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古都的秋 >> 正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杨安庆     【教材内容分析】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抓住故都的秋的三个方面的特点:“清”、“净”、“悲凉”,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的秋的情景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了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从结构上是总分总的结构体系,分为总起,分写,总结三部分。总起部分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分写部分先记后议,从两个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结部分与开头照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整篇文章很好地抓住了使情和景结合的有特征的对象,借景抒情,以景显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
  【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当中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过程设计:《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典雅的美文。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品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学生散文鉴赏中的审美情趣。

  3、方法设计:本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需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如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文

  师: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

    那么,秋天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生2: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生3:柳永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师: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文学作品,常常是情与景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故都的秋》,体会作者郁达夫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那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清、静、悲凉     师:哪些段落来描写北国的秋?

  生:3~11自然段。

  师:是通过哪些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秋景?

  生: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生:“慢”、“润”、“淡”。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江南的秋?

  生: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四、精读课文分析鉴赏

  1、齐读第3段。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生:租来的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

  师:回答很好,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写了哪些秋色?

  生:碧绿、青天、蓝朵。

  师: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生: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面。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生:冷清。

  师: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又写了哪些秋声呢?

  生: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写了秋声,可我们还说它“静”,这是什么写法?

  生: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

  师:回答很好,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谁能再举些例子?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生:课文《荷塘月色》中,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师:很好,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更加孤独,凄冷。

  师: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

  生:“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生: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

  师:回答很好,这幅面作者正是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还有些须凄冷、孤独。

  2、指名学生读第4段。

  师:这四个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

  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师: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静”。

  师:最后一句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绦,给人以清闲、落寞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清。

  师:“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二个字概括。

  生:悲凉。

  师:“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思是什么?

  生: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师:非常准确,是啊,“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秋”徐再思在《水仙子》中的感受与作者竟是这样的相似。

  3、读第3~8段,品味“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干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面出现了两个都市闲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寂寞。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下这句对话,让我们体味一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读得怎么样?

  生:太快,太平淡,没有微叹的语气。

  师:再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很好,的确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秋味”,

  4、读第5、9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谁能描绘一下剩下的两幅图?

  生:第5段描绘的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第9段描绘的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神”又是什么?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生:“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什么原因会让作者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生:这肯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师:回答很准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5、品读第12段。

  师: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生:这一段采用议论,中心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回答很准确,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6、品读第13、14段。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生: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师:很好,文章最后的议论,是点睛之笔。作者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与北国之秋同在,这足见他对北国之秋所倾注的深情。


四、案例评析

  本课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第一、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第二、注重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第五、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故都的秋》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郁达夫之《故都的秋》
    古都的秋作品原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2《古都的秋》
    读《古都的秋》
    古都的秋教学
    知人论世——《想北平》与《故都的秋…
    我教《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学法举隅
    《故都的秋》多音字辨析
    《故都的秋》课文题解
    心灵品读,情感灌注──《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电子教材
    《故都的秋》整体把握
    《故都的秋》问题探究
    《故都的秋》关于练习
    《故都的秋》教学建议
    《故都的秋》教学建议
    《故都的秋》有关资料
    《故都的秋》教学参考资料索引·论文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枝节蔓芜 非关文本──以肖家芸老师…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故都的秋》教学思路反思与再设计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教《故都的秋》
    读出感情,品出意蕴──《故都的秋》…
    我思故我在──反思《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主题思想
    《故都的秋》生字注音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关于“移觉”修辞格
    《故都的秋》形似字辨析
    《故都的秋》词语解释
    《故都的秋》结构分析
    《故都的秋》写作特点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
    《故都的秋》课文分析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问题探究
    一曲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故…
    《故都的秋》模拟试题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课文阅读训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曲悲凉的颂歌(《名作欣赏》上《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杂谈
    《故都的秋》备教策略
    《故都的秋》课文导入
    我教《故都的秋》的导入
    《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我教《故都的…
    《故都的秋》基础知识检测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尝试
    因势利导,把“错误”变成课堂教学资…
    《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郁达…
    《故都的秋》赏析2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