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后反思
简约高效的课堂来自于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以下就
教师的问题串进行反思。
老师问题串方面,我觉得我们的意识相比以前增强了。就精读品味(一)板块而言,我设计了四个问题,1、三个事例中有没有你喜欢的人?欣赏的话?
2、对于这三个故事中唯一的反面人物亚历山大大帝,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一个征服者愿意向哲学家低下他高贵的头颅,他的灵魂同样高贵)
3、你能从“古往今来一切贤哲”中再举出灵魂高贵的例子吗?
(
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
4、用你举的例子代替文中的例子你认为可以吗?
设计问题1旨在激活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自己所理解的灵魂高贵。但学生在交流时可能关注文本不够,所以我追问,要求学生扣住文本信息回答:这些人物的灵魂何以高贵,从而把握本文论述的核心——有思想。
设计问题2同样是在激发课堂的基础上对高贵进行个性化的深度的思考
设计问题3一方面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阐述的高贵,也是为突破文章的教学目标2作铺垫。
设计问题4就是为了突破教学目标2。
意识确实增强了,但是否成串,串得如何我们心里很忐忑。但有一点,确实我们已经意识到,只有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连串后,课堂上才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活动,才能真正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课堂才能做到高效。
至于本课学生的活动我觉得形式还是比较丰富的,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所谓串应该是层进式的,在这方面我似乎考虑得还不够。
反馈串可能考虑得就更少了,在这一方面,我觉得似乎有形式化的倾向,也有可能我理解得还不够。
这是我们对于三个串的思考,困惑很多,很像小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的。总之,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无论是对于议论文的教学,还是在其他的课堂,能找到燎原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