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庄子讲记》节录
《庄子》在中国文学中非常有名。下面我们开始 研究《内篇》的第一篇,《逍遥游》。 在中国文化里头,逍遥这两个字是庄子最先提 出来的,庄子讲的逍遥,不是西门町那个逍遥池的 意思,那是洗澡的地方;不过也许有一点取《庄子》 里逍遥的意味。我们现在说人生要逍遥逍遥,这个 逍遥常常是修道的人的理想,等于学佛的人要求解 脱。结果我们看修道的人,又吃素又守戒,又这样 又那样,认为这叫做道。看他一点都不逍遥,越看 越苦。学佛修道要求逍遥解脱,人生既不逍遥又不 解脱,这个人生是很苦的。 《逍遥游》,我们看了这个题目要特别注意,逍 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了才可以游,不逍遥 不能游。借用佛家的观念,人生解脱了,才能够得 游戏三昧,在人生的境界里面游戏。所以拿这个观 念讲,什么叫人生?我们可以作一个答案:痛苦的 累积叫人生。人生可以解脱痛苦,就一定得到逍遥 自在。 我们现在首先要对《逍遥游》做一个纲要,大 家要把握这个纲要。《逍遥游》全篇的内涵都指导着 我们的方向。第一个主题,就是人生要“具见”,见 地具备,就是普通讲的见解,再普通一点讲,就是 眼光、思想。一个没有远见的人,见解都不行,要 想成功一个事业,或是完善一个人生,是不可能的。 所以庄子提出来“具见”,具备见地,才能够脚踏实 地,从基本做起。因此后来的禅宗,首先讲;个人 一定要“具见”,具备高远的见地,见到道才能够修 道,不能见道还修个什幺道。假如说我们见到了眼 前有一块黄金,然后想办法把它拿起来,你没有看 到黄金,在那里瞎想有什么用?所以庄子第一个提 出,真正的要见道才能修道。换句话说,人修道也 好,作人也好,要真正地了解了人生,才能够懂得 人生。那么具个什么见呢?《逍遥游》就告诉我们: 解脱的见。人生不要被物质的世界,不要被现实的 环境所困扰。假如是被物质世界、现实环境所困扰 了,那么人生的见解已经不够了。所以能够具备了 高远的见解以后,那就不会被物质的世界所困扰, 不会被人生痛苦的环境困惑了,自然会超越,会升 华。这一篇《逍遥游》,它的内涵就是如此。 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同人的最深厚的感情一 样,语言文字是没有办法表达的,不管什么中文、 英文、法文、日文,没有办法表达。语言文字如果 能如实地表达人的思想,那人舆人之间就不会有误 会了。譬如怎么表达哭,只有哭了才晓得,就是这 个道理。但是也有最高明的人,不能表达的东西, 可以转个弯来表达,那就是用比喻来表达。所以世 界上最高明的大宗教家就善于用比喻,释迦牟尼佛 最善于用比喻,如用莲花的比喻等;耶稣也很会用 比喻;庄子也常用比喻。因为有时候不用比喻讲不 出来,譬如我们恭维一个人很漂亮:“你比杨贵妃还 漂亮。”杨贵妃究竟有多漂亮,大家也没有看到过。 不过拿来比喻来说明漂亮的程度。所以《逍遥游》 里面有两个大方向,在很多关键的地方用比喻,来 告诉我们人生和修养的方法。哪两个大方向? 第一个方向告诉我们“物化”,这是中国文化中 道家的一个大标题。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 切外物,都是物理的物象变化,物与物之间互相在 变化,所以叫“物化”。譬如我们人也是,“物化”变 出来的,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彼此有变化,就变 了那么多人;人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牛奶、面包、 米饭、青菜、香肠等,经过变化又变成了人;人所 排泄的汗、口水,大小便,又变成了肥料;肥料再 变成万物;一切万物又互相变化,而且非变不可, 没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物化”。在道家的观念里, 整个宇宙天地就是一个大化学的锅炉,我们只不过 是里面的“化”物,受“化”的一个小分子而已。 要如何把握那个能“化”,能“化”的是谁呢?把那 个东西抓到了就得道了,就可以逍遥了,不然我们 终是被“化”的,受变化而变化,做不了变化之主, 造化之主。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 超出了万物的范围以外,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 的自在。那么,庄子同时在这个观念里头也告诉我 们,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如果明白了 “具见”,见到了“道”的道理,我们人可以“自 化”,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生命, 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第二个方向就 告诉我们,真正的变化是什么?