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二
|
一、 基础识记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并解释整个词语。 物 知: 手 观: 不 所 : 一 风 : 2、填空 (1)丁肇中,美籍华裔 , 奖获得者。 (2)宋代思想家 将《 》、《 》、《 》、《 》编在一起,称为“ ”,是 家的主要经典。 (3)《大学》中提出的 、 、 、 、 、 、 、 、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4、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A.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 寻求新知识,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实验的过程 消极的观察, 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 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并说明原因。 (1).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2).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的。 二、 整体感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标题即是论点.( ) (2)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作者抨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它歪曲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 (3)“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因此,从实践中去探察物体是学术的基础( ) (4)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论证的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探察物体的方法( )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这一观点? 三、 课内文段阅读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打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四、 课外文段阅读 最苦与最乐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的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这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这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已。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 (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是 (10字以内)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答: 5.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基础识记:略 二、整体感悟: 三、课内文段阅读: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4.例证法,道理论证。5.不能,否则就不能突出途径的单一性 四、课外文段阅读1.知足 安分 达观(“难免”不得分)没有尽应尽的责任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3.(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解除掉责任”不得分,“解决责任”得1分)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就“最苦”或“最乐”某一方来表述,不得分)5.本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6.(1)每一个人都有责任;(2)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3)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人痛苦。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二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1 |
下一篇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