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古都的秋 >> 正文

 

关于“移觉”修辞格

关于“移觉”修辞格   张寿康 杨绍长       作家为了把自己所描写的景物写得生动逼真,把自己的感受写得中肯传神,从而能对读者有说服、感染的力量,有时采用“移觉”修辞格。

  “感觉”是一种心理过程,是客观的东西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结果。人们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觉。“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积极修辞方式。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的结尾部分有一句是:“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因音响的不间断性,是可用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似乎视觉器官对此,则无能为力。可是,鲁迅先生却把这听觉的感受,形容成“音响的浓云”,就使读着对新年的祝福爆竹声,不但能够听到,而且还能够见到了。借此,把祥林嫂的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的典型气氛烘托得愈见凄凉了。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沉痛地描写愤怒的心情时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鲁迅先生用来形容主观的感觉“悲凉”,就愈加能够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又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绿》中,也用了“移觉”的修辞方式。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只能用嗅觉来感知;“歌声”只能用听觉来感受。但作者却巧妙地以“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拟荷的“缕缕清香”,收到了声色俱佳的绝妙艺术效果。请体会,歌声来自“远处”,又出自“高楼”,自然不会听得真切,但它毕竟是歌声而不是窃窃私语,所以他缭绕断续的余音还能似有若无地在耳边萦绕;风是轻轻吹过的,香是“缕缕”飘来的,尽管它不浓烈扑鼻,但它毕竟是香气,所以它那断断续续的幽香虽淡,然而还不能时嗅到,这是确定无疑的。可是,香气的感受程度意会之尚可,言传之则不易。故而作者移之以歌声,这样,就声味相移地使人意会到香的浓淡醇薄,联想到风的疾徐刚柔,并给人留下歌声萦绕,可以想象捉摸的余地。

  ②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把视觉器官上的感受、移到听觉器上来表达。因为“梵婀玲”(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紧的节奏,拉得好,旋律就悦耳动听;光和影也有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之分,调得好,色彩就悦目动人。但是,光和影是否和谐相称,是很不容易传的;琴声是否和谐好听,却是可感可辩的。所以,作者利用人们积累的经验,去揣度难懂或难论的事物,就很容易产生感觉转移的修辞效果。

  ③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作者在这里把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换成触觉感受:“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这就把梅雨瀑飘散的水珠的轻、细、滑、冷的质感全都写了出来。

  其实,感觉变换的移觉修辞格,在古典诗歌中更是不乏其例。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以静衬动从听觉来写,而“星欲稀”句则是换成视觉,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再如他的《听安万喜吹觱粟歌》中:“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则是以品尝美酒“一杯”的味觉感受道出“声音一曲”(听觉)的音乐之美的维妙感受来。至于人们赞誉备至的佳句:“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读韩杜集》)、“阶夜色凉如水”(杜牧《秋夕》),就更能使人尝到艺术上蓄美的滋味。诗的意境,不就可以感知,可以捉摸到了吗?

  难怪,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让人赞不绝口,原来他也是借助了变换触觉和视觉的移觉修辞格的功用。

  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的原则。如违反这一原则,不存在感觉转移的条件,那么就成为令人不能理解的错误和移觉。

  所谓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从上面我们所举的例句中可以看出来:如新年的爆竹声联绵不断,汇合成一天的音响,这是听觉。而“浓云”也可以是“一天”,也是“汇合”的。因此浓云虽是视觉所感,但在心理反映上同汇合成一天的音响是相似的。又如“非人间的悲凉”是一种情感,是表现社会黑暗的,因此在心理反映上同“浓黑”的视觉有相似点。“渺茫的歌声”与“缕缕清香”,天阶夜色的“凉”与“水”也都存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因此这种不同感觉是可以转移的。如果不存在这一条件,任意运用移觉,写出“天阶夜色凉如光”,就是错误的移觉法,因为“夜色的凉”和“光”在心理反映上没有相似点,这里的“光”是“没有“凉”的感觉的。

  “移觉”同多义词的义项间的转移有相似处。“尖”本是形容物体的形状的,如说“针的尖儿很尖”,是目视的感觉,但声音如果音频高,也似形状之尖,因此尖的词义就有了“声音尖”的听觉意义,这当中也存在着移觉的变化。

  修辞格,有的可以相互包容,如“呼告”就有“示现呼告”的类(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131页)。移觉也是如此,如再分小类,则可以分为“形容的移觉”(如“浓黑的悲凉”)和“比喻的移觉”(如《荷塘月色》中的例),这就不再细说了。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关于“移觉”修辞格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郁达夫之《故都的秋》
    古都的秋作品原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2《古都的秋》
    古都的秋教学
    知人论世——《想北平》与《故都的秋…
    我教《故都的秋》.
    读《古都的秋》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心灵品读,情感灌注──《故都的秋》…
    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学法举隅
    《故都的秋》课文题解
    《故都的秋》电子教材
    《故都的秋》整体把握
    《故都的秋》问题探究
    《故都的秋》关于练习
    《故都的秋》教学建议
    《故都的秋》教学建议
    《故都的秋》有关资料
    《故都的秋》教学参考资料索引·论文
    《故都的秋》多音字辨析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枝节蔓芜 非关文本──以肖家芸老师…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故都的秋》教学思路反思与再设计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教《故都的秋》
    读出感情,品出意蕴──《故都的秋》…
    我思故我在──反思《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主题思想
    《故都的秋》生字注音
    《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形似字辨析
    《故都的秋》词语解释
    《故都的秋》结构分析
    《故都的秋》写作特点
    《故都的秋》写作特色
    《故都的秋》课文分析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故都的秋》重难点讲解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课文阅读训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基础知识检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曲悲凉的颂歌(《名作欣赏》上《故…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杂谈
    《故都的秋》备教策略
    《故都的秋》课文导入
    我教《故都的秋》的导入
    《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我教《故都的…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
    《故都的秋》问题探究
    《故都的秋》模拟试题
    一曲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尝试
    因势利导,把“错误”变成课堂教学资…
    《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郁达…
    《故都的秋》赏析2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