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板书: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思想的灵魂)--精神追求
写作思路:
提出论点(第1段)——举例论证(第2—5段)——表达期望(第6段)
事实论据(举例论证):
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 (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 (中国普通画家)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反思
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进步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写反思就更加重要。上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回看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真是感悟颇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
首先,抓住课文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那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将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纳入其中。当然,如果依据老一套的讲法,告诉他们什么是“讲道理”,什么是“摆事实”那也可以,但学生对这些纯理论的东西难以有生动、直观的感受。
所以,我分别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一、“作者为了论证中心论点,究竟列举了哪些事例?”学生在寻找事例的过程中自然就明白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二、“作者仅仅是罗列了事例吗?在事例与中心论点之间,还有什么将他们连接起来?”初二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在每一个事例列举之后,作者用精辟有力的语言进行分析,于是,孩子们就在寻找中掌握了“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开动脑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能够设计出合理有效、新颖独特的教学步骤。
其次,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细节。在探讨第一个问题“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时,可以估计初中的学生会罗嗦地将故事复述一遍,所以,要给他们一个规范,语文课一定要体现语言训练的目的,我接着让他们按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这样一个句式来回答,效果相当的好,即使一些语言表达不佳的同学,也能够说的很准确。这可以说是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得意之处。
再次,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是周国平的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一些灵魂高尚的人的事迹,并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所得。但是这样的内容多,并以此结束了教学,使得语文课成了“政治课”,思想教育喧宾夺主了。
如果让我重新上一次,我就会改变最后的环节。在学生简单地联系生活说了一些之后,就让他们动笔写,要求既有事例,又有分析,正好紧扣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强化对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的掌握,这样才更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
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一遍遍的打磨中,在一次次的教学反思中,自己都能不断地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向优秀教师学习,完善自己。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