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逍遥游(节选)》
1、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词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众人匹之
(3)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
三餐而反(反:同“返”)
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
此小大之辩也(辩:同“辨”)
旬有五日而后反(有:同“又”;反:同“返”)
御六气之辩(辩:同“变”)
(4)词类活用
彼于致福者(致:使动用法,使……致,招致)
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名词作动词,南行)
(5)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②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③反问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宾语前置句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语后置)
翱翔蓬蒿之间(状语后置)
2、内容把握
《逍遥游》是“辞趣华深”的《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更是先秦散文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前人称庄子散文“纵横跌宕,奇气逼人”,是说他的散文雄伟恣肆,大起大落,无所羁绊,同时又构思奇特,不落俗套。《逍遥游》旨在说明,人应当脱离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从思想内容来说,当然是不切实际的,但这篇文章却写得挥洒自如、想像丰富,足以称为我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结构安排及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1——6):阐明世间万物之间只存在“小大之辩”,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大至鹏鸟,小至蜩鸠,都受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
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1——3):写“大”的代表鹏鸟“有所待”。
其中,第1段描写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而第2段则引述《齐谐》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的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的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类比,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接下来,第三段,从反面设喻强调鹏鸟“所待”的条件。作者连用了浅水不能漂浮大舟,杯水只能负载芥草而不能承载水杯等比喻,说明形体巨大的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方能南行。这就是“有所待”。
第二层(4——5):设喻对比,阐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小”的蜩与学鸠以及朝菌与蟪蛄,不仅不及“大”的“冥灵”、“大椿”、“彭祖”,而且都是“有所待”的。
其中,第4段,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与鹏鸟一样都是有所待的。蜩与学鸠自以为得到逍遥,嘲笑鹏笑南飞是多此一举。作者以三种情况下的行路备粮为喻进行反驳。蜩与学鸠的自鸣得意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作者下文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第5段,用“小知不及大知”承接上文,“小年不及大年”引出下文,作者以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它们之间虽然客观上有大小之分,也造成了认识上的高下之异,但有所依赖,“有所待”都是一样的,因而都不能“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
第三层(6):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展翅南飞的雄奇壮观,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相互呼应和印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
第二部分(7):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明全文的主旨。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
文章主旨:
《逍遥游》借用寓言说理,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
3、问题分析
(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2)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①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a.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b.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唯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②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是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不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它们虽然也有“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胃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二)《兰亭集序》
1、有关“序”的文学常识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还有很像是抒情散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后来的“史序”都是继承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突出的典型为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我们学习的《兰亭集序》即是此种类型。
2、作者以及作品的有关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321 — 379 ),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人,居住在东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士族出身,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世称“王右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当时正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饮酒赋诗,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王羲之把这些诗汇编成集,即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兰亭集序》。因为序文是王羲之用他绝妙的行书书写的,因而成为后世极为推崇的法帖。
2、文言知识掌握
(1)重点词语掌握
映带左右:映衬围绕。
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品类之盛:自然的万物。
信可乐也:实在,真。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所之既倦: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2)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
引以为流觞曲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水弯曲)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活用为动词,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同样看待)
足以极视听之娱(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耳目)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悟言”,交谈)
虽趣舍万殊(“趣”通“取”,“趣舍”,取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同“故”,因此,所以)
(3)古今异义
左右:古:常指帝王的侍臣。 今:多指左和右两个方面。
其次:古:曲水之旁,即它的旁边。 今:次第较后;第二。
俯仰:古: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今:低头和抬头,或一举一动。
觉今是而昨非:古:正确,错误。 今:判断词,是,不是。
悦亲戚之情话:古:真实,心。 今:感情。
(4)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甲.省主语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乙.省介词宾语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因(之)寄所托
丙.省介词“于”
映带(于)左右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2)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②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5)难解之句
例:岁在癸丑。
这一年正值癸丑年。
岁,即“年”,又有不同。一年,指元旦日始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其间叫“一年”;岁,则指任何一天始到365天对头儿的那一天止,为“一岁”;“岁”与“年”都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365天。
癸丑,指癸丑年,是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
例:修禊事也。
为的是修禊一事。
修禊,古代习俗,以农历三月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人们聚集在水旁,借清水以示洗濯,寄托消除灾祸之意,后代变为游春日。
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把水引入环曲的水道,修禊时在曲水上游放置酒杯,与会者在曲水两旁排列座次,酒杯随水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
例:齐彭殇为妄作。
把长寿和夭殇等量齐观是错误的作法。
“齐”是动词,齐一、等同。
彭,指彭祖,传说古代长寿八百岁的人,此句中借代长寿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即寿命短。彭殇,即指长寿与短命。
3、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感慨上。作者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兰亭集序》以叙事为议论张本,故首叙兰亭之会;用“乐”字结住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主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
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第二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这段作者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第三自然段写作序的目的。
这里作者又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先从古人说起,古人也为人生的变化而感叹,再结合现实痛斥了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其实也是表明了作者的生死观,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其中暗含着作者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情感。这一段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这又与前文开始的“乐”遥相照应。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这也是作者写序的目的。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4、文章的语言特点
《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十六个字写尽兰亭四周的景色,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将宴会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名句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文章写景、叙事、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风格自然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