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疏通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
3.情感目标: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关键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理顺上下文的关系。
一.导入
高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庄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领略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今天,我们来看庄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体会他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二.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2.《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三.初步感知,学生听课文范读,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抟(tuán) 迁徙(xǐ) 坳堂(āo)草芥(jiè) 夭阏(è)
蜩蝉(tiáo ) 舂粮(chōng) 蟪蛄(huìgū) 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 泠然(líng) 万仞(rèn) 蓬蒿(gǎo)
四.研习第一段
1.学生自读,梳理文段内容,教师指点。
2.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鲲鹏有什么特点?
3.指导背诵:鱼(鲲)→鸟(鹏)→飞→徙→南冥(天池)
五.研习第二段
1.学生自主翻译第二段,教师指导。
2.理顺文段的意思,学生齐读,思考大鹏是如何飞往南冥的?
明确:先是扶摇直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飞行六个月到南冥。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照应本段中的那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照应了“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说明大鹏飞的高。
4.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情况?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明确:①这个“生物”指的应该是大鹏,描述的是大鹏振翅高飞,巨大的翅膀扇动,高空气流滚滚的样子。②这句话前面写由鲲化鹏,离开水面时,巨大的翅膀扇动,“水击三千里”,然后扶摇直上,振翅高飞,飞行过程中,搅动气流翻滚澎湃,接着直上青冥,俯视大地。
5.这段写大鹏起飞过程,必须要高飞九万里,才能向南飞往南冥,这说明体格巨大的鹏鸟,要展翅高飞,需要什么条件?
明确:体格巨大的大鹏,需要同样广阔的空间,才能完成南飞的壮举。
六.研习第三段
1.学生自主梳理文段内容,教师点拨。
2.学生齐读,思考:在本段中写大鹏高飞九万里,还需要什么条件?
明确:需要巨大的风力。
3.本段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得出这个结论的?
明确:用水与舟的关系类比,导出大鹏高飞同样需要大的风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认清四段和五段内容上的联系,关注重言手法。
一.研习第四段
1.学生自主翻译、讨论,梳理文段内容。
2.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大鹏?说明了什么?
明确:蜩与学鸠用自身的经验来衡量大鹏,不能理解大鹏的做法。说明它们坐井观天,目光短浅。
3.作者是如何批驳蜩与学鸠的?
明确:用行路备粮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路程不同,所需要的条件也不同,以此来批驳蜩与学鸠“小知不及大知”。
二.研习第五段
1.学生翻译,教师订正。
2.“小年不及大年”和“小知不及大知”同样说明什么的?
明确:都是说小不及大,由物到人,小与大相比是可悲的,进一步论证了蜩与学鸠认识上的局限性,它们的层次和境界比不上大鹏。
三.研习第六段
1.梳理文章内容,学生自主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2.学生齐读,读这段文字 ,和前面所讲的有什么异同?
明确:这段文字的内容和前面的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前文是《齐谐》中的记载,而这里是“汤之问棘”。
3.为什么又把故事叙述了一遍呢?
明确:这是重(zhòng)言的手法。陆复明在《庄子音义》中说:“为人所重者之言”。即拍别人不相信,假借往圣先贤、先辈之口,替自己说话。这里,是借汤和棘之口,加重论说力量,加深对小大之辨的理解。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明确人和物的对应,由物到人都是“有所待”的。
一.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齐声诵读学过的段落。
二.检查前三段的背诵情况。
三.研习第七段
1.学生参照注释,自主翻译,教师点拨。
2.段落开头提到的四种人“其自视也若此”,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的是这四种人就像斥鴳,也就是像蜩与学鸠一样。
3.如果说开头提到的四种人像学鸠,那大鹏对应的人呢?庄子是怎样评价的?
明确:大鹏对应的人是宋荣子和列御寇。这两个人一个是犹有未树,一个是犹有所待,就是说大鹏也是如此。原来,无论是神奇的大鹏还是宋荣子和列御寇,都是有局限,有依赖的。都“有所待”,都不够题目中所说的“逍遥”,更别说比他们层次低的了。
4.总结:到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量”有大小不同,但“质”是相同的,从物到人,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自由,都不逍遥。
5.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呢?
明确:“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无所依侍,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才能真正逍遥。
板书设计:
扶摇直上九万里 →需要管阔的空间
鲲 鹏 用水与舟的关系类比→需要巨大的风力
(巨大) 批驳蜩与学鸠→ 小知不及大知(空间) 小不及大
↓ 小年不及大年(时间) 物→人
南冥 汤之问棘→小大之辨→重言(再次强调) 有所待
四种有为之人→像蜩、学鸠、斥鴳
世 人 宋荣子—犹有未树;列御寇—犹有所待→像鲲鹏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逍遥游———→无所待
教学反思:
以前在教授这课时,跟着教参的思路走,一开始就总结出前面万物都是“有所待”的,这样讲太突兀,因为“有所待”这个词在文章最后一段才出现,所以,不必一开始就把这个帽子戴上,等分析到文章最后,明白宋荣子和列御寇 “有所待”,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大鹏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时前后联系,点出万物都“有所待”,就水到渠成了。另外,文段中有些关键的句子不理解清楚,整个文章就衔接不上,如“野马”句,以前教参中都说是万物都要靠气息的吹动,也是“有所待”的表现,但这和下文的“天之苍苍”就连接不上了,我认为,“生物”应该指大鹏,而“野马”句是描写大鹏展翅高飞,翅膀扇动气流的情状,这样就能与下文直上九万里高空,俯视大地紧密的衔接了。其实《逍遥游》这课,文句翻译并不难,难就难在要弄清文中某些句子的写作意图,弄清了这些,就能把上下文意理顺贯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