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过渡语:诗歌仅仅抒发感情,即便真挚动人,也会让人觉得没有深度,比如我们读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总会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而掩卷深思,诗句给了我们哲理的启示,因此,诗中还应该写出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即诗中之理,这样我们的作品才会令人深思,才会让人回味无穷。
6、教师明确写法之三:要抓住事物某方面的特点,或褒或贬,入情入理,用比喻或拟人手法来写出隽永凝练的语句,就是哲理诗,要注意写出有价值的诗句,就必须运用反常的思维,言人所未尽之言,说人所未透之说,这也是诗歌的一种意境之美。切忌把哲理写得明白入画,也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或情境来表现。
教师板书:理——哲理美
7、指导学生进行诗歌中抒写哲理的训练。
出示课件9:有哲理而形象的诗句。示例:
筷子——哪怕尝尽酸甜苦辣,却还是那么正直。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流沙河《理想》)
课堂小练笔:请根据给出的食物,作理性思辨,写一两句诗。
竹子: 荷花:
石头: 泥土:
萤火虫: 红对勾:
学生当堂训练,自由展示,师生互评。
8、小结。
小结语:其实,诗歌中所抒发得感情和抒写的哲理,在我们创作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之美。
教师板书:意境美。
过渡语:有了画面、意境,是不是诗歌就算完美了呢?当然不够,好诗还需要让读者琅琅上口,就是要讲究音韵之美。
9、出示课件10:张锋《化石吟》第一二节。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学生齐读。
教师提问:你感受到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了吗?请你说说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是注意了押韵,如“巴”、“牙”、“花”、“话”,二是连用四个“最早的……”句式,重叠复沓,让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乐感十足。
教师板书:读——音乐美
10、教师指导学生训练诗歌的音乐美练笔。
明确:音乐之美需要通过高声诵读才能体味到,我们在进行诗歌写作时,务必要加以诵读,注意运用好相同的句式写作,同时还要尽量押韵。
11、出示课件11:诗歌音乐美小练笔。
请揣摩下面诗句,补上诗中所缺的词语或句子,要求含义恰当,音韵和谐。
(1)课间,在黑板上/我们将老师的形象细细描画/老师来了/快擦/快擦/擦去一副眼镜/擦去几条皱纹/呀,来不及了/情急中/丢下一缕
(2)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 /
学生当堂训练,展示,师生互评。
四、出示课件12:教师下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