人的变化。我们人, 可以把自己升华成超人。这个超人怎么变呢?超人 就在最平凡中变。我们做到了《逍遥游》这两个要 点,才真正达得到逍遥。 提到《逍遥游》,整个宗旨说明一个观念,人可 以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而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自 在与自由,同时也说明,人民人世界不管做任何, 乃至修道,第一个要见地高超,所谓要有远见,才 能有真正的成就。一个人见解不高,他有所成就也 有限,不是讲他没有成就,也成就,也同这个小鸟 一样,腾飞跃个几丈高,在乱草上一站,随风摇啊 摆啊,也很舒服嘛。你要来抓我,“咚”地一跳,就 跳到那棵树上去了,岂不是优哉悠哉。人生的境界 也是如此。所以眼光小,知识范围低,他活了一百 岁,活得很快活,就像小孩子一样,茶杯里丢一片 小小的树叶,或者弄一点黄豆壳壳在上面漂漂,“你 看我的船,开到哪里了?唉哟,开到纽约了,你看 靠岸了,靠岸了。”然后用嘴“呼,呼”地把它吹 动,“嗬,大风来了!”两个小孩子这样可以玩上一 天。他那个境界舆做生意发了一千万美金的财,舒 服的境界是一样的啊。如同爱吃辣椒的人,吃下去 辣得满头大汗,那个舒服境界都是一样。 《庄子》这篇文章,影响了中国文化很深远,小 而言之,人们取名字都用它。如岳飞的字叫“鹏 举”,就是引用大鹏鸟来的;宋朝的神仙陈搏,为什 么叫搏呢?取“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意,陈搏 的号叫“图南”,也是从《庄子》里来的。古往今来 叫图南的,叫飞的,叫鹏的,不晓得有多少。人家 有出门读书的,我们送给他“鹏程万里”四个字。 《庄子》影响之大,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南唐时代 有一位文学家叫高越,在他没有得志的时候,文学 境界很好。南唐在中国历史上是五代时期,天下很 乱,军阀各霸一方,这个称王,那个称帝。高越当 时在湖南,湖南有一位姓李的称王,看到高越很有 学问,很有前途,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如果是普通 的青年还真是求之不得,一个小国王把公主嫁给自 己,那鹏程万里,前途无量啦。可是高越不干,他 看出姓李的有这个意思,就套用《庄子》里的典故 写了一首诗:“雪爪星眸凤鸟归,”他形容像鹰、大 鹏鸟一样,爪是白的,一个任何的生物,寿命活得 很长,变白了;“星眸”,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亮得 不得了。“摩天搏带锦毛衣,”就是庄子所讲的:“搏 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这样的 飞,文学上叫做“摩天而飞”,跟青天相摩擦。“虞 人不漫张罗网,”你不要想布好网,把我这个大鹏鸟 抓住。“虞人”是中国古代管山林,管动物的官职, 相当于农林局局长兼野生动物园园长。“未肯平原迁 草飞。”老实告诉你,你这个地方太小,还不够我翅 膀一展开,我不想在这里飞。换一句话:你不要找 我做女婿,我也不会干。这一首诗表达了高越非凡 的志气。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志气,所以倒 霉一点没有关系,将来反正“绝云气,负青冥。”
中国文化很多都同《庄子》有点关系。有古人 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一只鸟站在一根树枝上面,嘴 巴闭着不动。讲到中国画,画的境界一定要配上文 学,自己会题诗,会写字,这画就够得上文人画了。 这么一幅画,题一首诗,怎么题法?这就是难题了。 有人拿起笔来一题,把这幅画题绝了:“世味尝来浑 是蜡,莫教开口向人提。”人世间的经验多了,实在 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人生的味道像吃白蜡一样。人 的一切艰难困苦,不要向朋友诉说,也不必向别人 埋怨,像这个鸟站在这里闭着嘴巴一样,连屁都不 放,最高明了。“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 提。”这是真的。你说你肚子饿了三天,没有饭吃, 你给人家讲,人家不一定同情你,或许还会笑你。 你只有自己想办法去找面包吃就是了,没有面包找 渣子吃。像这一类的文学境界的故事,从《庄子》 里头钻出来的很多,如果你读书多了,看中国文化, 很多地方同庄子的《逍遥游》都有密切的关连,尤 其是关于大鹏鸟。
