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N >> 鸟的天堂 >> 正文

 

《鸟的天堂》说课稿5

罗愉
 

 
    巴金的《鸟的天堂》,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好文。以它为范本的确能引发学生喜爱的个性化冲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展开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促进学生主动、生动、个性地学习和发展。当我们把多媒体课件恰当地整合进课堂教学之中以后,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具象性、虚拟性、音效性可将学生所欣赏的各部分的文字信息多元化,从而就为更加有效地阅读、更加有个性的阅读,更加有创造性的阅读创设了更大的空间。
       根据课文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从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出发,我们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来确定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按由扶到放的程序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一、关于教学目的及重、难点。
       首先是落实“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我们认为:有自己的见解是目的,而暂时不问见解是否正确,充分,合理,或者粗疏浅陋,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所得就好。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营造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其次,是要落实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这个目的的落实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实践中发展。这两点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背诵指定的段落。在这里,朗读既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又是获得语感及审美情趣的基本方法,特别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面朗读,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本课的难点在于: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个难点难就难在“有机整合” ,难在课件设计必须与教学目的及本课特点融为一体,形成本课教学的鲜明特色,形成本课教学的鲜明教学个性,而不是为了使用课件而用课件,使课件浮于教学目的及本课特点之外。
       二、关于教学结构安排。
       1、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
       首先我们虚拟场景,让学生同作者一起进入作者所描写过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情景中,使学生同作者同时产生感受,并使学生的感受同作者的感受产生比较,相互碰闯,使学生与巴金比肩观察、比肩表达,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比较“真绿得可爱”和“绿得真可爱”的异同,咬文嚼字,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然后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揣摩作者写榕树之大的妙笔。紧跟着,用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那一种景象呢?这一个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地高涨。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课文中描写的顺序出示课件组织下一步的学习。
       2、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
       让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抓准特点,同时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再相互交流自己喜欢这一部分文字的原因,让作者与同学的感受相互应和相互启发,并在此基础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评价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如何准确、形象地用词、用句,才把本自然段写得既精练准确又特点鲜明的。
       3、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
       请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第八自然段。首先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一设计将学生的观察与对重点句的欣赏和理解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又由于个人对同一句子的欣赏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容易引发不同见解的碰闯、融合。然后,再请学生说说,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描述?并请大家评一评。这样一来,实际上诱导的是发表与作者不同的见解,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站在伟人的肩头并超过伟人的地平线。而评一评呢,或鼓励、或指正、或欣赏、或帮助,个性化见解纷呈,信息容量大增。接下来,用齐读造势,造审美的氛围。再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用声音之美表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紧接着再齐读重点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用自己声音之美表现作者点睛之美。
       最后设计用“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促进学生进一步交流各自的见解:或朗读的明丽,或句子的精美,或观察的准确,或体会的细致。
       4、首先让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然后出示课件,展示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画面中群鸟翔集、百鸟齐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将在课件场景中看到的、听到的与作者所描写的相互对照,细细品味。然后分组学习讨论你认为哪些句子对景物描写最精彩?并结合面谈一谈为什么?之所以这样设计,在于把读书、观察、验证、分析、欣赏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又由于是分组学习,学生发表见解、思维碰闯的机会就更多,学习的个性化色彩就更浓,民主氛围更强,学习的自由度也更高。紧接着各学习小组交流见解。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展示自己最精彩,最动人,最亮丽的一面。然后指名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自我评价,说说我这样读的理由。这一设计意在通过朗读展示自我对课文的见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课文。
       5、出示课件,对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为学生导游解说提供面。
       第一步组内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集体为导游创作解说词。组内集体创作为人人参与提供了机会,同时,将课文内容与自己收集的资料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然后用竞赛形式让小组派代表上台结合银屏提供的面导游,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兴趣,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
       三、关于板书设计
       每个教师都懂得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本课的板书,没有按传统板书的样式,以重要词句为点,以文章脉络为线来安排,而是明确地体现了课件和课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本课教学特性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始终着眼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始终着眼于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会创新,学习实践,既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见解在教学中发展。
    
    
    
        注:此稿获重庆市首届电子教案说课一等奖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巴金,鸟的天堂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鸟的天堂》说课稿5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写作借鉴
    《囚绿记》课文评点
    《囚绿记》研读赏析
    《囚绿记》问题探究
    《囚绿记》重难点讲解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囚绿记》写作特点
    《小狗包弟》整体把握
    《囚绿记》中心思想
    《囚绿记》结构分析
    《囚绿记》疑难解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写作特色
    他高举着燃烧的心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生命的追问  人性的反思
    巴老和一个世纪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从《小狗包弟》说开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问题探究
    巴金为什么将小狗包弟送上了绝路?
    巴金谈文学创作──答上海文学研究所…
    巴金的人格精神与文学品位
    巴金:毕生实践“爱人”的伦理思想
    在“文革”中修炼成“真人”的巴金
    深情中吟出的忏悔──读《小狗包弟》
    《随想录》: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小狗包弟》电子教材
    《囚绿记》课文题解
    囚绿与困己──解读《囚绿记》
    陆蠡的散文
    《囚绿记》生字注音
    《囚绿记》词语解释
    陆蠡之死
    《囚绿记》形似字辨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关于“移觉”修辞格
    《囚绿记》备课参考
    《囚绿记》写作背景
    《囚绿记》学习指导
    陆蠡故居
    巴金与《囚绿记》作者陆蠡
    陆蠡年谱及其他
    《小狗包弟》题目简说
    《囚绿记》多音字辨析
    《囚绿记》有关资料
    在灵魂的审判台前──巴金散文《小狗…
    《囚绿记》教学杂谈
    《囚绿记》课文导入
    《囚绿记》教学实录
    《囚绿记》教学反思
    《囚绿记》问题探究
    浅谈《囚绿记》主题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
    《囚绿记》教学建议
    《囚绿记》词义辨析
    《囚绿记》电子教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整体把握
    《囚绿记》关于练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囚绿记》难句解析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小议《小狗包弟》中的对比手法
    如何上好语文课──随堂听林老师《小…
    《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小狗包弟》疑难解析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赏析《小狗包弟》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生字注音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写作借鉴
    《小狗包弟》修辞手法
    《小狗包弟》写作特色
    《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形近字辨析
    《小狗包弟》问题探究
    《小狗包弟》教学建议
    《小狗包弟》课文点评
    《小狗包弟》结构图示
    《小狗包弟》内容提示
    《小狗包弟》词语解释
    《小狗包弟》多音字辨析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写作背景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名家品评
    三地学者谈巴金
    对民族劣根的深刻省察──《小狗包弟…
    勇敢者的忏悔
    《小狗包弟》有关资料
    《小狗包弟》教学建议
    在忏悔中呼唤良知──《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重点难点解答
    《小狗包弟》关于练习
    《小狗包弟》词义辨析
    那狗,那人──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小狗包弟》课文导入
    《小狗包弟》教学杂谈
    小狗包弟赏析
    读巴金的《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包弟,对不起──赏析巴金之《小狗包…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踢球──教学案例分…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