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逍遥游 >> 正文

 

《逍遥游》课堂实录

逍遥游》课堂实录

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
——庄子《逍遥游》教学手记
吴礼明

  我喜欢庄子,所以上课伊始便鼓吹一通,颇也引发了不少学生的神往。
  我们接着上课,我先通读了一遍,学生觉得气壮山河;然后我让他们读。今天很特别,他们读得很卖力,仿佛那里是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拼杀嘶喊。很好,读古文就得这样。
  我说一声“好”,他们便住了。“我们开讲吧。按照惯例,得有几个同学来与我交谈对说。”
  群情活跃。一个学生自动地站了起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意思是,‘极北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有点硬。这样说‘极北有这么一条叫鲲的鱼’,是不是好些?”我说。
  “多此一举!”有人在下面说。我报之一笑。
  又有学生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停。这好像又硬了,”我打断了一下,“前面说到的是鲲、鹏,这里说的是野马、尘埃,这前后该怎么连接?”
  这个学生思索起来。我示意他坐下。
  “又在吹毛求疵了!”有学生打趣起来,但也在很认真地思考。
  “同学们,你们读这个开头有什么感觉?你们见过几千里大的鲲鹏吗?”我问。
  “我的感觉它好像有咱们的960万国土的面积那么大呢!”一个学生说。
  “啊?!”其他学生一片惊呼,顿时显出夸张的表情来。有些学生似乎忘情地比起来。
  “啊!伟大!壮观!”有人在自语。
  “是的,我开始读时就是这种感觉。”我顿一顿,“庄子就是要引起你们心灵的震动!此乃宏观,你们再看看那甚至肉眼都看不到的野马、尘埃,我们的庄子注意到了。”
  “这庄子真能捉弄人!一会儿大得无边,一会儿小得肉眼难辨……”我听到了下面的议论,心里一喜,学习语文就得有这样的感受。
  “谁能告诉我这一大一小之间的共性?”我问。
  很快,有学生说:“一个是‘去以六月息者也’,另一个是‘生物之也’,‘以息相吹’这就是其共同点。”
  “好。那么,这两者之间我们该加什么话衔接起来呢?”
  “我想用‘其实呢’比较好。”一个学生说。
  “嗯,不错。课文在结构上也值得我们注意的。先说其大,次说其微,强烈反差,帮你以全新的视野去感知宇宙的生动景象与无穷的奥妙。我们不要停留在作者那些在今天看来都是虚阔而不实的寓言式的例子上,要充分领略到作者在我们面前所展示的宇宙的惊人之美!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现在又能感知多大的时空呢?由此,我们是不是该警觉呢?
  “这里,我很佩服庄子,你看我们的空间,空空如也,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但他知道这里有叫气或风的东西存在着,流动着,并且像水那样还能浮物呢。所以我读古人的书,崇敬的时候很多。我有一句座右铭叫‘以古典的心情面对’,呵呵——我突然想起了《兰亭集序》里王羲之的一句话来。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是怎么说的?”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有学生在下面涵泳了。
  “好!”我夸奖了一声,“这说明我们古人很注意这些。但我们的庄子还显得与众不同呢。他‘俯察’这些‘品类’,他能通人性与物理呢。他真是个物理学家呢,不信,请看下面他将要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并进行分析了。”
  课堂哄笑。“但我们的事情还要继续下去,哪位同学接着用现代汉语来表述?”我接着又发问。这里不用“翻译”的字眼,我以为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并不存在转述的问题,它只是书面语与口语的不同而已。……
  就这样,课堂在不断“对话”之中进行着,其气氛始终是轻松、活跃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一人发“噪音”,为什么要这样讲,很多教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好像一上古文,除了讲解些字词就别无他法了。也难怪,教师在上面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恹恹欲睡。岂不糟蹋了古文!珍爱古文是需要一种情怀的,甚至是一种宗教的情感。
  下面课堂进入对文本的辨析阶段,要交给学生的是一种思考,一种与现实衔接起来的思索问题的张力。思考就是解释,就是理解。没有思考的课堂只是一面镜子,当光线暗弱了,镜子里什么也看不见。事实上,任何的文章包括传统文章都要被不断地“解释”,而解释的合理依据就是学生的基于前理解结构的一种理解的需要。像对文言文只解释字词,而不做任何的理解,古文就成了死文,也难怪因为学习不得法,而招致包括老师在内的很多人对古文的厌弃。在传统的“防教师”体系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材编写者的执行者,完全丧失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和主体的地位。因而,教学行为,就表现为“唯书”和“唯上”,表现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课堂上学生主体意义的建构、个体内语言与思维的建设——这是要形成学生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对于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不至于不被书本所束缚是课堂的中心和关键。这与我们通常局限于教材,局限于传统课堂的做法有着根本的差异。教材不过是触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支点而非全部。也就是说,在这里,文本的概念是多元的结合体,它由不同的文本所构成,有现实的,有想象的。对于学生的思维空间来说,它是无限拓展的。这更有助于我所说的实现课堂的多重资源的交汇与共享。这将为摆脱学科式的分割而真正实现以意义的建构的课堂将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小大之辨’,是取其‘小’还是取其‘大’呢?为什么?”我问。
  “取其‘大’!因为蜩与学鸠及斥鴳在文中都是被讽刺和嘲笑的对象。‘之二虫又何知’‘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这些话都再也明白不过了。”有人从容而说。
  “好。明白了这点,我们接着往下看。”我沉吟片刻,“这‘大’字,等会儿我们还有用场呢。——刚才我们讲到‘四德之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是也作者所要讥讽的对象,哪位同学能举一些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例子?”
