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赵良英 【设计目的】 1、抒情散文学习指导。 2、分析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设计提要】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的名篇。作者郁达夫抓住故都的秋三个方面的特点:“清”、“静”、“悲凉”,融情入景、缘情造境。通过对故都之秋洗炼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挚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寂寞之感以及凄凉、悲哀的心境。 本课着重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赏析本文优美的景物描写片断,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文中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情趣、人生况味、文化品位。 【实施步骤】 一、导入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文学作品里,“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杜甫登高,笔下流露出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在秋风秋雨中目之所及则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马致远笔下则是“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在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写景抒情名篇《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 二、解题 1、标题“故都的秋”中的“秋”点明了什么? 2、“故都”指的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字使人联想到故国、故土、故乡,暗含着一种深切的眷念之情。 3、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切眷念之情从文中的那些语句或语段可以看出来? ⑴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留下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 三、 1、在文中,作者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作者为何如此眷念故都的秋呢? 对于故都的秋,作者有着怎样的独特感受呢?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种感受的一句话。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作者选取了那些画面来表现这种独特的感受? 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啼唱、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四、个性化阅读,鉴赏 (你最欣赏的是哪幅图?它是怎样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味的?学生自读,品味。) 1、“秋晨小院图”: ⑴ 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租来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等。 ⑵ 北国的秋意无处不在,作者突出写了哪些秋色?呈现出一种什么色调? 碧绿、青天、蓝朵;冷色调。 ⑶ 如果你是一位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冷清、凄冷。 ⑷ 在这幅画面里,作者除了用色彩来表现故都的秋,还写了什么?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⑸ 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什么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 ⑹ 在这秋晨院落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同样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故都院落有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反衬;寂静。 ⑺ 在这般冷清、寂静的氛围里,作者在干什么呢?这反映出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无所事事、悠闲,惬意。 小结:院子里有破屋、碧空、驯鸽、槐树、牵牛花的蓝朵和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淡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写出秋天清淡的色调。“听得到倾天下驯鸽的飞声”这句突出了秋天的“静”,身处故都,听到的不是车水马龙的喧嚣,而是并不响亮的驯鸽的飞声,以声衬静。作者在院子里“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花似的牵牛花”,可见作者心境的宁静、清闲。而“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样破败的景物又透着悲凉的意味。 2、“秋槐落蕊图”: ⑴ 这部分主要写什么? 槐树的落蕊。 ⑵ 满地的落蕊“像花而又不是花”,“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视觉、听觉、嗅觉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感受那其中的美。突出故都的秋什么特点? 清、静。 ⑶ 品读“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品出秋味。 细腻、清闲、落寞、深沉。 小结:作者借助“槐树的落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格外寂静;而看到扫帚的丝纹,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扫地的声音,在原本繁华热闹的故都,连扫帚扫地这样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正反衬出故都的静寂;“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作者“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几句正折射出作者心境的清闲和悲凉。 3、“秋蝉啼唱图” ⑴ 第五段着重写什么?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秋蝉的残声;悲凉。 ⑵ 作者告诉我们秋蝉在北平就像蟋蟀耗子一样,“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个“养”字道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闲适、亲切,却又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 小结:作者写秋蝉,说它们“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仿佛让我们听到满城的秋蝉声,感觉秋天无处不在。作者形容那是“衰弱的残声”,“衰弱”突出蝉声之小,而着一“残”字,则让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4、“秋雨话凉图”: ⑴ 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灰沉沉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⑵ 雨过天晴日出,作者笔下的人物款款而出,作者抓住一个什么字来写? “闲”字。