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历史上的宋江只是被一笔带过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宋江这个人物,不知道《水浒传》这部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宋江的仗义疏财,好多人喜欢他,因为他主张招安,好多人厌恶他。那么怎么来看宋江呢?通过重读《水浒传》,想着通过书中关于宋江的描写来解读宋江这个人物。+
一、宋江的初步印象
给晁盖等人报信,是宋江的第一次出场。刚出场对宋江有一番介绍:“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一段介绍在水浒传中是绝无仅有的,《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但宋江不一样,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三个性格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这三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士”、“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私放晁盖,实际上是他的工作了。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有一段心理描写:“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於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那么对于这件事,按照常理来说呢,他可以有几种选择,一个向上面汇报。说晁盖窃了生辰纲,现在事情败露了要把他抓住,这种做法会给他立功的机会,但是同样会损坏他在江湖和民间的声誉;第二种选择他可以听之任之,不向上面汇报,也不采取别的行动,无论是对官府来说还是对晁盖来说,这种中庸的处理都能够说得过去,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不告诉晁盖是因为公务;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给放走,可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要放走晁盖。这时,宋江是知法犯法,能够做到这样在别人可能容易,可是在宋江就很难,这件事证实他是一个仗义的英雄。为什么这样说?这需要从他的实际情况来说。他是农民出身,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都这样那样的影响。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因为他不是大官,他只一是个小吏,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有一些体验,这给了他仗义疏财的基础,也有一定的有别于统治者的正义感;因为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这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基于他的职业特点,他能够做出私放晁盖的事情来极为不易。这个选择很重要,也很能够说明问题,为了义气他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这个选择用事实强有力的说明了他三个绰号所代表的他的为人和性格,私放晁盖的举动无疑让宋江的形象一开始就很高大的立在了人们的面前。
以上是他为人的初步印象,下面看他处事的初步印象。
宋江听到晁盖犯事的情况后,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拔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於人。”拔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拔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这段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个一般的宋江,遇到这么大的事情,他内心很紧张,可是并不表现出来,而且在应对之中,他处置得如此得体、周到,既准确的体现了自己公人的身份,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并没有让这些人产生怀疑,看得出宋江处事老辣,非寻常人。他通风报信之后临危更是不慌不忙。知县看了文书,“大惊,对宋江道:‘这是太师府遣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既给晁盖腾出了时间,也告诉知县要想得周到,是为了捉住这几个人。这种处置带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他是一个押司,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处事周全,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玩弄权术。
晁盖上了梁山之后,派刘唐送去百两黄灿灿的金子,以谢他的救命之恩。宋江只象征性地留下一块,其余全让刘唐悉数带回,并嘱咐道: “贤弟,你听我说。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宋江家中颇有些过活,且你在放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却来取。”这绝不是虚情假意,更不是怕日后受到牵连,因为在前报信救下晁盖七人,就是担着身家性命干系的。这个细节和前面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希望晁盖他们不要出什么闪失。而且让刘唐连朱仝等人的都不用留下,从侧面又表现了宋江的处事周密细致,他考虑到惊动的人越多,事情越容易出现漏洞
写宋江怒杀阎婆惜,实际上是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开始。其实,按照宋江的性格和其平时的为人,在阎婆惜红杏出墙后,他已经有所知觉,实际上在和阎婆惜的关系中,他本无太多的欲望,已经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或者如果当时阎婆惜把招文袋当时拿出来还给宋江,他也不会作出杀人的决定。阎婆惜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地要挟宋江,其实也正是他很了解宋江的日常的为人和性格。可是这次不是,和犯了株连九族的贼寇有干系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的。这时的宋江只是着急,也没有动杀人的心思,所以阎婆惜提出的几个条件他都答应了,只不过那一百金无法当场兑现,偏偏阎婆惜不依不饶,争夺开始,宋江拿刀子在手也只是威胁,直到阎婆惜喊道:“黑三郎杀人也!”这才提起了宋江杀死阎婆惜的念头。待到杀人的时候,宋江的手法也很利落,而且后面又补一刀,能够看得出宋江的果断。这是他处事周全圆滑性格的另一面。宋江杀人出来,告诉阎婆“你女儿忒无礼,被我杀了!”的细节很有意思,看得出宋江杀人后的慌乱的不安。小说的写人,真实一笔不闲,句句精彩。
对于宋江,这初步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尽管其貌不扬,但是他的确是江湖中人和老百姓喜欢的那种人,真正不妄“及时雨”的名号。
