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经典》读后感
以下是我以前的想法:
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请不要责怪孩子,大人的表现又比孩子们好多少呢?孩子们更喜欢动画片,难道看动画片的效果真的比读一本好书差吗?
有一个动画片叫《Ratatouille》,原意是一道普罗旺斯焖菜,中文名字是《美食总动员》。别说孩子喜欢了,大人也深受震动。
“Not everyone can become a great artist, 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from anywhere. 并非是谁都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不过伟大的艺术家,却可能来自任何角落”,请问这句话是谁的名言?托尔斯泰还是莎士比亚?但是这句话就出自于动画片《美食总动员》。
这部动画片的主旨是:Anyone can cook,人人都可以烹饪。这是中国版的人人皆可以成尧舜。电影中的一些对白耐人寻味,请让我试举一例:
“米爸:这是强者统治的世界,你不能改变自然法则。
雷米:变化就是自然法则,我们是可以给有些事情施加影响的,难的是,转变观念。”
这样的动画片还有很多,动听的音乐,美丽的风光,夸张的动作,紧张的情节,给孩子们带来的极大的欢乐。既然喜欢看,就让孩子们看吧,我们顺水推舟,还能抽出时间干些自己的事情,可谓是两全其美。
本周,南湖二小组织读书活动,孩子交换回来的一本书叫做《童话经典》,其选编的内容是安徒生童话。夜深人静的时侯看这本书,我感到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周全,放任孩子们看动画片是偏颇的,偷懒而不引导孩子阅读经典是失职的,因为哪怕是最好的动画片也比不上阅读一篇安徒生童话。
孩子们更喜欢格林童话,而不是安徒生童话。从本能上,孩子们更喜欢“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着她小小的尸体”。安徒生童话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孩子们世界还有许多问题需待解决,而不是提供一个廉价的完美世界让孩子们陶醉其中。
我重读了这本《童话经典》中的四大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深深体会到我们的时代还存在着安徒生所处时代的一些阴影,虽然看不见卖火柴的小女孩了,但还是能经常看见卖小商品的老太太。皇帝的新装是权力的冷漠,丑小鸭是同伴们的冷漠,海的女儿是爱人的冷漠,卖火柴的小女孩则是社会的冷漠。安徒生让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真理往往掌握在孩子手里,而不是掌握在权力手中;安徒生小人鱼的结局是:“你忍爱过痛苦,你坚持下去了,你已经超升到精灵的世界里来了”,这个童话告诉人们,善良、牺牲的价值总有一天会体现出来;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已经死了,在旧年的除夕冻死了”,铁石心肠的坏人看到这篇童话,也会掉下几滴眼泪,更何况是天性善良的孩子们。
在这里我想多谈一谈童话丑小鸭。这篇童话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解放宣言”。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铭刻于心。
丑小鸭为了摆脱“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一天比一天更糟”的命运。他选择了逃亡。路上遇到“一个简陋的农家小屋”,屋内的“聪明人”猫绅士的生存之道是向主人献媚地“咪咪”叫几声,另一位鸡太太的安身之法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鸡蛋)供主人食用。小屋虽破但毕竟安全,而屋外的世界却充满了艰难、歧视、排挤,丑小鸭的最终选择是勇敢地“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这个故事的结局是 “ 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到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任何伟大的事物都会有一个艰难的开头。
说句实话,我们大人有时还真达不到丑小鸭的境界,在利益、舒适的诱惑下,我们太容易放弃原则,选择妥协。这也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救救孩子”的意义所在吧。
电脑游戏、动画片或许能给孩子带来身心的快乐、教给孩子们一些生活之道,但是它永远也替代不了经典,永远不会让孩子们的灵魂高贵起来。
孩子们的灵魂高贵,就会与邪恶、荒谬的事物保持距离,进而将世界向好的方向转变;就会更加包容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就会更多地感受到世界的种种美好。
还记得第一次给孩子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讲完后向孩子提了一个问题:假如遇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将怎么办?
孩子含着眼泪说;:“我要买走她所有的火柴,不,我还要送她回家,帮她把火升起来,不,我还要……”
瞧,当孩子对别人的痛苦更加敏感,世界真的就会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