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王 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景生情,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景生情,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品味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听录音,请同学们把心门打开,用心聆听这《故都的秋》 三、整体把握,思考问题 1、从标题入手,初步体味作者的感情。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听完此文,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又蕴涵了怎样的深情?让我们慢慢去体味。 2、自读课文,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用舒缓的语调朗读并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⑴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⑵ (3~12)分写从继续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⑶ (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四布置作业 1、找出文眼。 2、思考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故都之秋的自然景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语 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主观感受的统一体。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味蕴涵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这一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走近郁达夫,品味《故都的秋》。 二、分析、理解、提高 1、郁达夫对北国之秋总的感受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表明这种感受? 明确: 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2、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请指出具体的景物描写,注意寻找的范围,应该在第二部分中找。 明确: 牵牛花(破屋碧天驯鸽日光秋草) 槐蕊 秋蝉 秋雨 秋枣 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作者为何对这些名胜古迹只是一笔带过,而着力描写牵牛花等几种景物呢? 明确:因为他们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恰恰是外来人最容易注目与把握的,但是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故都的秋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就在胡同两旁,就在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在世俗生活中寻求享用美,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的眼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 4、那么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有可能体现一种,也有可能体现几种,请找找侧重点。 ⑴ 先来看看牵牛花是如何体现的?找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使作陪衬。” 明确:作者主要写了牵牛花的花色。“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蓝色、白色属于冷色调。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它们与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形成和谐的基调,给人清新疏朗的感觉。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牵牛花出场前,作者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悠闲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日光,再配上尖细且长的秋草,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这段文字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王安石的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王安石被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以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透出了寂寞凄苦的心情。郁达夫此时的心境(迁居杭州,寄情山水)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谓异曲同工,在清静闲暇中透出落寞之情。 ⑵ 接下来看看对槐蕊的描写。突出了“静”的特点,哪些地方表现出静呢? 明确: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柔软的触觉已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经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同时写触觉更能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还没人走过,环境静,而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思细腻心静。我们平时有注意这些吗?肯定没有,对,没有那份闲心。所以作者接下来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 小结: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如陶渊明《饮酒》诗里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还记得晏殊的那首词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读徘徊。”虽然似曾相识,但光阴已去,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之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光阴易去,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是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受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廖廖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只是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⑶ 而感悟人生之秋的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找个同学来读一读。请问读后感觉怎么样?有点悲凉。可是咱们并未见到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明确: 秋风求雨愁煞人。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作者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悲凉的气氛始终笼罩着,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无法不悲凉,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总结:对于故都的秋,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去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极富北国地方特色的认清风物,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至于秋蝉、秋枣请大家课下分析,注意学以致用。 5、不过必须承认一点,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品味的秋也不一样。请看: 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秋风里,毛泽东读到了它的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了它的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了它的凄苦。 可是为何郁达夫独独衷情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呢?这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等等有关,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学会知人论世。 ⑴ 郁达夫简介: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896年生,七岁入私塾,“九岁题诗四座惊”。自幼就受到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教育。1913年赴日留学,1922年回国。十年里受尽歧视、冷遇和屈辱,激起了他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 “眼看到祖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思所感,所经历的一切,剔刮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点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力气,毫无勇毅……” ──《忏余独白》 “中国呀中国,你快快强大起来吧!” ──《沉沦》 1921~1933从事进步的文艺活动。在上海负责编辑《创造季刊》等。 1933~1936从上海到杭州,是苦闷低沉时期。 1937~1945抗战爆发后,他亲赴抗日前线参加战争,后来到新加坡参加当地文化界活动,新加坡沦落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⑵ 写作背景: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闲适的山水间,过着抑郁、寂寞而逍遥的生活。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的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让人不忍碰触。 总结四个原因: ① 跟故都秋天景物本身的特征有关。 ② 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以情驭景。 ③ 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④ 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至于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和落寞。所以这种清静悲凉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美,升华出去这就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要像舒婷,闻一多那样更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郁达夫在文章最后深情地倾诉: 《故都的秋》是一首好诗,反复吟唱,更感悟其神韵高妙; 《故都的秋》是一幅好画,多方观赏,愈领略其意韵深远; 《故都的秋》是一碗好茶,细细品尝,更体味其清醇可口; 《故都的秋》是一杯佳酿,慢慢啜饮,愈享受其馥郁醉人。 让我们记住这曲悲凉的颂歌,记住郁达夫,记住故都的秋。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