  于是话匣子打开了,很多学生都侃侃而谈,从身边谈到社会,从政治谈到经济,从资源谈到环境,最后,剖析我们人类文明的缺陷,道德与信仰的缺失,都源于人类的狭隘与短视。
  “人类的狭隘与短视,就本文可用一个‘小’字来概括。哎呀,以后谈到什么赞誉,成绩,大家可得细细分析了!——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从野马、尘埃到宋荣子、列子的一些通性?”我问。
  问题很复杂,得将课文前后细细地梳理一遍,并做认真地思考才行。一时间,课堂陷入了沉默。终于,有学生举手了。我示意了一下。
  “有所凭依。”
  “凭依什么?”我趁热打铁似的发问。
  “风,气息,一官,一乡,一君,一国……”
  “好!这些显得散了些,哪位同学能结合学过的辩证法知识给我来概括一下?”
  “有形的。”“物质性的。”下面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不对吧?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物质性的?”
  “是的,哲学上讲的。”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是什么意思?”
  “课文前面有一段话,老师,我来给你读读。‘庄子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的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
  “这段提示对不对呢?”
  “说得有些玄,比较抽象。‘绝对自由的境界’我认为就是抽象的,规律性的,是深入到事物背后或内在的东西,我们单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的‘正’与‘变’就可知。”
  我心中大喜,因为很明白,庄子的学问在汉与魏晋得到发扬,却也泥沙俱下,有些理解却幼稚得可笑,却居然还影响到后代不少人呢。于是讲道,比如郭象的注释居然就影响了毛泽东。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这样读《庄子•逍遥游》:“故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又何厝心于其间哉。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抱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
  “庄子是物理学大师,是辩证法大师,他要消除的是我们身上浅陋的是非、狭隘与短视的观念。这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我对学生说,即使如鲁迅,当年随意曲解庄子其实正是千年以来误读的继续。因为“我们很容易把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概念化、形式化、口号化”(朱永新语),并且是简单粗暴地把概念性、抽象性的东西与实际、物质世界来个比附,不伦不类!“在这一点上,庄子更显得其思想的伟大!”
  “老师,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一个能引经据典的学生说。
  嗯?我一愣!“请讲。”
  “庄子的思想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地夸大了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好像是教参上的看法吧,对不对?但我不能同意那上面的观点。一个原因,这种观点太陈旧了。”
  “不是一家,我所见到的资料上都这么说的。”
  “我知道。现在的资料上所说的还好一些,不像以前,将庄子定性为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现在虽然没有这些词儿,但换汤不换药,几十年都没有变化的观点,实在太可怕了。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叫杨荣国的人编过一本书叫《简明中国哲学史》,对庄子就是这么定性的呢!其实,所谓的‘唯物’‘唯心’乃是西方哲学的分法,中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与表述方法,而何曾有过‘唯物’‘唯心’呢?我现在给你们讲的是学术界比较新的看法。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消极地说乃所谓消极避世、全身远害的养生之道;而积极地看,则是‘判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的至刚至柔的‘人情化’的宇宙论。他开阔的眼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尤其,在他看来,不是人的物质条件束缚了人自身,恰恰相反,是由于人的思想束缚了人自身。”
  我继续说,“还记得去年上《秋水》时给你们补充的几则寓言吗?比如任氏之风、佝偻承蜩、惠子相梁、知鱼之乐?”
