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
让过去成为亲切的怀恋 ──我教《最后一课》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吴晓燕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从都德的《最后一课》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最后一课意识和写作意识这三种意识,以此为全文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让过去成为亲切的怀恋,让课堂成为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点。全文主要是自己在教学时的真切体验和心得。 【关键词】 语文 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 写作 意识 在芬芳的语文世界里,一个故事就是一种精神,一点触发就是一份启迪,一种方法就是一项技能。一篇美文,对于学生,犹如水、空气和阳光,滋养他们的性情,濯亮他们的精神,升华他们的境界,增长他们的才干。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法国历史为依托,以爱国情怀为主旨,以贴切的描写为铺垫,以学生的心理为贴近口,被再度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我认为就是一篇值得推崇的美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后一课》我设计成这样:把“爱国主义意识”作为课文的一个立足点,把“最后一课意识”作为课文的一个触发点,把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作为课文的一个借鉴点,试图培养学生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意识,永不褪色的最后一课意识和易学易用的借鉴写作意识三个意识,让异国的历史,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在学生心中窜起一颗颗火苗,让过去成为今天亲切的怀恋。 一、爱国主义意识──课文的立足点 1、“导语设计”引入爱国主义意识: 同学们,在上新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科学家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76年,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典礼上,这位美籍华人不用英语发言,而用中文。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了世界强烈的反响,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你们知道这个科学家是谁吗?为什么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感动? (丁肇中,因为他深深的爱国情怀) 2、“整体把握”漫谈爱国主义意识: 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漫谈自己初读课文后,感触最深的一点,并简单阐述理由。有学生谈到为全镇老少集体听课而震惊,有学生谈到韩麦尔先生课堂上的一番自我忏悔而动容,有学生谈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而啧啧称赞,有学生谈到老师宣布下课的情形刻骨铭心,更有学生谈到小弗郎士迟到的觉醒而扼腕叹息……这点点滴滴,零零碎碎无不体现法国人民对祖国的一片热爱。 3、“自由讨论”聚焦爱国主义意识: 在研读赏析课文时,围绕“上最后一课之变”,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与往常有变。例如,韩麦尔先生外貌上变装;镇民朗读时变声;课堂气氛变样;小弗郎士听课变易;大家行为观念变新;镇布告所消息变坏……这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缘于一次历史的巨变──阿尔萨斯和洛林变成普鲁士的土地! 4、“我看人物”解说爱国主义意识: 在把握人物形象时,设计辩论式话题:有人说韩麦尔先生随便懒散、自私自利,有人说韩麦尔先生随和忠诚、伟大崇高,你是怎么看待的?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关于小弗郎士:对这个人物,你是怎么看待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5、“我学我感”总结爱国主义意识: 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①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感言一环中,要求学生用一句歌词或一句格言或一句名言或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爱国主义意识。如: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这片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 二、最后一课意识──课文的触发点 失去的东西就是值得留恋,即将离去的就是倍加可爱。且不说神圣的领土、主权,那份沉甸甸的民族尊严让人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单是日常的工作、学习,那份淡淡的平凡生活也往往让人追悔莫及、肝肠欲断。可通常情况是“今朝有乐今朝乐”,世人对待拥有总是抱着一种满不在乎、可有可无、随便无所谓的态度,而一旦拥有的成为既定的消逝时,才蟠然醒悟。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在让我们感受那份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外,我以为最切实际的一点触发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最后一课意识”。 我设计如下几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最后一课意识”: 话题是“当小弗郎士明白自己上的是最后一课时,心里想些什么? 1、要求深情读出“最后一课意识”: 语气低沉,语速缓慢,情感富有变化,声音抑扬顿挫。 2、要求真切说出“最后一课意识”: 此时此刻,小弗郎士百感交集,具体说说有哪些情感? (后悔,自责,惋惜,痛恨,尊敬,决心,学有所感的新奇与乐趣) 3、仔细揣摩探究“最后一课意识”: 文中写到小弗郎士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你认为是韩麦尔先生备课仔细了,讲解细致了的原因吗?你觉得小弗郎士容易懂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什么? 4、唤醒燃起自己的“最后一课意识”: 你平时是怎样对待上课的?请实话实说。 学生自由发言后,不妨引导他们:我们真的有很多时候也这样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不过是一堂课而已,明天还不是照样上?少上多上有什么区别?先让自己轻松一下吧。平时的散漫、随意、怠惰埋下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掌握肤浅、各项能力欠佳的恶果。其实,每一天,每一堂,都是最后一课!珍惜幸福生活,珍惜美好校园,珍惜学习机会,应从每一个最后一课开始,如果我们时刻牢记自己上的是“最后一课”,也许,不!你就是小弗郎士!那“无趣、无味、难懂、厌学”的课都变成了亲切、可爱、难忘的最后一课!为了体验这种奇妙的成就感,我们何不在心中点燃“最后一课”的希望明灯呢? 正如王尚文先生说:“语言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存有无限丰富的人类精神资源,可以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因为,人毕竟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②根据这样的理解,那么这“最后一课”也许就成了学生精神世界里的一堂课。 三、学点模仿写作意识──课文的借鉴点 《毛诗序》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写作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最后一课》取材固然巧妙:爱国这样一个深广的主题竟然借助小小的一堂课得以形象折射,自然为人所称道;结构也纵然严谨:全文以小弗郎士的耳闻目睹来揭示亡国丧家之痛,可谓独巨匠心。但我以为这些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粗略的了解、欣赏,而无法一时依葫芦画瓢,在他们的写作中要他们“大题小做,结构严谨”也是一种空洞。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妨指点易学易做切实可行的。为此,我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供探讨:你认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上,最成功的是什么?同样是刻画人物、体现人物的爱国情操,两个人物的刻画方法可否调换?为什么? 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大家达成一种共识:如果在最后一课上,对学生的描写是──小弗郎士的着装严肃而郑重;对老师的描写是──请韩麦尔先生缄默不语,一味心潮澎湃,这都将是荒唐可笑,不可理喻的,因而,外貌、心理活动固然人人可有,却非处处适用,贴切的描写永远是因人而异。 为了加强学生这种有意识的选择写作方法,便布置如下一份作业:确定自己熟悉的一个对象,创设对象的一个具体环境,选择能表现人物的一种最佳方法,写一片段作文。 名作名篇,之所以能穿越时空,传诵经久,恐怕原因众多。但正如伽达默尔说:“对于一部文本,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真正意义汲舀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③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也只是一两个侧面,其广度、深度、厚度都非一两节课所能达到的,但一线教师如果在设计引导时,关照学生的精神升华、技能提高、学习愉悦,或许应是孜孜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让美文成为学生亲切的怀念,让课堂成为学生永久的乐园吧。 ──────── 【注释】 ① 德国伽达默尔著:《解释学》,见《哲学译从》,1986年第3期 第2页 ② 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第174页 ③ 德国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383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最后一课,都德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向韩麦尔先生学习课堂教学心理学──《最后一课》教学一得 |
下一篇文章: 我教学生理解《最后一课》标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