身份的“闲”,十足的“都市闲人”:“著者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一副闲散的模样;“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闲适的姿态、神情;说话的声调──缓慢悠闲。 季节、景物的味(秋味)、人的主观心绪、说话的腔调融为一体,这一切都能唤起人们既悠闲又落寞的感觉。 ⑶ 雨后话秋有一句, “哎,天可真凉了,” “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分角色朗读这句话,体味“故都的秋”的秋味。 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和落寞。 小结: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是作者精心细描的秋景图,“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写秋雨到来时的情形,既不同于夏雨的噼里啪啦,也不同于春雨的绵绵不绝,“息列索落”这个拟声词写出了秋雨的静,不喧闹,不缠绵;雨后“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一个“卷”写出了秋雨经过之快。几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秋雨忽来忽去、干脆利落的特点。 都市人那青布单衣、夹袄,色调是清的;咬着烟管,在斜桥里上桥头树底下一立,缓慢悠闲地和熟人微叹着互答,心态是闲的;说的内容也是关于秋的凉意的,而那悠长悠长、平平仄仄的京腔京韵,让人平添一缕乡愁,平生一种寂寞悲凉之情。 5、“秋果奇景图”: ⑴ 作者突出写什么? 写秋果。 ⑵ 在作者的笔下,秋果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作者特意为它着上了什么色彩? “淡绿微黄”。 ⑶ 作者在前文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非也,作者欣赏的是枣子的微绿淡黄,也正吻合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作者认为当果实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而淡绿微黄的颜色也是清淡的色彩。 总结:作者写故都的秋景,五幅画面都是围绕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来选取景物的。写秋色,突出清淡的特点;写秋声,突出静寂的特点,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生秋色里品味到的是孤独、寂寞和悲凉。 五、探究:赏析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作者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的,作者为何不写明艳之色,繁闹之境? 知人论世:“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郁达夫) 1、走近作者。 2、作者的一些人生经历: ⑴ 我还长不到十二个月,就因营养不良患起了肠胃病来了。一病年余,由衰弱到发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精疲力竭;到我出生后的第三年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寡妇的正剧上场。(郁达夫《自传·悲剧的出生》) 作者一出生就遭劫难,接着“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再下去是“孤儿寡母的正剧”,这一切给作者的一生铺就了底色。 ⑵ 在哥哥家里小住了两三天,我因为追求龙儿生前的遗迹,一定要女人和我们复搬回什刹海的住宅去住它一个月。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看着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 丢入了他的大褂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两三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熟极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这滴答的坠枣之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飘泊。(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 郁达夫一生漂泊不定,只有在北平居住的一段时间中,才与妻儿共享家庭生活的幸福,但他的长子龙儿因患脑膜炎死在了这里。故都北平是郁达夫幸福与悲苦交织的所在。 ⑶ 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设在国民的全数上的,然实际上是在这国民政府内左右政治的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伟人……政府仍在说政府的话,被压迫阶级的满肚皮的苦楚,仍旧是吐不出一二分来……(郁达夫《自传》) 社会的动荡,当局的腐败都在郁达夫的心中留下了浓黑的阴影,这是本文悲凉伤感之音的又一个由来。 3、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隐居生活。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痛苦,内心极度的苦闷、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到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名篇──《故都的秋》。 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现实的动荡、政局的腐败都融入到秋景、秋色、秋声、秋味、秋意里,“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景由情生,情景交融。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清、静、悲凉的心灵之秋的折射,写自然之秋,书心中之愁。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地坛、颐和园的游人如织了。 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他眼中的景物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小结: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情驭景,景由情生,情景交融。 本文通过对故都之秋洗炼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挚感情,流露出孤独者的寂寞之感和凄凉、悲哀的心境。 六、 “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犹如欣赏一朵田野上的丁香,清淡而典雅;犹如欣赏一首月光下的古琴,空灵而哀怨。”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意味。 七、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由此可知,文人们都有一种悲秋的情结,当秋的清淡、寂静、萧瑟与作者心中的悲凉之感发生共鸣的时候,作者便会觉得这样的秋仿佛是自己的知音,于是便找到了情感宣泄的契机。 拓展延伸:品读关汉卿【双调】大德歌·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借外界景物强烈地衬托出主人公孤独寂寞和难以言喻的久别之苦。窗内:枕冷衾寒,形单影只;窗外:秋蝉寒蛩,轮番聒噪。窗内:泪如泉涌,揩不干,擦不尽;窗外:细雨敲打着芭蕉,连绵不断。景与情融为一体,物我不分…… 八、课后练习 1、推荐美文(阅读鉴赏):欧阳修《秋声赋》、罗 兰《秋颂》。 2、你眼中的秋是怎样的呢?请以“秋”为话题,完成一篇抒情散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本文为重庆市北碚区高中语文教师赛课教案。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曲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