《逍遥游》现在由“物化”,物的变化,讲到了 “人化”,人的变化。换句话说,上面提到物理世界 万物自己的变化,下面提到人精神世界心的变化。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 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 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 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 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 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四等人材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 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现在青年同学要挑起中国文化的重担,就要对 中国文字特别留意。近年以来,对同学们的文字教 育太差了,差得已经没有办法再革命,因为没得命 了,不需要革了。所以现在要把文化的命根重新培 养起来。这一段很简单,我们很容易懂,但每一句、 每一个字都必须要留意。“故夫”,就是白话文的那 么,是虚字,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什么一定要用虚 字呢?古文是要念读出声的,念的时候声音像唱歌 一样,平抑音韵,铿锵朗然,要唱着下去,中间就 必须换气,所以加上虚字,既可以换气,又可以增 加文章的气势。如果不加上虚字,就念不下去了, 那就成了吵架一样,那就不对了。文学境界是柔和、 很美的音乐。所以庄子拖长音韵,那么那么来了, 因此加上了“故夫”。
“知效一官,”注意这个“效”,有些人的知识范 围有没有用处呢?有用处,用处就是成效,效果。 他的学问知识及天生的才能,可以做一个官。官有 大有小,有些人的智能知识,行为效果,当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还可以,但不能当皇帝。历史上 很多人当宰相时了不起,结果给他当皇帝就当不好 啦。有些人做小官,味道真好,做大一点就完啦, 把他压死了。有些人做个公务员,很有效;有些搞 学问写文章的人,如果叫他去修一个坏水管,他会 把事情搞得更糟,他没有办法做实际的事情。 “行比一乡,”重点在“比”字。你看庄子绝不 用重复的字,“知效一官”。写古文,写白话文一样, 每个字逻辑思考要清楚,下的定义要准确,下不准 确不行,尤其是写书面文章。绝非新闻报道,马上 机器在动了,下一分钟就要出来,管他什么话,报 道出来看清楚了就算了,反正五分钟寿命,因为大 家看过了报纸就丢嘛。要写流传久一点的文章,就 不能马虎了。
有些人的行为,可以在乡邻里比较比较。我们 到地方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中国外国都一样, 你到一个地方打听一二,哪个人最出名,不管他是 一个绅士也好,流氓也好,他的行为在这个乡村比 起来呱呱叫,真可以做一个领导作用。所以他的行 为可以“比”,在一个乡村里比起来,他是老大,是 顶尖人物。当然在一个乡里是顶尖人物,拿到国内 比起来就不行啦,因为人材更多了。
“德合一君,”古代的“德”字,不光指道德好, 而且一切思想行为,做人做事都好。有的人德性刚 好和皇帝合得很好,他两个在一起,可以搭档二十 多年,如果换了一个人,怎么都用不好。这是人生 历史的经验。你看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人物,有漠高 祖就有萧何,萧何不碰到汉高祖,换上其它两个人 就合不来,合不好。等于男女之间,有的夫妇就配 合得那么好,虽然天天吵架,但是吵得很艺术,没 有他们这样吵啊,就不会过一辈子。你不相信?有 这种人啊,夫妻之间吵来吵去,要是去了一个,另 一个也活不长了。另外找一个来,吵得都不是对象, 吵得都没有味道,打得也没有味道,这就是“合” 的道理。做生意也一样,老板有一个忠心的帮手, 他当董事长就配合得好,假如换了一个,就搞不好 了。
“而征一国者,”“征”,经验,效果。有的人治 理国家当领袖,或者当第二号人物,他的聪明智能 能够发挥,如果叫他下来开小店,他绝对受不了, 他光会大的,小的干不好。
这是“人化”,所以下面庄子加一句话: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每个人的知识境界, “比量”不同,自己看自己都了不起。都像那个小鸟 一样,你大鹏鸟飞那么高那么远干什么?有什么了 不起?我“咚”地一声,就跳到那个树上去了,我 这样还不是也在飞。所以用中国文学来批评就是: “自视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我们拿镜子照照自 己,都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漂亮,越看越伟大, 没有一个人讨厌自己。由此你可以了解人生,人看 自己都很可爱,看别人都是觉得不行,这是一定的。 