有人说,宋江在上梁山之前还是个英雄豪杰,上了梁上之后就彻底变成了一个一心要招安的假头领了。这话带着很浓的感情色彩,而且笔者本人也很不喜欢上山之后的宋江。宋江从坚决不上梁山到最后不得已上了梁山有一个复杂的过程,理性的分析这个过程,就能够理解宋江作出这些来有他的必然性。(
(
二、宋江被逼上梁山私放晁盖事件,因为宋江的处理并没有影响到宋江的生活。可是往往事情会祸起萧墙,宋江的问题出在女人的身上。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杀了人,杀人之后虽然被雷横和朱仝私自放了,毕竟宋江没了立脚的地方,自然要逃亡。在三个可去的地方中,他选择了柴进。在柴进的庄上一呆就是半年,因为想家,又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回家去暂时寄居在了孔太公庄上。遇到武松之后,武松前去二龙山,宋江投清风寨花荣处去。这一段时间宋江是躲避官司,他并没有任何多的行为,这是一段闲的时间。应该说躲避官司的时候,宋江压根没有动过造反的心思,除了想家想父亲,更多的是琢磨着如何赶快把官司了结。
临和武松分别的时候,宋江给武松有一番话语:“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夥之後,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後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後相见。”这段话不是两个人依依惜别的时候随便说的应景的话语,而是宋江的肺腑之言,可谓言由心生。从内心深处来讲,宋江喜欢结交英雄好汉,可是他从没有接受过这些所谓的英雄好汉的生存方式。对于宋江来说,好汉被逼无奈造起反来,终究不过是一种临时的权宜之计,不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够放弃为朝廷尽忠的信念。即使这种回归主流生活的希望很渺茫,也要想方设法地去追求这个目标。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青史上留得好名。这是宋江认定的大事业,也是他招安思想的基础。他不但一开始就把这个思想就灌输给武松,同时也授意武松在自己追求“正果”的时候,也要撺掇鲁智深投降。
因为在清风山救了刘知寨的夫人,给宋江留下了隐患。到了清风寨,闹出事情来,看着宋江事实上就已经是造反了,可当他看到石勇带来的信,急急要回家去为父亲奔丧,谁都拦不住,这是“孝义黑三郎”的举动。可是急急奔丧的宋江却发现是父亲想他赶紧回家来而设的骗局,看到家里安好,放下了心,谁知旧官司依然要找上身,被刺配江州。
临出发。宋太公教诲宋江:“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是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你可宽心守耐。我自使四郎来望你。盘缠,有便人常常寄来。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痔你入夥,切不可依随他,教人骂做不忠不孝。此一节牢记于心。”这段话传达出几个信息:一是宋江的孝和宋太公的疼爱是同样的,这是强烈的亲情;二是宋江的招安思想基础不但来自职业,同样也来自家教。
宋江不想让梁山泊的人知道,可是不可能不知道。他阻拦刘唐杀害公人,甚至用自杀来要挟,能够看得出他把后路留得很远,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他所犯的事情好几件都是可以杀头的罪,可是他仍然没有放弃他所要追求的东西,很固执的服刑。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是不能够忽略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在于宋江题反诗而引来杀身之祸,重要性在于宋江在题反诗前的那些自省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宋江追求的不是江湖上的虚名,他是学吏出身,想求得是朝廷的功名和利禄,可是他没有任何的成就感,因为不仅仅是混到三十多岁还是一个刀笔小吏,而且连着个刀笔小吏都保留不了,成了一个负罪在身的配军。他在江湖道上的确是盛名,可也是这江湖上的盛名让他作出了违背朝廷法律的举动,也正是这江湖上的虚名让他的命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唯一让他能够聊以自慰的也只能是这江湖上的虚名。不知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就涌出了这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写完还不过瘾,又加四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不说这是写的好坏,但看其中所表达的内容。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宋江自负是个人才;“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得不到重用也就罢了却落了一个刺配江州的苦命,牢骚是一点点升级;“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相信宋江写这两句的时候是咬牙切齿的,报仇的心思在酒醉的情况下脱离理智的约束流露了出来,虽然报仇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头。“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四句更像是酒喝高了以后的豪情万丈,尽管是酒的作用,可是气势却不可一世,而且还署上了自己的姓名。
黄文炳读的透彻,宋江因为这首诗招来了杀身之祸,虽然装疯却逃不过严刑逼供。梁山上的人靠劫法场救出了宋江,并且宋江和晁盖一帮人杀了不少官兵,闹了两座州城,恰好应了他写的两句诗:“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
杀了阎婆惜、反了清风寨,宋江始终没有动摇他的初衷,只有到这时,宋江就才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前面都是各位兄弟劝他上梁山,他百般拒绝,这次他清醒理智得很,自己提出了只有走上梁山的路了。于是在白龙庙二十九人聚义的基础上,梁山泊四十人排了一个座次。宋江,这个梁山泊真正的精神领袖真正地坐在了第二把交椅上。
从他不得不山上的这几件事情的过程可以看出,宋江的上梁山并不是为了造反,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暂时存身,保全自己的性命,这个出发点和晁盖等人是没有区别的。宋江和晁盖不同的是,宋江有他成熟的思想和价值理念,晁盖是彻底放弃原来的生活,而宋江不得已的时候放弃只是权宜之计,他从头到尾压根没有想过彻底和原来的生活告别,而只是通过这暂时的放弃来谋求最终的重新拾起。尽管他也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的路,尽管他也对自己在现实中的遭遇不满和牢骚满腹,可是他坚定的意志和坚实的思想基础决定了最终走向招安是必然的客观的讲宋江的招安思想,排除那一点点私心,他的招安思想多多少少还是从兄弟们的前途命运方面有所考虑,也就是说他的招安思想是和他对待兄弟的真诚和仗义分不开的,只是他过多的考虑了将来有个忠义的结果,却忽略了弟兄们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忽略了为获得一个忠义的结果将会付出的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