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生的思维、想象与情感尽情飞舞 ──《斑羚飞渡》教后记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中学 高凌云 学习《斑羚飞渡》一课时,在充分朗读课文以及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感悟文章内容,学生们激情飞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 品味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敏锐的感觉。”我认为,多让学生推敲分析课文的妙词佳句不失为训练语感的一种好方法。本文动词形容词的准确运用和比喻的精妙是学生们推敲品评的重点。学生对词语的品评极富感情色彩。一学生认为第4自然段中“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的“庄重”用得恰当,写出了镰刀头羊沉着镇定的指挥家的风度和气质。一学生认为第8自然段中的“悲怆地咩叫了一声”中的“悲怆”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中的“沉重”用得好,写出了镰刀头羊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的留恋。它是多么希望活下去啊,但为了整个种群的生存,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还有学生认为第16自然段中的“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中的“坚定”用得好,这个词写出了镰刀头羊甘愿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它宁可选择跳崖,也不把自己留给“敌人”──猎人们。学生们还对课文的许多比喻进行了评点:“宛如一线天”,“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就像两艘宇航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比喻用得准确、形象、新颖,正是比喻的恰当运用让文章波澜迭起,更加引人入胜。如果去掉这些比喻,文章则黯然失色了。教师宜引导学生体会以上词语以及比喻的妙处所在,以及删去该词语、该比喻和换用该词语和该比喻的效果如何不同。 二、品评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能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有价值。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提倡学生们互相解决问题。学生朱鸿儒积极举手提问,在《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的第10自然段中,最后一句是“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他认为“摔得粉身碎骨”在文中前后矛盾。他说,老师你看在课文第3自然段结束有这样的描写“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显然,这只老斑羚是落到水里的,不可能粉身碎骨。别的学生同意他的观点,积极补充。在课文第2自然段强调“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所以第9自然段“公斑羚”“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也应该落到水里,是不可能粉身碎骨的。又有学生补充第13自然段还有这样的描写:“一老一小一起坠入深渊”。《现代汉语词典》对“深渊”的解释是“很深的水”。那头衰老的母斑羚和小斑羚既然是坠入很深的水,也不可能被摔得粉身碎骨。因此,文中“摔得粉身碎骨”在文中前后矛盾。 学生们被这种敢于怀疑的精神感动着、激励着,争相发表对文章的看法。一学生积极举手说,本文还有照应,4段“雨后湛蓝的苍穹”为5段彩虹出现铺垫,否则第5段写彩虹太突然,让人感觉不真实。老师提示,课文中还有照应的地方吗?学生积极举手。一学生说第8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大致均衡”与课文最后只剩镰刀头羊照应,“大致”用得准确。7自然段中的“如梦初醒”与第5自然段的“似乎进入某种幻觉状态”照应。第3自然段斑羚陷入绝境时的慌乱与第8自然段中的秩序井然对比照应。 鼓励学生提问题并不是一味的放任,教师要起好引导的作用。学生想不到的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提出来和学生们一起探讨。比如本课“彩虹”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完全可以适时地提出来。 三、尽情想象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感悟文章语言品评文章内容时无不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学生在评点第9自然段中的“咩叫一声”时想象很丰富,一学生说是它是在兴奋地叫,庆祝自己飞跃的胜利;一学生认为那是在斑羚的哀号,它在哀悼被自己踏入深渊的公斑羚;一学生则认为那是斑羚对猎人嘲讽地叫,不仅仅是嘲讽,还有示威。精彩的回答让老师久久回味。猎人为什么没有立即把羚羊赶尽杀绝,而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了呢?一学生提出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一学生说那是那些猎人想活捉斑羚群,猎人们很残忍;一学生接着说,后来看得目瞪口呆,不知干什么了,勇敢智慧的斑羚们趁机逃跑了;又一学生说猎人们肯定被斑羚们的整体意识、牺牲精神感动了,在自责呢。 顺着文章内容合理展开想象,抽象的文字顿时具体生动起来,在这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去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去捕捉作者心灵震颤的瞬间。学习语文真是其乐也融融。 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放手。在学生展开思路、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应成为他们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畅想 、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情感激荡、任思路纵横,任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舞。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斑羚飞渡,沈石溪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任学生的思维、想象与情感尽情飞舞──《斑羚飞渡》教后记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