  课堂记忆的话匣子打开了。一个说,“‘任氏之风’说的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显然不能成就大事。”‘佝偻承蜩’说的是,人的本领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实践,并专心致志不能受任何影响。‘惠子相梁’是说,不要以丑陋的心态去揣度别人,否则会自取其辱,而真善美永远是从容坦荡、无惧无畏的。”另一个说,“‘知鱼之乐’我的理解,假如人与人之间总是隔膜,也就无法交通;因为‘移情’,于是无生命有了生命,并使世界的距离缩小了。”
  对此,老师不能不动容。“好!我们对庄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难能可贵啊!这是我们共同思考和辨证的结果。”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一句还比较抽象,比较玄乎,老师,能再给我们阐释一下吗?”
  “好的。现在美伊战争正打得吃紧呢。很多人又想起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我注意到网上有不少帖子帖出的都是日本侵华的痛苦的回忆,很多场景都目不忍视。我最近在“教育在线”上也看到这些内容,我当即在“李镇西之家”发了一个帖子,说:这些帖子细细读来多是情感有余而理性不足。这也许是很多痛苦的怀旧的根源之——个民族不善于理性思考,总结与反思,其结果是可怕的。说实在的,我也很痛苦。但我们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总不能五十多年还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吧?”
  “报复!”一个学生激动地说。
  “不能!”我说,“现在民间一些团体正在索求日本政府赔偿呢,但我是不主张这样做的。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款,现在还在小打小敲,我浅陋地认为是没有用的,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的记忆的。接刚才的话题,我们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同学们,一个不会思索的民族是可怕的,而个体的思考是不能代替群体的思考的。我看到今天,甚至还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还在那儿耽于痛苦呢,我就感到心闷!
  “我们应当重新去检索历史,日本人为什么侵略中国?而我们竟为什么任人宰割?我们应当思索在痛定之后还要做些什么。但不断地思索社会与历史的真正的走向,却是很重要的!”
  “老师你要讲的是‘乘天地之正’,认清历史的规律吧?”
  “是的。可惜,我们很多人在散发他们的愤怒之外,似乎别无他想。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我们在愤怒,可知道日本人在想些什么吗?我们很多人只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与痛苦的小旋涡里不能自拔,其实是可怜的!我举一个例子,他们一直认为,甚至到现在还这样认为侵略中国是在解放中国呢,就像现在美国对待伊拉克。真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就因为我们落后!
  “落后,弱小,微弱,……这些都是带耻辱性的。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得要自尊,自强,做强!做大!
  “但看看我们目前的社会精神状况,又实在令人忧虑啊!有个当年残杀中国人的日本老兵,出了一本书叫什么《东史郎日记》,在中国反响很大。这个人甚至在中国被当成了英雄!一个刽子手成了一个英雄,为什么!
  “就因为在这本书里反映了当年在中国犯下一些罪行。虽则如此,但对日军的所做为却有保留,而在整体上并不是批判性的,甚至还带有美化他们侵略的倾向。我们很多人对这本书,对于东史郎在日本的具体情形,在日本的官司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他到中国来的目的,就盲目地表现出了对他的欢迎。这实际上是极不理智的。
  “还有这样一则材料:在某大学,当东史郎以苍凉高亢的声音讲述大屠杀的细节时,台下许多人竟被‘死啦死啦’的词语逗得哈哈大笑!当东史郎刚刚讲完那些血淋淋的往事时,记者们蜂拥地围上前去采访东史郎,可一些大学生开始笑谑道:‘怎么瞧着像刘德华来了!’甚至有人使劲往前挤,却是为了看一看‘东史郎长得是否潇洒’!
  “这使人感到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这就是我们在做‘御六气之辨’的事情。”
  “接下来我还想再讲一点。我们有没有必要去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文明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沙尘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这些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现在,我们不仅需要一种继接中华优良传统的复兴意识,我们还要一种普适的全球伦理观。现在,那些所谓的文明人正在使用炸弹总量与核弹当量无几的威力去轰炸他人以肆意达到他们的目的,我们要意识到这是对人类的自身的戕害!在新加坡的一只蝴蝶的翅膀的震动都影响到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暴雨,你能说美伊战争,我们中国人是局外人吗?我们能像央视的某某主持人那样像侃足球那样去侃战争吗?
