“兴正浓”都是描写 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3、从选文看,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选文分成两部分,____段为第一部分,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段为第二部分,内容是 ____________。 5、指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⑴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 ⑵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______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 以丛草为林______ ⑵ 凹者为壑_______ ⑶ 兴正浓________ ⑷ 鞭数十________ 7、翻译句子: 盖一瘌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把瘌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联读〗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 盍:何不。 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的跳动。 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给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⑴ 盍仿而效之( ) A、ɡià B、hé C、hè ⑵ 虫踯躅不受制( )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 ⑶ 恐作俑罪过耳( ) A、yōng B、yòng C、yǒng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 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⑵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 ⑶ 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涉足官场。(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案头瓶花不绝_________ ⑵ 觅螳螂蝉蝶之属________ ⑶ 如其法行之__________ ⑷ 不亦善乎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延伸训练〗 1、土砾 丛草 2、心理活动 突出“物外之趣” 3、观察力强 观察细致 4、①总说:“时有物外之趣” ②~④具体描述物外之趣 5、⑴ 比喻 夸张 ⑵ 比喻 6、⑴ 把 ⑵ 壕沟 ⑶ 兴致 ⑷ 鞭打 7、原来是一只瘌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8、运用夸张的手法,作者将瘌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了超然物外的乐趣,另外此“庞然大物”也是相对于“二虫斗草间”之“二虫”而言。 9、可以从观察飞蚊、观察花台草木、观虫斗、驱虾蟆等事情之中任选一例分析。 〖美文联读〗 1、⑴ B ⑵ A ⑶ C 2、⑴ 虫子跳跃而不容易受到控制,哪里能够模仿(画中的草虫之法)呢? ⑵ (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3、⑴ √ ⑵ × ⑶ √ 4、⑴ 绝:断 ⑵ 属:类 ⑶ 行:做 ⑷ 善:好 【板书设计】 童趣 沈复 视力好 夏日观蚊 ↓ 帐中戏蚊 癖好:见藐小之物 神游草丛 必细察其纹理→发现“物外之趣” 观二虫相斗 鞭虾蟆 驱之别院 【课后小结】 抓住“趣”字,本课就不难教,不难学了。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童趣,沈复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童趣》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童趣》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童趣》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