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六中 王 莉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体会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讲解】 一、基础知识 1、掌握下列粗点字的读音: 滁州(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láng yá) 辄(zhé) 暝(míng) 晦明(huì) 伛偻(yǔ lǚ) 酒洌(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阴翳(yì) 城阙(què) 绮户(qǐ) 踌蹰(chóu chú) 2、理解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⑴ 晦明变化者:阴暗 ⑵ 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⑶ 林壑尤美:山谷 ⑷ 泉香而洌:酒清 ⑸ 颓然于其间者: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⑹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⑺ 蔚然而深秀者;翼然临于泉上;伛偻提携;野芳发而幽香;山肴野蔌;觥筹交错;树林阴翳──见课文注释 3、翻译下列句子: ⑴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山谷尤其秀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而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⑵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的水流,那就是酿泉。 ⑶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⑷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像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渐渐消散,烟云聚拢来,山谷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⑸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而欢乐,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4、掌握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词义: ⑴ 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形容词)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动词) ⑵ 环滁皆山也(环绕) 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 ⑶ 蔚然而深秀者(幽深) 池非不深也(与“浅”相对) ⑷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的繁密的样子) ⑸ 太守自谓也(命名,称谓) 太守谓谁(为,是) ⑹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发于声(表达,说出来) ⑺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与君别意(感慨、感受) ⑻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从) 为予群从所得(cóng,次于最亲的亲属,比自己小的) ⑼ 日出而林霏开(散开,散尽) 天门中断楚江开(通) ⑽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吾谁与归(归依) ⑾ 而乐亦无穷也(乐趣) 游人去而禽鸟乐(欢乐,形容词) 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趣,动词) ⑿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关系) 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关系)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关系, 却,可是) 5、掌握出自《醉翁亭记》中的几个成语: ⑴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⑵ 水落石出:本来是写自然景色,后转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⑶ 觥筹交错:形容相聚宴饮的欢乐。 ⑷ 山肴野蔌:指野味和蔬菜。 二、要点分析 1、《醉翁亭记》中写景的方式有哪些?文中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⑴ 文中的写景有自远而近的描写,也有从早到晚、自春至冬的描写,也有由外而内的描写,也有山间夕照的全景描写。 ⑵ 文中的写景主要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也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也寄托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醉翁亭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与《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两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⑴ 《醉翁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民同乐)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愁怀的复杂感情。 ⑵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方面:《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思想。 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 两者的不同点是:《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的情怀。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醉翁亭记,欧阳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