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 陈 原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听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 3、关注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文熏陶。 (目标1确定原因: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着眼,把握文章的神韵,熟悉散文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目标2确定原因:从过程与方法方面着眼,注重散文赏析的方法与过程,同时,通过听诵读让学生增强语感。目标3确定原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着眼通过学习,关注人与自然间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关于“感受·鉴赏”方面的目标指出,高中语文应该“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对“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中提到“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等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诵读,品味作者的独到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理解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原因:本篇散文特点便在于其诗意语句营造的独特意境,对语句的赏析才能感受独特意境。而聆听诵读有助于理解情感。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教学难点确立原因:文章意境的形成主要依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这一手法才能更好的鉴赏语句。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情感世界”。)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确定原因及依据: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程度。点拨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课堂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助解决问题。此外,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才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分钟) 无论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还是“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曲意,千年来这些雕镂人心的咏秋名句度蕴含着作者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追求,而许多我国现代散文也正是达到了这种境界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要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故都的秋》放在一课时讲授时间较紧,简短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进入文章意境,同时通过课件的运用介绍作者,有利于学生接受也节省课堂时间。)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提问: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提问: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提问:快速阅读全文,给段落标上序号,找找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集中在哪些段落描写?(课件出示。) 明确:“特别的清、静、悲凉”,秋景:3~11段。 (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三、细节品味(30分钟) 下面老师来把作者细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朗诵一遍,同学们在听朗诵的同时做两件事情:一是圈出文中写到的秋景;二是找出文中的秋声有哪一些。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着诵读去北平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 (朗诵。)(8分钟。) 提问: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提问: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景是这样的冷清。 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 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提问:我们来仔细听听北国的蝉声,看看这孤独的秋蝉的鸣叫有什么特点?能引起人怎样的感受? (给学生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时每组请一位同学起来表达。) (秋声很多,择有意味的一点进行分析,如此设置不致泛泛而谈。) 明确:(教师小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6分钟)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孤独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 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 提问:文章读到这里,我们聆听了秋声、欣赏了秋色,感受到郁达夫为我们描绘的北国秋景,但是在文章的第三段,提到北国的秋天,郁达夫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明确: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陶然亭的柳影、潭柘寺的钟声等等。 提问: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先想到的是这些很有北京特色的景物,但是在文中作者详细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些普通的喇叭花、知了的叫声、槐树的落蕊等等?作者这样行文的意图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用平凡的事物表现出古都的秋味更显的秋味的浓重,也更好地让读者引起共鸣。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写作的心理动机,发现作者的言下之意和精妙之思。) 提问:作者从故都的秋声、秋景中品到了秋味,那么“故都”本身与秋天又没有什么契合点呢? 明确:故都已经不是一个盛师王朝的都城,他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这与秋萧瑟、肃煞的特点是接近的。 (让学生理解社会与自然在作家的笔下结合的是怎样的巧妙,引导学生个性思考。) 讨论:作者笔下的秋声、秋景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通之处? 明确:景物多是冷色调,秋声也是席位衰弱的声音,这与作者要表达的“清、静、悲凉”在神韵上是一致的。正如诗歌中的意向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里的秋景与秋声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 提问:这种通过写景来达到抒情的目的的表现手法叫什么呀? 明确:寓情于景。 (引导学生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情与景的关系,继而理解本文表现手法) 《故都的秋》虽然没有用古代诗词那样凝练的语言,却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8分钟) 欣赏了这一派秋景,老师发现了文章中两个不和谐之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又写到了南国的秋,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课件出示) 提问:第12段脱离了古都的秋景,而对国内外写秋的文学作品大发议论,他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课件出示)(8分钟) (此二问使学生主动对写作手法进行探究,理解作家落笔的好处。) 三、总结(3分钟)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在结构上,总起、分叙、议论、总结,文气贯穿始终,形散而神不散,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诗人徐志摩在一首小诗《私语》中写到: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他的情感也随着这故都的秋流去了。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秋味、读出愁思、读出对故都的秋的眷恋! (在诵读中结束教学,将故都的秋意与作者的秋思留给学生揣摩) 四、布置作业(2分钟) 写一篇短文,题目《福州的秋》,不少于800字。 (布置此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学习仿效,锻炼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可作为本单元作文训练。)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