偶然做错了事,脸红一下,过三个钟头一想,我还 是对的,格老子,一定是他错了。 出格的高人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上面提到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君”,“而征一国者”这四等人材,而且都是领袖 人材。什么叫领袖?出人头地,比人家高明一点。 你看有的人做小老板蛮好,像我有个同乡的朋友, 开馆子发了大财,慢慢他要开大公司,结果不到三 年就一蹋糊涂,什幺都没有了。还有一个人,爱国 奖券中了二十万,我说你要小心啊!可是他一下要 做大生意,还不到八个月,二十万光了,最后还要 去坐牢,所以他的命就是二十万。因此这四等人, 他们的范围就是如此,这些人“其自视也,亦若此 矣。”自视甚高,可是碰到另外一个高人,这个人叫 “宋荣子”。这一类的高人,古代称为出格的高人, 超出了人格范围以内,因为他没有个格,没有范围 可以范围他。“犹然笑之,”就笑这四种人,看不起 他们。
庄子在下面就提倡了一个隐士思想,他不是有 意在提倡。中国文化的道家思想推崇一种特殊的人, 这在中国文化中非常特殊,影响了我们的历史。在 拨乱反正的时代,国家民族到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候; 这一类隐士,在幕后都起了大作用。《论语》上也提 到,孔子碰到几个隐士,如楚狂接舆等,每个都把 孔子骂得晕头转向,最后孔子只有赞叹一番:“鸟兽 不可以同群”!实际上孔子的思想,对隐士非常崇 敬。什么叫“鸟兽不可以同群”?鸟类是高飞的;它 要高飞就高飞去吧;野兽是生活在山林里的,自然 就在山林过他们的生活。这些高人,该飞的飞了, 该住山的跑了。而我们呢?既不能高飞,也不想入 林,还是规规矩矩在人世间做个人吧!这是孔子捧 隐士的话。而后世儒家就引用这句话,解释为孔子 在骂那些隐士是禽兽,这是完全把书读错了。孔子 只讲“鸟兽不可以同群”,他没讲这些隐士是禽兽 啊!这是后世儒家乱加的,这就叫读书不老实。
下面标榜了一个人格,普通人可以通过修养变 成什么样的人呢?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彼其于世, 未数数然也。
这里提出了第五种人格。“且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全世界的人都恭维他:你了不起!喊万岁,跪 下来捧他,他理都不理。他既不想了不起,也不想 起不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骂他、 反对他,他决不改变自己的方向。达到这一种人格 很难了,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很难找到这样的人。 孔子在《易经·文言》里对“潜龙勿用”的解释, “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就是要有特立独行的修 养,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可见儒家和道家 思想是同一个道理。只是庄子的文章笔法华丽飘逸, 汪洋惝恍,显得更美一点,孔子只说了一句,温柔 敦厚,方正朴实。这就是齐鲁孔孟文章舆老庄南方 楚国文章不一样的地方。“定乎内外之分,”“分”是 份量。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物?什幺是心? 他对自己做人的道理看得很清楚。“辩乎荣辱之竟。” 他对于人世间什么叫做真正的光荣,什么叫做真正 的耻辱,看得很清楚。自己遭到了耻辱,绝不因为 现实社会的影响而有所改变。生活中钱多了当然很 光荣,倒霉了谁都看不起,他一概不管,因为这个 现象与他本身独立的人格不相干,所以他能辨别得 很清楚。“斯已矣。”这些人了不起啊。儒家标榜的 圣人、贤人、君子就做到了这种程度,庄子也非常 佩服。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句话妙了,可以 作两种解释:一方面,历史上的高人隐士不是屡时 有的,不容易看得到,可能几百年才出一个;第二 种解释,这些高人隐士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一些地方 不同意。“数数”,没有常常认为都同意了。就像现 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里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可以保留这一票不投。 说到隐士思想,在这里我们插一段题外话。挂 在这儿的这幅对联,是道家的陈搏写的。陈搏道号 希夷,他早已被道家推为神仙的祖师。一般民间通 称,都叫他陈搏老祖。他生当唐末五代的末世,一 生高卧在华山修道。五代末期有个皇帝,历史上称 为周主,很了不起很精明,当时周主几乎统一了中 国,可惜三十九岁就死掉了。