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秋可谓情有独钟。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而郁达夫以其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故都的秋》。文章质朴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唇齿留香,堪称佳作。
“故都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没有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所称道的秋味,存在于那些自然界里自生自灭,不易为人所注意得普通的生命里。在他的笔下,“故都的秋”有着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处处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郁达夫曾说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散文当然更是如此)。例如:写秋院的清晨静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听着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
在文章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因此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但是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这样写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呢?不,从客观方面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人的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人的心魄。从主观方面讲,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冷落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一九三四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因此,作品中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作者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再者,这样写也跟作家个人气质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所以形成了抑郁善感的性格。因此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秋乃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因此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