“我们应当在这一课里学到一种远大的目光与宏大的视野,和一种洞察万物运动本质的思索能力。中国现在缺乏的是一种大国的意识,一种临机的恢弘的气度!我们希望这些意识能在你们的身上被不断地培育出来。如果多少年后,当你们回忆往事时,还有人知道老师这样讲《逍遥游》,我想,我就已经满足了。”  (《新风教育》2003.8)

[补记]
  在庄子《逍遥游》第一次走进中学语文课本而且是放在高一课本的时候,很多老师觉得文本过于繁难,后来课文又被放进了第三册,但问题还是存在着的。这篇课文对中学老师来说毋宁是一次挑战,是对平日里那些低储备的以应付课堂为满足感的教师的警告。就像学者们将这一文本理解为一次由黑暗向光明的行动或由现实向理想的追求一样,我们可以从这一课里获得太多太丰富的感受。确实,而我们也可在可感知的实验与经验科学的基础上,在这一课里发现道家对物理现象的精细的观察、描述和思考;还可以就这一课提供的充盈的现象世界,展开一次关于数学极限问题的热烈研究,……这一文本的张力是太大了。当然,这一文本还存在很多误读与错读,甚至影响是两千年的,我在这篇《教学手记》里也提到了,不过,情形是会改观的,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有更多的理解与体验的。下面的这一部分,是我后来的一次课堂的体验,录之于此,也可以见出文本的无极限运动的动人美景。

  在这个四周都很安静的夜晚,我突然想到了很遥远的地方,在千里或万里之外的一个什么地方。
  生命真的是很脆弱。我想,我们不就是那一个甲壳类动物吗,一旦甲壳破了,流出来的温软的肉汁全都成了饕餮者口中的美味。那一句“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除了一点亮色之外,还能剩下什么呢?我很难想象,一个驾着一叶扁舟的人,在本是忧郁的境遇中为什么竟能够吟出壮动天地的好诗来。我也很难理解那浅浅的横塘竟断了来路和去路,使一个人那么痴迷地追想着一件终身难忘的柔情往事。而那虽贵为一方太守,一旦获罪,便有如阶下之囚,受着千般侮辱,使苦痛的心灵惟思自尽,我想,那一时,他真的是撞到了南墙了。很难想象,一个待罪之身,等到了那蛮荒之地,却意外地鲜活了。……
  “萧条异代不同时”。唉,其实历史真的是一幕幕惊人的相似啊。
  现在,我也随着他们一路,在泥泞的道上,在布满荆棘的丛林里穿行。有时遥望天边飘来的云朵,或近看路边欢跃招摇的野花,我感到了人生的充满异样的焦味。
  你对我说,“请你想象一下,在一个深黑无边的暗夜里,你听到了两个梦魇者亲密的交谈,你与我的感受都是一样的。”能一样的吗?我只感到我有一种强烈的期待。那种期待甚至带着致命的味道。
  暗夜里没有声音,你哧地点燃了一支火炬,照着我的脸。我知道这上面写着恐惧。你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一只巨鱼变成了一只大鸟的故事。我觉得很新奇,就催促着你讲下去。
  你说,那只大鸟,振动着千里的翅膀,飞过我们头上的天空,由那阴暗沉沉的黑海飞来,再往那蔚蓝的热池飞去,于是一路上刮起了飓风,那尘埃里带着雾气焰腾腾地弥漫着大地。
  我看着你,在火光里,在时间刻下的沧桑的面庞上,你的苍老的胡须在颤动着,但你身形明净如水,目光犀利如电,支解着我的恐惧。
  你不断地讲着,那只大鸟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在你的深邃的言辞里,我感到我就是那只嗤笑你的小鸟,因为自己浅薄的自足和喜悦。当我还沉浸在自己想象的小鸟情结里,你又说,其实人生有时倒像那朝生暮死的小虫。你说着,时时悠然一笑。在火炬里,我看到了你雪白的牙齿和红润的唇,和蔓延在你身上遒劲生长的藤萝。
  在你幽幽叙说里,我感到穿梭在宇宙丛林里从没有过的快乐,因为你告诉我了彻底摆脱了人世纠缠的人,他的肉身不再沉重,而可以飘飘轻举,随着他的灵魂一道在世界周游呢。但你只是轻轻一笑,你说还有着更美妙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的灿烂呢。于是我惊呆了,我痴迷在我的想象的世界里竟欲罢而不能了。
  我感到,我的心底正渐渐升腾起一种幻境。这暗夜,我不再恐惧了。你坐在我的对面,火炬依旧熊熊,从你的心照到我的心,总是不停地跳跃着。我看到,在风霜雨雪的时候,这支火炬依旧在燃烧着。
  夜还正浓。走出了客栈就要上路的你,对着故乡的方向,悲吟一声。在第一遍鸡鸣里,在那一轮孤月的相伴下,你哈一口气,搓一下双手,便踏上那嘎嘎作响的板,头也不回地去了。你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一片霜天里。
  我看到你走在山阴道上,秋的味道已经很浓了。檞树叶纷纷下落,那萧萧之声正上演着一部宏大的叙事。视线遮蔽了,青白的路上和山上都一片殷红。惟有那野枳开着白色的小花,那么显眼,在寒气里诉说着对生命的感动。也许那小生灵要带着你在回忆着一个旧年的春梦了。和暖的春色,回塘的水已经融化了那寒冰,野凫自由自在地在里面游荡嬉戏着,把一世的精神都倾注于这山光水色之中。
  有时,我沉静了。我凝视着,感到了肃穆和庄严。我奇思着一个不经意的声音唤回一个追想的人生场景。我就指的是那早起的你。我感到,你似乎就是我,在不同的年代里走着,只是背景换了一回又一回——或繁华,或萧条,但更多的时候还是那蓝紫色的。
  不知不觉地,我感到生命的长度。“唉——”,我叹息一声,轻轻地滑过冰面,丝丝地响着。 (选自《夜、火与书:一段关于灵魂的叙事》,《昨日的飞蓬》,远方出版社,2005.1)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逍遥游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逍遥游》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逍遥游》课堂教学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逍遥游》赏析