周主曾经找陈搏帮忙, 陈搏婉言推辞了。陈搏有一首名诗:“十年踪迹走红 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豪 不如贫。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 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从这首七言律诗 中,很明显地表露陈搏当年的感慨和观感。“十年踪 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陈搏生当乱离的时 代,在他少年或壮年时期,何尝无用世之心。只是 看得透彻,观察周到,终于高隐华山,以待其时, 以待其人而已。“紫绶纵荣争及睡,”周主请他当宰 相当军师都不干。“紫绶”,古代做大官,穿紫袍, 系玉带,我们看戏就知道,戏中的大官出来,在腰 里挂那个带子,好象有水桶那么大,这并不是为了 把衣服捆紧,而是拿来做官阶的装饰。“朱门虽豪不 如贫。”富贵人家的房子门口,都是用最好的红油漆 粉刷的。可是陈搏认为世界上最享福的是穷,一无 牵挂。接着是他当时看到的情况:“愁看剑戟扶危 主,”因为陈搏生在唐末到五代的乱世之中,几十年 间,这一个称王,那一个称帝,都是乱七八糟,一 无是处。但也都是昙花一现,每个都忙忙乱乱,扰 乱苍生几年或十多年就完了,都不能成为器局,所 以才有“愁看剑戟扶危主”的看法。同时又感慨一 般生存在乱世中的社会人士,不知忧患,不知死活, 只管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过着假象的太平生活, 那是非常可悲的一代。因此便有“闷听笙歌聒醉人” 的叹息。因此,他必须有自处之道,“携取旧书归旧 隐,野花啼鸟一般春。”高卧华山去了。这是隐士思 想的代表作。我们小的时候都晓得:“彭祖年高八百 岁,陈搏—睡一千年。”他老人家睡醒了一问:“我 那个老朋友彭祖呢?”“已经死掉了。”“短命鬼,才 活了八百岁就死了。”你们看,这幅字就是他写的, 很有神仙味道乙,实际上陈搏是介乎道家和儒家之间 的人物。宋朝的大儒邵康节,从他那里接受了《易 经》的学问。他高卧华山,等到宋太祖赵匡胤陈桥 兵变,黄袍加身了当起皇帝来了,他正好下山,骑 驴代步,一听到这个消息哈哈大笑,笑得从驴背上 跌到地下来,人家问他怎么搞的?他说从此天下太 平了。他是万事都有未卜先知之明的。这一类人物, 就是“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你懂了这种历史, 就会对“未数数然也”一句,有臭豆腐一样特别的 味道了。
虽然,犹有未树也。
即使这样,他还没有建树,还没有得道呢。
这—段;庄子提出来的是“人化”。也就是人的 真“比量”的境界。但这还属于俗谛,还不属于真谛。 御风而行的列子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 者也。
第六种人了不起了。庄子的老师“列子”,“御 风而行”,他是会飞的,到达了地仙之份。列子在空 中飞了多久呢?他挺凉快挺舒服地飞了半个月,就 又飞回来了。人修到地仙这一步也很好啊,活得蛮 有趣味的。“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你们一般 人天天吃素,天天拜佛求佛保佑,求菩萨赐福,你 能求得到这个境界吗?你不信,去拜一万年佛,看 看能不能拜飞起来。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一般人认为这 很了不起,“但是庄子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了不起, 飞起来不过是不需要走路而已嘛,还是相对,还要 依靠一个东西:风,没有风你飞个什么啊?同鸟没 有空气就飞不了一样。这仅仅是佛法中的一种小乘 境界。修得神通具足,会飞了,没有什么了不起, 要是被庄子看见了,会马上把你拉下来。像我们打 坐,只有个空的境界,就是相对,就束缚在里头了。
真俗不二
第六种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七种人妙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这种人没有看见遇,不过满地都是,他是大乘 境界。“乘”的是什么?“乘”的是“天地之正气”, 气是我加上的。什么叫“正”?我们坐着也很正,并 不歪啊,也算“乘天地之正”吧?要参!勉强套用 孟子一句话,就是“浩然之气”,即天地正气。这一 类人也不要飞,也不要作怪,普普通通。“而御六气 之辩,”哪六种气呢?有两种说法:拿中国的医学来 讲,阴阳风寒暑湿六种气;还有一种说法,《易经》 的十二辟卦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六个月属阴,六 个月属阳。由乾坤两卦开始变化,五天一候,三候 一气,六气一节,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气候 变化都不同,影响我们的生命活动,因此而产生生 老病死的现象。如果有修养的人懂得了修道,物理 世界起什么变化,他心理和生理都会有所准备,因 为他本身“乘天地正气”,有了很高的修养功夫,他 就不受物理世界的支配,而且可以支配物理世界, 就可以驾御控制“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他活 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玩,—切都在游戏三昧中,优哉 游哉。游到哪里呢?游到“无穷”,无量无边的时间 空间不能限制他,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 缚。
“彼且恶乎待哉?”人生提升到这样一个境界, 是绝对的,没有什么相对。等于佛家释迦牟尼佛生 下来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不 是指释迦牟尼这个人,并不是指这个小我,而是说 人的生命有一个“大我”,超然而独立,超越了物理 世界。庄子是用另一个方法来表达“恶乎待哉”?宇 宙间一切都是相对的,要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才 能达到真正的绝对。
庄子所讲的大乘境界,什么道理呢?这里我们 姑且安一个佛学名称:“真俗不二。”“真”是真谛, “俗”是俗谛。不要离开现实的世界,他自己就超越 了这个现实,世间与出世间“不二”,“不二”就是 不二法门,就是?“一”。那么怎样才能做得到“真俗 不二”呢?下面庄子点题了: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是老子讲的真正的“无为”,不过老子只讲原 理、原则。庄子提到了“至人”;“至者,到也。”人 要是做人做到了头,能把握自己的生命,叫“至 人”。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算 “至人”。怎么才能成为“至人”呢?“无我”。“至人 无己”,没有我自己。这个难了,人生要达到无我很 不容易。睡觉睡着了不叫无我,那叫昏头;死了的 人可以做到无我,那不算。我们坐在这里活着的人, 谁能做到无我?无我不光是理论,它也是工夫啊! 什么工夫呢?道家讲:能够“乘天地之正,御六气 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做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比“至人”更进一步的是“神 人”。我们这里参考佛学思想,到达八地以上菩萨境 界,叫“无功用地”,一切都无所用功了。也就是老 子所讲的“无为”。无论上帝也好,耶稣也好,菩萨 也好,他救了世界的众生,人看不到他的功劳。他 并不认为自己有功劳,也不需要人跪下来祷告礼拜 感谢,他觉得你应该感谢自己,与他毫无关系。真 到了“神人”,是“无功”,无功之功是为大功,如 同太阳一样,永远给天下光明,而不需要任何感谢。 “圣人无名。”叫“圣人”只是勉强加一个代号, 真正的“圣人”,他不需要“名”。世界上圣人菩萨 很多,我经常发现社会上很多普通的人,做了好事, 甚至做了很了不起的事,别人都不知道,所以我常 常看到“圣人”,而且是真的“圣人”。像我们这些 只是“剩人”,多余的人。
庄子提出了第七种人,这是真正的榜样,比那 些飞起来的神仙高得多了。但是他在哪里呢?在最 平凡当中!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平凡。所以了不起 的人在哪里找?就在现实世界最平凡中去找。因为 “圣人无名”嘛。菩萨、神人绝不挂一个招牌说我是 菩萨,我是神人,如果挂招牌,那是广告公司的事 情,与他没有关系。这是《逍遥游》的第四个重点, “人化”。人化有三个原则:“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尤其明白了“圣人无名”这一句,我们 就可以了解老子所讲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一 般人粗浅地读过去了,认为老子是骂圣人,不错, 是骂圣人,骂哪一种圣人?其实老子骂的是标榜自 己是圣人的圣人。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绝不承认 自己是圣人。如果觉得自己有道,那是贴标语,喊 口号,没有用的,这已经不是圣人了。所以,“圣人 无名”。无所谓圣人不圣人,最伟大的在最平凡里 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无己”、“无功”、“无 名”,功盖天下而自己觉得没有做过事,道德修养才 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