    关于“逍遥游赏析”的内容
    《庄子•逍遥游》赏析
    高二课文赏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
    逍遥游 赏析
    古代散文中的一道异观——《庄子.逍遥…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 (苏教版)
    语文专题:逍遥游
    《庄子·内篇1·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实录
    [转载]《逍遥游》课堂实录
    [转载]《逍遥游》课堂实录2
    《逍遥游》课堂教学实录
    逍遥游实录
    逍遥游教学实录(转)
    庄子《逍遥游》教学手记
    逍遥游原创教案和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庄子《逍遥游》教学反思
    庄子·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反思
    逍遥游 庄子,原文及翻译
    庄子与《逍遥游》阅读
    庄子与《逍遥游》阅读(二)
    庄子逍遥游原文
    老子与庄子的区别
    《逍遥游》原文和译文+赏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逍 遥 游》(节…
    逍遥游 原文译文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
    读《庄子逍遥游》篇
    逍遥游教学
    逍遥游教学实录
    《逍遥游》英文版
    《逍遥游》原文和译文+赏析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写作特点赏析
    《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
    《逍遥游》第三课时说课稿
    《逍遥游》
    论《庄子·逍遥游》的主旨
    《逍遥游》末段分析
    《庄子》乱谈——《逍遥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装在套子里…
    庄子之《逍遥游》的思想分析
    逍遥游
    《逍遥游》(节选)课文全解
    [必修五]《逍遥游》说课稿(苏教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逍遥游(节选)说…
    逍遥游 教案 免费_逍遥游 课件 说课稿
    逍遥游 说课稿
    《逍遥游》说课稿
    《逍遥游》(节选)说课稿
    重教《逍遥游》引发的思考
    《逍遥游》分析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教…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2
    第4册教案:《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
    《逍遥游》教案3
    庄子《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优秀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节选)教案设计
    《逍遥游》教案2
    高中语文第四册《逍遥游》教案
    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角度解读《逍遥游…
    高中语文第四册《长亭送别》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4
    《项链》教案
    《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节选)》教案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结合《逍遥游》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
    《逍遥游》教学设计3
    《逍遥游》教学实录
    《逍遥游》教案示例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2
    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 6、《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2-1)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4
    《逍遥游》教学设计5
    凌忽世俗的标杆之外——《逍遥游》教…
    逍遥游说课稿-说课教案
    《逍遥游》(节选)思路新解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